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氟异丁醇的合成工艺研究

2021-01-22刘亚欣张志君

有机氟工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丁酸乙酯收率

刘亚欣 张志君

(天津市长芦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天津 300280)

0 前言

七氟异丁醇是一种新型氟碳醇,可作为合成新型医药、农药、织物整理剂以及香料的重要中间体,同时自身亦可作为重要的有机溶剂,还可作为合成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原料或助剂,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和开发价值[1-4]。然而目前尚未有七氟异丁醇的大规模合成报道,而对于其异构体七氟丁醇的制备方法有如下几种[3,5-6]:1)氢化铝锂还原全氟烷基羧酸生成全氟烷基醇;2)全氟脂肪醛与格氏试剂反应生成醇;3)六氟丙烯与氟化氢的甲醛溶液反应生成醇。但这些方法涉及到危险品的使用,具有原料价格昂贵、反应条件苛刻、不适宜大规模生产等缺点,严重阻碍了其下游产品的开发和其在氟化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硼氢化钠(NaBH4)是有机化学反应中被广泛应用的还原剂,相比于氢化铝锂和硼氢化锂,NaBH4水敏感性较低,反应条件温和且成本效益较高。但NaBH4通常对还原酯反应迟钝,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例如高温且过量条件下才能实现还原[7-9]。因此,探究如何在室温条件下使用NaBH4进行酯还原非常必要。本研究以七氟异丁酰氟为原料制备七氟异丁酸乙酯,在室温条件下实现了NaBH4还原酯制备高品质七氟异丁醇。该工艺反应收率高,反应条件温和,易于大规模生产。

1 试验部分

1.1 试验原料

试验所用原料如表 1所示。

表1 反应试剂

1.2 试验仪器

试验用仪器如表2所示。

表2 反应仪器设备

1.3 试验过程

1.3.1七氟异丁酸乙酯的合成

在三口瓶中加入102 g无水乙醇,用冰水冷却,控制温度低于50 ℃,缓慢通入七氟异丁酰氟,通过观察气泡量调节通入速率,共通入七氟异丁酰氟240 g。反应完全后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钾溶液洗涤,至溶液呈中性,静置分液,有机相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常压精馏得到七氟异丁酸乙酯。经气相色谱仪检测,七氟异丁酸乙酯纯度为99.3%,反应收率为94.7%。核磁共振氢谱1H NMR(400 MHz,CDCl3):δ4.59 (s,1H), 1.55 (s, 1H)。核磁共振氟谱19F NMR(377 MHz,CDCl3):δ-76.74 (s, 3F), -74.76 (s,3F), -183.58 (s, 1F)。

1.3.2七氟异丁醇的合成

在N2保护下,将七氟异丁酸乙酯、甲醇和甲醇钠固体粉末加入至250 mL三口瓶中,冰水浴,开启搅拌,冷凝回流,降温至0~10 ℃,分批加入NaBH4固体颗粒,控制温度低于20 ℃,加入完毕,保温反应5 h,得到产品的混合溶液。滴加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调节反应体系pH为中性,再加入50 mL 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静置分液,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精馏得到无色液体七氟异丁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400 MHz, CDCl3):δ4.87 (s, 2H), 1.58 (s, 1H)。核磁共振氟谱19F NMR (377 MHz,CDCl3):δ-73.20 (s, 6F), -178.30 (s, 1F)。

2 结果与讨论

为了确定NaBH4还原酯的最佳工艺条件,在确定了反应溶剂的基础上,分别考察了反应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反应转化率和收率的影响。

2.1 反应溶剂的选择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反应溶剂的选择:首先是对NaBH4的溶解度,良溶剂有助于还原反应的进行;其次是溶剂与产物的极性或沸点有较大差异,后处理过程易于分离和纯化;最后是溶剂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方便回收再利用,节约成本。综合以上分析,选择甲醇作为反应溶剂,NaBH4能溶于甲醇,并与甲醇反应生成比NaBH4具有更高还原能力的甲氧基硼氢化物,有助于酯还原成醇,且甲醇沸点适中,可以通过水洗、精馏与七氟异丁醇有效地分离,方便回收。

