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排球学、练、赛一体化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2021-01-22秦治军马超

体育教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教学设计体育教学

秦治军 马超

摘  要:女排的“拼搏精神”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排球是一项攻防节奏快的隔网类团队运动项目。因为有一网相隔,排球直接冲撞少,所以易于在中小学校内开展。本文以中关村一小体育学科的实践探索为例,详细介绍中关村一小排球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探寻体育的核心教育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与个性品质。

关键词:体育教学;大单元教学;教学设计;学、练、赛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1)010-0023-04

一、关于小学排球教学课堂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排球运动在小学的普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排球运动与足球篮球运动的区别较大,入门的门槛较高,教学难度大,相较于足球、篮球运动的开展,存在以下的局限性。

(一)教学器材影响教学效果

排球教学场地要求高,球网高度、球场大小、排球的形态均对排球教学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正规的场地、球网、硬排球对一般的成年人都是很大的挑战,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排球学习存在着较大困难。

(二)排球运动特点

排球运动最重要的特点是具有瞬时性,瞬时接球、瞬时传球,对于队员的瞬时反应要求高,同时排球讲求团队配合,成员之间相互补位,需要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身体形态、反应力、团队配合意识尚在发展阶段,既需要勇敢果断及时出手的“霸气”,又需要调动全局退让协调的胸襟。

(三)学生学习排球的畏惧心理

学生在参与排球运动的过程中,因为害怕排球击打身体之后产生的疼痛感,所以面对飞速而来的排球存在着畏惧心理,不敢接、怕疼是小学排球教学过程中的最大障碍。

基于以上问题,中关村一小整合现有资源,丰富教学形式,以大单元教学为基本理念,通过学、练、赛一体化的教学课堂模式,对于小学排球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排球运动在中关村一小的普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大单元教学理念下小学排球课程设计思路

小学排球专项课设计的基本理念是“玩起来”“乐起来”“一起来”。首先,使学生在“玩耍”的情境中进行排球学习,提升学生参与排球课的积极性,一、二年级可以进行抛球过网的排球游戏比赛。其次,在整个小学排球专项课的实施过程中,更为关注学生的情感与体验,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情境中完成排球学习。三、四年级可以开展允许落地一次的排球比赛,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最后,重视学生的全员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排球专项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展现自身能力,并获得排球学习所带来的快乐。到五、六年级就已经能进行多人的排球比赛。

排球项目十分講究章法,每个位置都要完成好各自职责的同时还要进行相互补位,对个人技术以及团队配合的要求非常高,只能在空中击球,球落地就失分,比赛就会中断,就会形成比赛“打不起来”的局面,与篮球、足球相比开展起来难度较大。怎么解决这一“难题”?经实践,采用学、练、赛一体化的大单元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能进行激烈的排球比赛。

大单元教学是把体育教学从“小单元”问题中解放出来,把原来每学期只上三四节课的单一垫(传)球技术变成每学期上18课时的排球项目学习,既能够学习掌握垫(传)技术动作,又能够利用这些技术进行排球比赛(图1)。

三、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方法下排球专项教学目标

学、练、赛一体化是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或策略。关于“学”: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向学生传授简单的基础知识,通过简单学、兴趣学、学基础的方式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运动体验,享受运动的过程。关于“练”:结合场地以及学情区别对待,在练习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实效性,通过多练、精练、苦练、实战练的方式巩固学习内容,检验“学”的成果,提升“赛”的效果。关于“赛”:根据项目特点、学情、教材等安排针对性的比赛。重点突出项目的真实特性,突出真实情境,让更多项目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例如球类项目的文化、规则、裁判法等可以结合体育课堂进行渗透,让课堂更加丰满、立体化,也会更加吸引学生课下积极自主练习。

