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监督片区与属地监管融合创新的思考

2021-01-29陈思聪

上海商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内管属地片区

陈思聪

1 片区监管的概念及意义

片区监管的核心在于“跨区域”与“协同”,即在内管处与派驻办之间、片区内各派驻办相互之间搭建一种纵向与横向并存的联动机制。具体来讲,上海市局内管处将全市16个区局内管派驻办,按照地理属性、销售规模、外流特征等维度划分成4个片区,每个片区4家派驻办,以每半年度为一个周期确定1名派驻办主任为轮值组长,牵头组织片区内各派驻办开展工作,片区划分原则上每两年审视调整一次。

1.1 开展片区监管有利于克服属地局限性

辖区自主监管本质上是一种同级监管、熟人监管。内管虽实行了委派制,但内管人员在日常队伍管理、组织人事关系上都是与辖区单位强相关的。内管与其监督对象都是属于同一单位的二级部门,相互之间“低头不见抬头见”,导致监管过程中往往浮于表面、以建议代替问题整改,实际监管效果不甚理想。而片区在层级上是高于单个辖区的,且其本身含有交叉联合检查的机制,更有利于检查人员保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提出问题、督导整改也更有力,可有效克服“不敢管、不想管”的问题。

1.2 开展片区监管有利于整合监管资源

片区划分的维度决定了片区内的各辖区存在共性、相似特征。比如对于真烟异常流动治理,邻近辖区外流趋势一般有正相关的特点,单个案件外流的卷烟也经常来源于邻近多个辖区的零售户。所以通过开展片区监管,更有助于系统全面地进行分析研判、联合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特别是在完成上级督办、交办重要任务时,更能够发挥片区组织、协同调查、相互监督的优势。另一方面,各内管派驻机构人员配置、管理水平、监管技能等方面存在差异,片区监管则有利于资源整合与平衡,一定程度上能弥补“不会管、不擅管”的短板。

1.3 开展片区监管有利于学习交流提升

内管派驻机构之间缺少常态化的交流沟通机制,总体相对封闭、被动,自主探索创新工作积极性不高。而推行片区监管有助于改善这样的局面,通过内管派驻办主任轮值、区域协同监管计划议定、统筹监管任务指派、实施区域交叉监管、疑难问题集体研判等创新监管手段,实现整合资源、统一手势、共享经验、研究改进,同时辅以相对应的考核评比制度,打破了以往重执行、轻策划、“等靠要”的惯性思维,进一步释放了监管活力,促进内管人员监管技能提升,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特色工作开展。

2 片区监管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2.1 对片区监管的认识存在偏差

部分内管人员认为片区监管只停留于形式,难以产生实效,甚至抱怨增加了工作量。这种观点的根源在于对内管职责定位和工作性质认识不到位。首先,当前大部分内管人员来自专卖队伍,习惯性把精力放在对零售户的调查上,“眼睛向内、管住自己”的理念直到近些年才有所强化,故监管检查还没有做到顶真碰硬。其次,对于基层烟草商业单位来讲,内管部门很可能被边缘化,其他部门错误地认为内管工作无关痛痒,甚至内管人员自身也不清楚怎样才能干出成效,故普遍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态度。此外,不排除个别单位认为内管无事可做,要求其承担职责外很多事务,导致内管人员主次不分。

2.2 片区监管功能定位不明晰

实践中对于片区与属地监管的融合往往会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片区监管与属地监管“两张皮”,即无视两种监管模式之间的联系和共通之处,把片区监管任务完全视为新增工作,未考虑提升效能这一推行片区监管的初衷,造成了资源和精力的浪费。另一种是片区监管与属地监管“相替代”,即融合过度,主观上把本应属于辖区自主开展的工作尽可能地往片区监管上靠,借“统一、共享”之名,实则简单套用、懒于创新。除此之外,现行配套制度在流程上的规定还未能满足对片区监管实际需求的全覆盖,存在模糊点、空白点有待细化完善。

