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实践探索

2021-01-29冀红梅

上海商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应用型校企实训

冀红梅

人才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资源。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提升人才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创新创业能力的主阵地。地方应用型高校立足于区域发展,以人才需求为导向,旨在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进新时代,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对人才的实践性、适应性、创新性需求不断提高,迫切要求高校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造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导就业、对接行业需求,解决人才市场上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进而为国家和区域发展输出高质量人才。

一、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生成机理

从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理论视角来看,高校和企业属于组织的范畴,校企合作是高校与企业组织的一种制度供给和制度安排,在校企合作实践中,高校与企业构成了合作制度的组织载体,二者在相互作用中合理合法地建构合作机制⑧。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兼具合理性与合法性。合理性表达的是一种效率原则,即合作双方的行为是行动主体理性选择的结果;合法性原则即合制度性,其实质是组织适应环境的行为。校企合作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相互兼容、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鼓励应用型高校和职业学校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担任兼职教师或专业带头人”。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源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投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这从顶层制度层面赋予了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而对于地方应用型高校,如何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行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通过校企合作制度的建构革新教学体系与内容,依然任重而道远,需要在合作实践中探索新模式新路径。

二、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基本遵循

1.践行知行合一

我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在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理论的、知识的内容是学校教育的主旨,实践的、技能的内容长期以来处于从属地位。长此以往,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分离日趋严重,学校教育自成一体,与企业需求渐行渐远。实际上,高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教育内容是随着新知识新技术而同步发展,二者具备天然的统一性。因此,校企合作开发课程需要遵循“知行合一”的原则,推动高校的理论教育的“知”与企业的技能需求的“行”有机统一。

2.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样也是党和国家密切关注的议题。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前提是具备就业能力。这要求高校教学组织须以增强学生核心素养、技能水平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引领,统筹规划课程与教学内容,吸引企业参与专业教学,将教学、实习、实训有机融合,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就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

3.做好校企双向互动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不是简单地将课程“托管”给企业,必须以就业为导向,遵循校企双向互动。在学校层面,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力,教师要参与课程开发的全过程,包括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组织方式、课程管理等。企业层面,企业专家为课程开发提供企业岗位所需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搭建高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桥梁。校企双向互动是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二者将知识与工作任务有机结合融入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使学生既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能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习得工作岗位所需的各项能力与素质,实现出校门上岗位的零距离角色转换。

三、课程运行实践探索

湖北工程学院是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重点建设高校、“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多年来学校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吸引行业企业参与教育教学,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的实验实训实习体系。以“个人理财学”课程为例,依据课程教学大纲,该课程共44学时,分为理论教学32学时,实训教学12学时,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

前期,学院与任课教师共同商讨,确立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作为合作单位。在课程开设之前,校内任课教师与企业对口的理财实务部门充分接触。双方综合考虑学校教学和企业需求等因素,确定了4个实训主题,并确定了企业导师。4项选题分别为:金融机构全景展示、银行理财产品规划实务、保险产品规划实务、股票基金规划实务。由企业导师按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制定和编写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

四、结语与展望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面临一些隐忧。一是企业运行实务内容,往往涉及客户、资金、技术等,不宜公开,这对实训内容设计形成较大限制;二是企业内部发生较大业务调整或变故,往往会导致课程开发中断,影响教学进程;三是企业导师离职,接续人员能否继续从事课程开发工作,等等。

实训课程与企业共同开发后,教学内容贴近工作实际,极大地提升了实训教学的有效性。通过企业导师的参与,采取项目式、情景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教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有足够空间进行创新设计,最终以学生学习过程和效果来进行考核评价。这种注重过程的考核机制,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业务能力提升为核心全方位规划学习生涯,促进了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猜你喜欢

应用型校企实训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