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雄文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不可或缺的载体

2021-01-28聂丽容

实事求是 2021年5期
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英雄

聂丽容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6)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延绵不绝最重要的精神基因,是人民团结奋进最强大的精神动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项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的工程,要使其在全社会得以深入、持久、生动的开展,关键要通过生动鲜活、亲切质朴的载体让爱国主义精神入脑入心、牢牢扎根。毋庸置疑,英雄文化就是其必不可少的重要载体。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诞生的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的英雄文化,是对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精髓的历史承续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神内核的升华,英雄人物身上生动体现的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以及英雄精神蕴含的坚定信念、价值取向、责任担当、道德意志,是国家和民族的价值坐标和精神富矿,同时也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和优质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英雄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1]“今天我们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2]由此可以看出,英雄及英雄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英雄文化能够有效地融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因而在实践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英雄文化的载体功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使爱国成为每个人的坚定信念和情感依靠。

一、运用英雄文化进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缘由分析

古人云:“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文化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英雄。何谓英雄?魏国刘劭在《人物志·英雄》中写道:“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3](P168)这里的“英雄”主要指文武双全、学识渊博且胆识出众之人。从词典来看,英雄是指“本领高强,勇武过人的人”,“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敬的人。”[4]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一切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摆脱外来殖民统治和侵略而英勇斗争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的人们,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国家荣光。”[1]而英雄文化是“以英雄人物为依托、以英雄价值观为核心的观念系统和价值系统,是关于英雄观念、英雄行为、英雄精神、英雄功绩、英雄评价、英雄传承的总和”。[5]英雄文化既是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向前迈进的精神元素,也是引领现代社会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以及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的内生力量。英雄文化永不过时,不会因时代变化而失去光彩。如今,英雄文化仍是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且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性。正因如此,弘扬英雄文化已成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运用英雄文化这一文化符号来表现和传播自己的内涵和精神,从而有效实现育人目标。

(一)英雄文化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在文化上具有同源性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谏太宗十思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英雄文化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共同的文化源流,是每个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情感共识和价值追求,支撑着中华民族五千余年生生不息、傲然屹立。五千多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和价值追求中蕴含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自强不息”“忠勇仁义”“扶正扬善”“修齐治平”“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等崇高的传统美德和家国担当。这些优秀的精神基因和价值追求在英雄文化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从英雄文化来看,无数爱国仁人志士、革命先烈、时代楷模等英雄模范人物,一路披荆斩棘体现了道德的至高境界和精神的价值高地。他们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肩负着对自身、他人、社会、国家、民族甚至世界的崇高价值追求,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格物致知、修齐治平等理念不谋而合。英雄人物身上体现视死如归的无畏精神、舍生取义的忠贞气节、甘于奉献的无私品质、爱国为民的博大情怀与崇尚仁爱、亲民爱民、精忠报国、天下大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同时也与自强不息、扶正扬善等传统美德息息相关。就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而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6]因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就包括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国史教育,而对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教育,也就是对爱国、忠勇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还是对无数英雄为民族独立解放和反抗侵略中形成的英雄文化的教育,这充分体现了英雄文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关系。英雄文化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有着共同的传统文化根基。正是这种同源性,使得二者能够很好地相互关联和交流对话。

(二)英雄文化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在内容上具有契合性

英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是对中华民族各个时期产生的英雄人物的观念信念、人格行为、精神意志等的综合。主要包括英雄人物的事迹、故事、传说、遗迹等,以及英雄人物身上体现的聪慧过人、凛然正气、舍生取义、爱国为民的英雄精神和意志品质,也包括民众对英雄的认同、崇尚、热爱和学习等。英雄文化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壮丽、最璀璨夺目的瑰宝,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极为亮丽、极为精彩的结晶,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精神动力。