2.3 考核评价有待细化完善

片区监管正式运行不久,对应考核机制还比较粗放且尚未落地执行。但实际开展是否有成效、有特色,片区内各派驻机构的参与度、贡献度如何,这些方面都需要设计一套科学、严密、公正、合理的考核评价标准来衡量。其中应当包含内管处对片区的评价,片区轮值组长对组员的评价,以及各派驻机构对所有内管人员的个体评价三个层面。任何一个层面若缺少相对应的考核评价机制,或考核过于粗放,或评价体系不合理,都会影响到考核激励作用发挥,降低内管人员投入积极性,也会使得片区小组缺乏凝聚力。

3 推动片区监管与属地监管融合创新的设想

片区监管模式的构建和推行一方面为强化内管队伍建设搭建了新平台,另一方面也是完善监管方式、强化风险防范、弥补监管薄弱点、提升真烟异常流动治理成效的守正创新举措。这不仅与今年国家局专卖管理会议精神相符,也是构建高质量内管工作新格局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把这一监管模式用好,推动片区与属地监管有效融合创新。

3.1 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内管工作定位及片区监管的意义是根本

不论是内管处还是派驻机构,都应当反复向全体内管人员传递内管要求在当前形势下只会加强不会削弱的信号,不断强化思想教育,端正其对内管工作定位的认识,坚定有为有位的信心。要积极宣传片区监管的意义,特别是将其在扩大内管影响、整合监管资源、提升监管效能、共享监管经验、增强队伍软实力等方面的作用讲到位,加强培训指导,使内管人员真正认同片区监管的现实价值,弄清楚理解透如何开展并主动参与其中。对于各派驻机构所在单位,领导层应当树立起对内管工作重要性的正确认知,在专销共管协作机制作用发挥上加强动员协调和压力传导,使专卖、营销等被监管部门能够积极配合开展内管工作,从而为片区与属地监管融合创新举措落地营造良好氛围。

3.2 准确把握片区监管侧重点并发挥其优势是关键

片区监管源于属地监管,也必须高于属地监管,要着眼于创新和提升,而非面面俱到覆盖基础工作。故片区监管应侧重于跨区域交叉检查、协同完成上级交办调查分析任务、交流共享监管经验技巧、讨论破解内管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内管热点和前沿课题研究等事项。要将片区监管机制作为提升内管队伍软实力的重要平台持续运行、不断完善,充分锻炼轮值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调动全体参与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真正起到相互督促、协作联动、开拓思路、创新手段的效果。对于现行的片区监管工作规定和相关流程还需进一步细化完善,比如在片区与片区之间的联动、在与内管专家评审活动的融合、在应对一些特殊情况等方面可继续调整充实。

3.3 形成科学合理的片区监管考核评价机制是保障

对于片区监管的考核评价很重要,直接关系到这一监管新模式的实效与长效。只有通盘考虑、上下衔接,形成一套科学合理、客观公正、分层分级的评价体系才能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具体来讲,内管处对于片区工作的考核,可以将侧重点放在整体方案策划、执行成效、片区活跃度、创新特色等方面,主要评价片区的整体竞争力,关注好的经验做法的提炼以及存在的共性短板;轮值组长在自身发挥牵头协调作用的基础上,应时刻保持公心,防止主观臆断,综合衡量组内成员配合度和贡献度,特别是在投入付出与取得实效两者之间寻求平衡点;各派驻机构内部对个人的绩效考核中也要充分体现鼓励参与贡献的导向,真正做到奖优罚劣,防止干多干少、做好做坏一个样。

虽然片区监管是上海内管结合自身特点探索构建的创新监管模式,且运行时间不久,成效尚待实践检验,但其中蕴含的与属地监管融合创新的理念是值得推广的。相信随着片区监管体系后续的优化和相关制度标准的完善,最终会在全国烟草内管战线上广泛应用,这也必然会为内管工作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释放出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内管属地片区
套管换热器稳定性设计计算的探讨
属地管理不是“万能筐筐”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再迎扩容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基层队站班组HSE属地标准化创建
属地管理在钻井施工现场的应用
输电线路属地化管理与实践国网信阳供电公司
烟草专卖内管委派制对县级局内部监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