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成本会计教学评价方式的构建与应用
——以云班课为例

2021-01-29刘丹阳

上海商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云班成本会计设置

刘丹阳

一、引言

“互联网+”背景的提出,既为教育行业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同时也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依托“互联网+”背景进行新的教学改革成为了教育行业的新课题。成本会计作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课程特点主要为方法多、计算量大、表格关系复杂,除此之外,后续还需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准确合理地运用到成本核算工作中,是学生公认的“难学好”课程。传统成本会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显然已不适应行业发展需求,更不能激发学生学好成本会计的学习兴趣。利用“互联网+”背景及信息化教学手段完成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改革,将学习由被动变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十分重要。

二、高职院校成本会计教学及评价现状分析

1.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程度不足。主要表现为信息化手段使用贫乏,教师教学以电子课件为主,将收集的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源在课上播放,课下通过组建的微信教学群、QQ教学群发送给学生进行预习或复习,但无法得知学生是否观看、学习,或观看后有何思考、观点。

(2)教师无法监测学生本门课程的学习情况。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听老师讲解的内容进行学习,并通过教师布置的练习题进行巩固训练,课下完成纸质版作业,上交即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否存在抄袭、疑问、或好的学习思路无法检测,也无反馈途径,机械性、被动型较强。

(3)缺乏课程思政教育。学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会不断遇到考验个人品质、道德的情形,尤其是会计专业学生,面临的职业考验和金钱诱惑比普通人更多。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观,更容易误入歧途。成本核算涉及诸多环节且流程复杂,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思政教育。

2.成本会计教学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成本会计课程评价主要以“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的形式作为考评标准,主要由教师手动记录,30%的平时成绩划分为考勤、作业、课堂表现,70%为期末闭卷考试成绩。这种评价方式较为简单,项目划分粗糙,对于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并不适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推广使用之后,部分教师改用一些教学软件进行考勤记录,提高了考勤效率,但只是用软件进行考勤不能提高整体工作效率,且仍存在以下问题:

(1)工作量巨大。教学评价能够反馈教学数据,但需要通过设置、收集、整理、分析多个环节才能变成数据使用,工作量与数据有效性成正比。采用上述教学评价模型进行教学评价,项目设置少,则评价越粗略,评价收集、整理、分析工作量也越小;想要收集较为详细的教学评价,则需要设置更多评价项目,评价方面越多,且在教师授课平行班越多的情况下,评价收集、整理、分析的工作量越大。如果仅因为收集和分析评价花费较多时间,得不偿失,很多教师因此放弃制定更为多元、详细的评价策略。

(2)无法进行及时有效地教学监测。采用上述评价方式,无法对一节课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也不能对一节课具体每个教学环节进行教学效果监测。教师仅凭课下上交作业或课堂表现进行“印象打分”,不能直观看到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更无法做到对学生整体、个体差异分析,无法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

(3)评价功能单一,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采用上述评价方式,对学生而言,每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千篇一律”,毫无学习激励可言。对于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本就容易退缩,学生更容易厌学、弃学。

(4)与行业、企业、学生脱节。采用上述评价方式,评价标准的制定完全由教师一人掌控,评价主体单一,评价范围存在局限性。尤其高职院校需要培养的是知识、技能复合型人才,学生技能是否过关需要经过行业、企业检验。没有行业、企业参与的教学评价与社会脱节,而没有学生进行需求反馈的评价也与学生脱节,这样的教学评价权威性大打折扣。

三、基于互联网+模式的成本会计教学评价模型构建

1.多元智能理论

高职院校教学理念更注重学生技能操作的培养,评价时不能只关注知识是否掌握,能够发挥所长、熟练应用才是重点。多元智能理论更加符合这一教学理念。该理论强调发挥优势智能作用,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复合型人才,在评价理念上注重“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既追求共同发展,也关注个体全面发展;其次,评价主体多元化,由教师、企业、学生共同制定,充分发挥企业优势,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第三,评价理念从单一反馈功能,向诊断、激励、反思等多元功能转变,使评价更全面[1]。

2.基于成果导向理论(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

成果导向教学强调能力训练和能力培养。这种教学模式着重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个体进行个性化评价,既体现了因材施教,还可根据掌握的学生情况进行不良学习状态的纠正和引导[2],具备强调过程性评价的思维。

3.基于互联网+模式成本会计教学评价模型构建

结合上述理论,新的成本会计教学评价模型构建应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1)评价主体多元化。在设置教学评价要素时,要充分考虑企业和学生的诉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2)评价内容多元化,重点考核学生学习能力、技能掌握、职业素养。注重学生学习过程性考核,不再将考勤、及时交作业作为单项考核重点;评价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能力,尊重个体差异,体现因材施教。

