APP下载

激发写作兴趣,提升读写能力

2021-01-30恩平市教师发展中心郑添强

师道(教研) 2021年11期
关键词:习作作文生活

文/恩平市教师发展中心 郑添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习作教学中,我们要千方百计地把枯燥、乏味的习作教学变得有趣味,让孩子们在愉悦的实践过程中提升读写的能力。

一、悦读积累,领悟提升

目前大多数学生中,喜欢接触直观的动画、视频等,而对文字的阅读兴趣不浓。作为语文教师就要想方设法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注重加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平时除了组织佳作推荐、名著赏析等常用方法外,还要蹲下身子和学生一起去读孩子们爱读的书。只要与孩子有了共同阅读的情感基础,教师的理性建议才能被轻松悦纳。同时,我们要将学生认为枯燥、无味的写作融入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如与学生玩一个接力游戏:设立一个“抒发真情,吐露心声”的本子,在师生间互相传递,传到谁的手中,谁就写下自己当天阅读文章后的感受。这样一来,孩子们就不会把写作看作是负担,反而乐在其中,都在用最美的语言和字迹书写最真的心声。一种充满内心愉悦的阅读感受,自然诱发出更多美好的阅读体验。在轮流传递中,趁机诱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记读书笔记,学生也就不会抵触了。

二、引领实践,放飞心灵

活用教材,模仿入门。在作文教学中,模仿,是学生学习的必经之路。不管是中学生、大学生,还是成年人,都会有意无意地模仿自己认为好的事物,更何况是初入写作之门的小学生。在小学作文指导课上,不少教师往往都会向学生推荐优秀的例文,或者写“下水文”,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引领学生模仿的过程,从用词的推敲,句式的运用,立意构思的技巧,乃至作文中一般规律的感悟都大有裨益。我们要让学生在模仿中吸收“营养”,积累经验,学生如没有这个模仿的过程,在作文方面也就很难“入格成器”。

回归生活,个性表达。习作源于生活,是灵性和个性的表达。我们要真正地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回归生活本身去进行教学。我引领孩子一起书写班务日志,培养孩子着眼生活,善于观察发现,从身边的小事感受写作的快乐。在这个活动中,用文字刻画光阴的足迹,留下同学间的团结友爱、互助拼搏的见证;描写同学外貌,互猜共品;采访父母,观察身边的清洁工、保安人员等熟悉的陌生人。根据现在的孩子喜欢网课、微信等,教师每天带头在线上与学生交流作品,彼此相伴,互相关注。这种不设框架、不设门槛的“写随笔”,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给了他们最大限度的自由。教师的自我要求和示范又成为最好的鼓励和督促,这有助于学生养成时时观察记录生活,日日反思沉淀思绪的习惯。

三、赏识点评,感受喜悦

小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处事能力,社会见识都还只是停留在一个认知的初级阶段,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教师要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立场,与学生共同参与,及时给予学生习作做好评改和指导,让学生在师生教学互动中不断提升习作素养。

在评改学生的作文时,只要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或进步,我们都要当众表扬,在全班同学面前让其大声诵读自己的作品;而对存在的不足之处,我就在其习作中圈出,并私下一对一点评,促其修改,让学生在不断的激励唤醒中感受到习作成功的喜悦。

四、平台展示,分享快乐

定期展示学生的优秀作文,这样既对他们的作品肯定评价,又给学生提供互相交流、学习的好机会,分享学生写作的快乐。如每次习作,由学生分组阅读评改后,每组投票选出最佳的两篇作品,贴在课室的墙报上进行展示,供大家比照阅读;组织办一期小报,由几个人为一小组,刊登自己的文章,然后传递阅读,互相评价,共同进步;指导学生把优秀的作品投给一些报刊、杂志;每周利用一节课作一次美文发表,隆重推出一周佳作,让学生比照欣赏;专门为一些习作不成型的学生,开办“星星发光”评选,把这些学生习作中的微小进步放大,大肆称赏真情巧思,起劲把玩佳句……鼓励他们“率性”写作,“本真”写作。

猜你喜欢

习作作文生活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