2.2 反应物料配比对反应的影响

研究表明,NaBH4在甲醇溶剂中在高于-30 ℃条件下迅速降解,形成多种甲氧基硼氢化物,包括NaBH3(OCH3)、NaBH2(OCH3)2、NaBH(OCH3)3、NaB(OCH3)4,其中NaBH3(OCH3)具有比NaBH4更高的还原能力,但其在高于0 ℃也会迅速降解[9]。因此,研究方向是如何在环境温度下稳定NaBH3(OCH3)和NaBH4,保证其还原能力不会降低。物料配比对反应的影响见表3。

表3 物料配比筛选

通过对比试验1~3,结果表明NaOCH3可以作为NaBH4的稳定剂,减弱NaBH4在甲醇溶剂中的损失,反应转化率从89.26%提高至98.56%。进一步增加NaOCH3的比例,对转化率有正面作用,试验6~9表明,当NaOCH3比例为0.25时,(CF3)2CFCOOC2H5的转化率可达99.92%。

试验3~5的结果表明,降低NaBH4的比例确实降低了七氟异丁酸乙酯的转化率,而这个损失可以通过加入NaOCH3来弥补。理论上,还原1 mol的酯只需要0.5 mol的NaBH4。然而,由于NaBH4在溶剂中的不稳定性,通常需要加入过量的NaBH4。根据价格比较,NaBH4是NaOCH3的8倍,所以增加NaOCH3的添加量更经济。试验10~14结果表明,当n(七氟异丁酸乙酯) ∶n(NaBH4) ∶n(NaOCH3)为1.00 ∶0.50 ∶1.00时,转化率高达99.99%,收率为94.85%。

2.3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按最佳物料配比n(七氟异丁酸乙酯) ∶n(NaBH4) ∶n(NaOCH3)=1.00 ∶0.50 ∶1.00投料后,首先对反应温度进行了考察,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反应温度的比较

由表4可知,在室温条件下,仍然显示了良好的转化率。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转化率和选择性变化趋势较小,产物在甲醇回流的条件下仍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综合考虑耗能和收率,确定最佳反应温度为30 ℃。

2.4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物料配比和反应温度后,进一步考察了反应时间对原料转化率、产物选择性和收率的影响,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反应时间的比较

以加完最后一批NaBH4后气泡消失开始记为0 h,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转化率逐渐提高,选择性变化趋势较小,说明产物在长时间反应中仍然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产物收率逐渐提高,最终确定反应时间为10 h,收率96.40%。

3 结论

以七氟异丁酰氟为起始原料,探究了两步法制备高品质七氟异丁醇的合成工艺。还原过程以甲醇为溶剂,甲醇钠为稳定剂,当物料配比n(七氟异丁酸乙酯) ∶n(NaBH4) ∶n(NaOCH3) 为 1.00 ∶0.50 ∶1.00时,30 ℃反应10 h,反应转化率达到100%,总收率达到91.30%。总的来说,该工艺方法操作简单易控,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收率高,是一个容易放大的合成工艺,同时也为其他氟碳醇的制备提供了一条可行方案。

猜你喜欢

丁酸乙酯收率
杀菌剂戊唑醇的合成工艺优化
豉香型白酒中三种高级脂肪酸乙酯在蒸馏及原酒贮存过程中变化规律的研究
ACO装置原料反应条件优化
复合丁酸梭菌发酵饲料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甲醇制芳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复合丁酸梭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检测方法的研究
丁酸乙酯对卷烟烟气的影响
5-甲基-4-氧代-3,4-二氢噻吩并[2,3-d]嘧啶-6-甲酸乙酯衍生物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