(3)评价模型可操作性强,数据量大时亦能保证精度高、效率高。此要素可在信息化和互联网+背景结合下完成,选取1-2种教学软件作为教学评价模式构建的平台,软件需具备操作性强、功能完善、满足日常课堂教学,同时具备大型数据存储、整理、分析功能,保证获取评价到数据使用的过程高效,方便教师一体化管理整体教学情况。

四、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成本会计评价模式在“云班课”中的应用

1.“云班课”优势

(1)易于操作。“云班课”在手机和电脑端可同时操作。手机上只需下载云班课软件,注册账号、创建班级即可使用各项功能,电脑端只需登录网址,输入账号密码,即可上传资源、设置各种活动。对于信息化技术使用困难的教师也可轻松上手。

(2)教学功能突出,简洁、实用。云班课作为教学软件,功能均为学习服务,区别于带有其他娱乐功能的软件,如微信群、QQ群,有助于学生集中学习注意力;学习形式多样、新颖,寓教于乐,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课程资源库建立便捷,资源建立形式多样,便于教师整合课程资源;教师通过一学期教学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资源,可在下一学期一键复制课程所有内容至新的学习班级,在此基础上修改、完善,对于建立完善的课程还可进行分享、推广使用;学习资料全部在课程中长期保存,学生的过程性学习一目了然,随时可以查看、复习。

(4)强化师生互动,全阶段监测每个学生学习实时情况,对学生学习情况能够提供即时评价,便于教师调整教学计划;可设置学习任务及学业预警条件,每周自动会汇报低于平均水平学生详细情况,实时提醒触发挂科预警条件的学生及时完成任务。

2.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成本会计评价模式在“云班课”中的应用

(1)评价模式建立。开学之前,教师应设置好教学评价模型。教学评价模型应包含上述要素:评价要点需和企业及学生提前进行沟通,有条件的院校可通过校企合作的企业获取完整企业成本核算资料,由教师进行选取编制成教学案例;也可通过教师顶岗挂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获取企业相关成本核算资料加以编制;需由企业方人员参与教学评价要点设置,可以座谈、问卷形式获取企业评价要素,对于技能操作性较强的专业,如有条件也可邀请企业人员亲自对学生操作进行点评。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对学生学习需求进行调查,将学生意见整合至教学评价体系中。

评价形式主要体现过程性,评价比例可设置成“平时20%+实训40%+期末40%”。“平时”主要为常规性考核,可将课程思政考核纳入该部分,如考勤、是否及时完成工作任务、学习表现均可视为职业道德考核;实训40%主要考核学生技能掌握情况,通过“云班课”多种任务形式,设置不同类型考核任务,也可以“云班课”为主,加入其他实训软件为辅进行此部分考核。期末40%主要以闭卷形式考察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成本会计核算的实操始终要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理论知识通过结合案例实际情况可选取相对重要的部分进行重点考核。

(2)评价实施。评价模型建立后,以任务形式在“云班课”终创建。创建后可按需求对设置的任务类型进行比例设置“挂科预警”,学生如若在某一类任务上完成度过低,会立刻提示存在挂科风险,及时督促学生追赶学习进度。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巧思进行多种形式学习任务设计:测试、讨论、观看不同形式课程资源、头脑风暴作业等等。课堂教学评价监测可按“课前-课中-课后”思路进行评价设计:“课前”通过设置带有时间限制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完成,未按时完成的学生在任务结束后无法获得经验值,教师对未按时完成的学生一目了然;利用1-2分钟小测试可检测学生预习情况;“课中”监测可在教师讲授某一知识点后,通过开放“云班课”设置的任务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对于整体掌握情况较差的知识点可当堂进行复习;布置的任务也可设置师生互评、小组互评,提高师生互动,激励学生进行组间、组内竞争学习;“课后”通过开放布置的任务实时查看学生完成情况,对于时限将近未完成的学生,可在线提醒,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对于模块学习结束可设置阶段性测试,考核学生掌握情况;同时开放体温功能,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可及时进行在线交流答疑。

(3)评价结果分析及修正。教师可随时在手机端“云班课”后台监测学生学习情况,也可从电脑端导出学生详细的学习报告,对每一名学生任务完成构成情况了如指掌,教学期间随时根据评价报告调整教学设计。学期末还可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学生对本学期学习效果的看法,改进不足,修正评价标准。

五、结语

“云班课”作为教学软件极大地帮助教师借助互联网+及信息化手段实现了教学形式多样化,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新颖、丰富的学习形式和学习资源,不仅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质量,也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综合素质提高起到辅助作用。成本会计教学评价改革作为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更应结合先进的教学评价理念、以及互联网+、信息化手段进行全新设计,以期符合教学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云班成本会计设置
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满意度实证分析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形成性评价驱动的高职大学英语“云班+课堂”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与实施
成本会计在餐饮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基于云班课的SPBTC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企业管理过程中成本会计应用与发展
物质流成本会计的核算原理
基于云班课的移动学习在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