我们说的“学、练、赛”是一种方法。学中有练,练中有赛,赛中有练,赛中有学,学练一体,赛练一致,赛练结合。学、练、赛过程有时是递进的,有时是同时存在的,有时是双向交互、互相影响的。学、练、赛应该是一体的,而不是割裂的。有的时候,我们要先学再练,最后比赛。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我们也可以练为基础,赛练结合。还可以将比赛作为前提,在比赛中找到问题。经过反复练习,解决问题,在比赛中检验练习的效果,比赛就是最好的学习。总之,学和练都是为更好的比赛。但是比赛也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比赛结果不是最终学习结果,最终结果是让学生喜欢排球,能够把排球打起来,起到享受快乐、学会技能、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一目的(表1)。

四、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我们在每节课教学当中都融入学、练、赛因素,随着排球技术的逐步掌握,比赛的时间会逐步增长,练习的有效性也会增加。比赛部分所占的比重逐年加大,激烈程度、专业性也随之增强。小学重点学习抛接球、发球、垫球、传球和扣球等基本动作。每个年级都安排大量的游戏和比赛,每节课都安排技术学练、游戏或比赛,让学生在游戏和比赛中体验到参与排球运动的乐趣。小学排球学习为初高中阶段打下基础,所以重点学习垫球、发球、传球、扣球、拦网等基本技术,并强调要把所学技术在实战中运用是学习最大的动力。尽可能每节课都安排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游戏或比赛,在游戏或比赛中检验内容的学习效果。比如六年级的主要内容是上手发球、传球和扣球,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排球运动,并在六年级学习纵跳摸高和3米移动专项体能,与初中排球更好地衔接,夯实专项体能基础。学生在六年级能够打起多回合的比赛,能够运用发球、传球、垫球、扣球和拦网等技术,让所有学生都能够上场进行比赛。

五、教学资源的创新盘活小学排球课堂教学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用气排球代替标准排球进行教学,解决了学生控制球难度高、被球击中头脸疼痛、垫球小臂疼、发球手疼等关键性难题,让学生不再惧怕球。气排球体积大、重量轻、速度慢,容易掌握。用击球的空间换取反应的时间,降低了接球难度和判断力。同时,球网高度、场地大小、参赛人数,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关注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心理体验。每个学生可以承担不同位置,适应包括替补队员、裁判、教练等不同角色。排球专项课的核心内容是面向普通学生的排球比赛,目的是以赛育人,提高学生的排球实战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围绕不同主题设计有一定进阶的排球比赛,而技术练习、战术学习、知识掌握、文化渗透、品行教育等均是为排球比赛服务的,或是在排球比赛情境中融入与体现的,比赛结果更是学生成长的过程。

六、水平三排球专项课大单元教学方案

我校在大单元教学的理念之下,通过教学实践与不断改进,在现有条件下以学、练、赛的教学方式设计了小学排球专项课程。以小学阶段水平三为例,排球大单元教学由每学期18课时组成,较长时间的课程设计能让学生获得较多的技术学习时间和全面战略战术的体会,内容包括基本知识与技能、技战术运用、一般体能与专項体能、展示与比赛等,将学练赛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并通过比赛、裁判、记录的经验积累,提高学生对比赛的阅读与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运动特长,提高其体育文化素养,为学生终身体育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注重教学的大视野和整体性,加强了教学的系统性和有效性,从而有力地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表2)。

参考文献:

[1]张庆新,陈雁飞,秦治军,赵卫新.小学球类“实战比赛”主题下的大单元教学进阶设计——以足、篮、排三大球为例[J].中国学校体育,2021(03).

[2]于素梅.从一体化谈“学、练、赛”及其应用[J].体育教学,2020,40(08).

[3]姜宇航,高佳,吉洪滨,王建军.“学、练、赛”一体化足球专项课程内容要点与实施策略——以小学阶段足球专项课程内容为例[J].中国学校体育,2021,40(03).

[4]梁龙旭.体育课“学、练、赛、评”的有效设计[J].体育教学,2021,41(04).

[5]李文江,刘泽强.体育课堂教学实施“学、练、赛、评”一体化的问题与策略——从结构化教学的视角谈起[J].体育教学,2021,41(04).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专项课题“‘学、练、赛’一体化视角下中小学体育结构化教学的实证研究”(2020TY013112ZB)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大单元教学教学设计体育教学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以“类化”思维改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