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中的应用

2021-01-22贾艳庆

护理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黏膜炎头颈部预见性

贾艳庆

山西省肿瘤医院,山西030001

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时,放射线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还会损伤放射野内的正常组织,其中皮肤损伤和口咽黏膜损伤比较常见[1]。颈部皮肤较薄、摩擦多,且汗腺和皮脂腺较多[2],易加重损伤;口腔黏膜组织对放射线非常敏感,在放疗过程中放射野的微血管管壁会发生肿胀、痉挛,管腔变窄或堵塞,导致腺体分泌减少,口腔自洁作用减弱,病人出现咽喉干痛、吞咽困难、口腔黏膜溃疡甚至感染的情况[3]。皮肤和黏膜损伤不仅影响病人的美观及生活质量,严重时还会使病人被迫停止放射治疗,从而影响放疗疗效[1]。诸多研究显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肿瘤病人效果满意[4‐9]。因此,本研究将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中,探讨其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3 月―11 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行调强放疗的病人120 例,所有病人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头颈部肿瘤,其中,鼻咽癌59 例,口腔癌(腮腺、牙龈、扁桃体、舌癌、唇、颊黏膜、口底、口咽、硬腭肿瘤)46 例,喉癌15 例。按入院时间进行编号,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各60 例。观察组:男39 例,女21 例,年龄18~75 (59.35±3.76)岁;对照组:男42 例,女18 例,年龄23~78(57.92+3.62)岁。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1.2.1.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病人入院后,由责任护士进行放疗前口头宣教放疗的目的、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照射野皮肤护理、保持口腔卫生、口腔功能锻炼方法等相关知识。

1.2.1.2 观察组 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护士长带领主班护士及7 名责任护士组成健康宣教小组,护士长和主班护士负责质量审核及执行监督。宣教小组查阅科研文献,归纳头颈部肿瘤放疗常出现的并发症,依据病人的个体差异结合临床经验制定护理干预措施,并印制健康教育处方发放给病人。①预见性心理护理:责任护士向病人介绍头颈部肿瘤放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和放射性皮炎的临床表现和分期、口腔功能锻炼的重要性、锻炼步骤及其持续时间等相关知识及应对技巧,减轻病人的焦虑、恐惧等情绪。②饮食指导:放疗过程中,由于肿瘤本身引起的能量消耗以及吞咽困难、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会影响病人的食欲和进食能力,护理人员指导病人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的软食补充机体消耗,少量多餐,以微温或凉为宜;放疗引起口腔黏膜损伤和口腔溃疡时,要忌食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这对病人预后和机体恢复有重要意义;告知病人放疗前后30 min 不进食,多饮水;每周对病人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帮助病人制定饮食计划,对于有重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且吞咽困难者,需通过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输入营养物质,补充能量和蛋白质。③放射野皮肤护理:放疗前即发放放射野皮肤健康教育处方,指导病人穿宽松的内衣内裤,避免衣物摩擦,颈部可用柔软光滑丝巾保护;保持放射野的皮肤清洁、干燥,清洗时勿用碱性肥皂,毛巾要柔软且不能用力擦洗;放射野皮肤禁冷热敷;禁止在照射部位粘贴胶布和涂抹刺激性药物;放疗前应摘掉金属制品,如假牙、项链等饰品;避免阳光下暴晒;电动剃须刀剃胡须时防止损伤皮肤感染;有瘙痒、干性脱皮时忌用手抓挠;责任护士每周评估病人皮肤状况,根据病人皮肤损伤分级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10]。④口腔黏膜护理: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口腔卫生状况以及免疫力的下降。放疗前对病人口腔进行全面检查,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病人口腔卫生状况;放疗期间戒烟、戒酒;晨起、每次餐后、睡前选用软毛牙刷刷牙,使用牙线清洁牙齿,每日1 次;用生理盐水或医生指定的漱口液漱口,每日4~6 次;三餐前后采用“三步漱口法”漱口;每日做张口、鼓腮、叩齿、弹舌、咽津、口腔按摩等口腔功能锻炼。推荐应用冷疗(口含牛奶冰棒等)、含服蜂蜜或绿茶冰块等降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及疼痛程度[11‐15]。⑤保持定位及摆位的准确性:每次放疗时,技术员给病人摆位后,勿随意移动身体,防止射线移位损伤正常组织。⑥出院指导:告知病人放疗结束后,皮肤反应以及口腔炎会逐渐减轻,病人出院时责任护士评估病人皮肤和口腔黏膜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出院指导,出院1 周电话随访。

1.2.2 观察指标 ①放疗结束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调查病人的生活质量,比较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4 个维度得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16]。问卷由病人自行填写,个别不能填写的由家属或责任护士协助完成。②记录两组病人放射性皮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等的发生情况。在病人放疗结束后复查时或者通过微信、电话随访获得。

1.2.3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生活质量得分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生活质量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生活质量得分比较(x±s) 单位:分

2.2 两组病人放疗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放疗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单位:例(%)

3 讨论

高春亚等[5‐7]的研究结果表明,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降低肿瘤病人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有效提高放疗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其负性情绪水平。基于此,本研究对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放射性皮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口腔干燥)进行分析,查找出这些并发症的原因,制定一系列预防头颈部肿瘤放疗并发症的护理措施,给予病人个体化的指导。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放射性皮炎、口腔黏膜炎、口腔干燥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病人参与治疗的积极性、主动性,使病人主动对容易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有效预防,自身抵抗力及对放疗的耐受能力增强。本研究实施的预见性护理以病人为中心,从病人的饮食、皮肤、心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并在病人出院后通过电话、微信等对病人进行随访,发挥了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减轻了病人的负性情绪,提高了医患配合度,从而提高了病人的 生 活 质 量[13‐15]。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临床护理模式也在不断变化,且人们发现心理及社会因素对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16],而常规护理缺乏预见性、主动性,对不良反应的预防不足,因此,护理人员应该转变思维方式,对病人潜在的健康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将预见性护理运用在肿瘤病人的放疗过程中,做好病人的健康宣教,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见性护理,避免或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猜你喜欢

黏膜炎头颈部预见性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康复新联合蒙脱石散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
集束化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黏膜炎及张口受限的影响
中医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研究进展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不同坐姿的6岁儿童乘员在MPDB碰撞测试中头颈部损伤评价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集束化护理方案在预防急性白血病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中的效果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