英雄文化蕴含着崇高的道德资源,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从表面还是深层都蕴含着胸怀天下、精忠报国的政治目标,坚守信念、奉献为民的价值诉求,坚韧不屈、忠勇奋斗的精神品质和道德素养,这些都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信仰精神、奉献精神、奋斗精神等精神品质和道德追求具有相通和契合的地方。这说明了弘扬英雄文化其实就是在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促进人们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和认同,它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承载者。

(三)英雄文化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在目标上具有趋同性

英雄文化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都属于精神文化体系,虽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使命和责任,但把他们放在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二者在目标上具有高度的趋同性,共同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共同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回望历史,一方面,在中华民族发展的“群英谱”里,无论是古代忠君爱国、一心为民的民族英雄,还是近代杀敌立功、以身许国的战斗英雄,还是现代勇往直前的人民英雄,无一不是为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奋勇前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1]这就意味着英雄文化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另一方面,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历史的、具体的,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爱国主义始终围绕着实现民族富强、人民幸福而发展。”[7](P218)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阶段,爱国主义教育也经历了由培养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服务的民族革命人才教育到为社会主义事业和人的成长成才服务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四有”新人教育,再到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和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教育。综上所述,英雄文化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始终与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始终致力于国家统一和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繁荣昌盛。

二、英雄文化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独特价值

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提及:“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的洗礼、精神的熏陶。”[8](P15)要“在深化、转化上下功夫,在具象化、细微处下功夫”。[8](P15)这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重要思路和遵循。英雄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具有先进性、生活性、渗透性、引领性等特点,融思想文化、政治伦理、精神指引、道德规范和价值理念于一身,体现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理念,蕴含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所需要的精神品格,孕育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要素,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落细落小落实、日常经常平常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英雄文化蕴含的道德资源,有助于丰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蕴含的道德品质

爱国是立德之源,是公民基本的道德准则,爱国主义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和规范,因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立足于立德修德行德,道德建设是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

英雄文化蕴含着丰富、高尚的道德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9]这意味着英雄人物就是行走中的道德建设素材。弘扬英雄文化,长期崇尚、学习英雄人物身上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英雄精神,必能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对人的行为方式、情感寄托和价值根基施加影响,理解、认同英雄文化蕴含的道德正能量。如学习和践行英雄文化所蕴含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爱国为民情怀和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等的高尚道德品质,必将唤起更多人民群众的道德热情、提升公民道德素养和道德自觉,必将有助于丰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所蕴含的道德准则和精神品质。

(二)英雄文化能够增进文化自信,有助于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及文化自信,他指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10](P339)这道出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文化自信体现了对民族文化有高度信心的精神状态,对民族文化的坚定信仰。英雄作为民族最闪亮的明星,象征着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是民族文化的孕育者和继承者,始终代表着所属时代最激昂的精神,是民族文化中最为耀眼的符号,充分体现着高度的文化自信。在现实生活中,英雄文化可以给各行各业带来正能量,并提振民族精神,塑造高尚的国家形象,激发每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不断增强国人的自信心和国家认同。如通过参观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和举办英雄人物的纪念活动等,有助于唤起人们对英雄儿女的记忆,感受英雄特别是抗战的民族英雄为国为民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三)英雄人物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有助于民众将敬仰和感动转化为做人做事、爱国报国之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礼赞英雄……是最动人的篇章。我们要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11]同时他强调:“要充分发挥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12]礼赞英雄,以此为先进典型,不仅能够唤起人们对英雄的缅怀,对英雄精神品质的敬仰与学习,在对英雄人物和英雄精神的追寻中,感受英雄人物身上共同的精神标识,即勇于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献精神,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等,不仅挺起了我们民族的脊梁,引领我们向上向善,启发我们如何做人做事,而且爱国英雄人物的先进典型也有助于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怀,增进爱国热情,进而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永恒的精神支撑和指引。

三、以英雄文化为载体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路径

在具体实践中,通过英雄文化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升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促进民众激发爱国热情、凝聚奋进力量,需要从以下路径着手:

(一)完善运用英雄文化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宣教方式

运用英雄文化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必须采取有效的宣教方式,在此过程中需要按照“规律”办事,增加宣教效果。一是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对英雄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学校层面,注重爱国英雄文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将英雄身上蕴含的优秀精神品质特别是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聚焦青少年,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推动英雄人物事迹、英雄爱国主义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在家庭层面,注重将爱国精神融入到家庭教育、家风家训教化中,使得学习和传承优秀的英雄精神成为一种家庭风尚。在社会层面,依托自然景观,特别是通过红色旅游景区和国家重大建设工程、科研项目开展英雄文化教育,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游览观光、参观调研之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二是优化爱国英雄文化的宣传方式,对于爱国英雄人物的宣教不仅要注重其形象的塑造,同时还要兼顾将其转化为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人物和文化故事,坚持“宏大叙事”和“日常生活叙事”相结合,用人们易于产生共情和喜闻乐见的话语来宣教英雄高尚的道德形象,让爱国英雄文化深入人心。改进对爱国英雄的展示方式,应加大力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爱国英雄进行立体化展示,提高互动性和体验感,增强爱国主义宣传效果。三是丰富和深入挖掘英雄文化在爱国情怀、责任担当、勇于奋斗等方面的内涵,根据不同对象和受众群体的需要、兴趣、动机等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英雄文化的爱国宣教。四是对英雄文化的宣传要尊重美育规律,做到内容美、形式美和人格美相结合,使人们在美的感受中感悟和学习英雄文化,以此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二)活用以英雄文化来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的传播载体

传承和弘扬英雄文化,需要灵活运用多种载体,让英雄文化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滋养人的品性,提升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效果。首先,要发挥爱国英雄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爱国英雄人物是鲜活的道德载体,身上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挖掘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涌现出的爱国英雄烈士和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以及具有爱国情怀的地方先贤、知名人物,并通过政治宣传、制度保障、家校教育等方式,使其蕴含的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得以广泛宣传,进而增强民众对英雄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受。其次,发挥媒体传播作用。运用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网络、短视频等新兴媒体资源传播爱国英雄文化,促使爱国英雄文化在民间场域落地生根。再次,发挥革命博物馆、英烈纪念馆、烈士陵园、国家公祭仪式等鲜活载体作用。参观爱国英雄烈士纪念馆和组织开展纪念仪式等,传播爱国英烈的故事和精神,以文化人、以情感人,让人民在历史和时代的场域中强化爱国主义情怀,并转化为爱国实践。最后,发挥文艺作品的涵养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11]根据英雄的优秀品质创造文艺精品,通过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来寻找和记录各个时期的爱国英雄人物,旗帜鲜明地树立爱国导向,歌颂党、歌颂国家、歌颂人民、歌颂英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涵化。

(三)构建以英雄文化来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保障机制

英雄文化作为宝贵的爱国主义教育载体,需要关爱和捍卫、传承与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该保障的要保障好,该落实的政策必须落实,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13]近年来,国家专门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国家功勋荣誉表彰条例》等法律法规,以捍卫和保障英雄荣光和英雄文化。在今后的实践中,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弘扬英雄文化和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保障机制。

一是加大法治保障力度。在现有立法的基础上,还应在相关领域的立法和法律修订中完善有关英雄保护的内容。另外,运用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英雄人物的爱国主义教育,对抹黑、丑化、亵渎等损害爱国英雄人物的行为进行法律问责和惩处。二是建立和完善弘扬英雄文化的长效机制,保障以英雄文化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常态化开展,杜绝爱国英雄文化“任务式”“运动式”等非常态传播。三是完善弘扬英雄文化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激励和奖励机制。通过生活上的关怀给予英雄模范适当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使他们感受温暖。特别是对那些以牺牲生命来保护人民利益和维护正义的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政府和社会要加大对其后代和家属的合理帮扶与关怀,为弘扬英雄文化、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猜你喜欢

爱国爱国主义英雄
英雄犬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学·晒佳作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自古英雄出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