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块链技术视角下的主流媒体公信力重塑

2021-01-21

声屏世界 2020年20期
关键词:公信力区块受众

区块链的概念和发展

日裔美国人中本聪(SatoshiNakamoto)在2008年11月1日发表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一种采用完全点对点的形式且无须受信第三方介入的虚拟加密电子货币——比特币,由此诞生。比特币世界的第一个区块(block)在2009年1月3日18点15分被创建完成。

“区块链”一词的诞生与比特币有着密切联系。在比特币被创造之前,世界上并不存在区块链。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原创核心技术,而比特币则是区块链技术最早的运用。在比特币被创造之后,人们参照比特币中的区块链,采用相似的技术实现各类应用,这类技术最终被统称为“区块链技术”。全球各国对比特币的立场摇摆不定,但作为一种新底层操作技术的区块链日益受到重视,其涉及金融、新闻、物联网和物流、公共服务、数字版权、公益慈善、预测市场等多个领域。

作为革命性创新技术的区块链被认为是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最具颠覆性的技术创新。按照学界对区块链的定义,区块链是指通过数据加密、数据链式勾稽、多副本存储和分布式共识等机制,实现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管理技术。

区块链的发展动态是全球性的,其研究已处于较好的触动点。在国家相关政策强有力的支持下,区块链被正式纳入“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互联网巨头深度参与,我国的区块链专利产出大幅增长,目前已超过美国。

区块链新闻的研究现状

在CNKI学术期刊总库中以“区块链新闻”作为关键词或篇名进行检索,中外文献共43条结果。该研究最早出现于2017年,往后呈逐渐上升趋势,具体数据见图1。借鉴安德鲁·皮尔森特(Pleasante)等学者在内容研究上采纳的“关键词建构理论”,即首先统计出一个学科运用频率最高的几个关键词,然后以此为结点搭建出整个研究领域的网状框架,经过观察各个结点(或多重结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实践关系来整体地把握这个研究邻域。笔者对这43篇文章进行梳理与分析(见图2),以便具体了解学界对区块链新闻的关注点和研究点。笔者将分析结果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图1 新闻区块链论文文献数量统计

图2 区块链新闻论文文献关键词统计

一是对区块链新闻概念、特征和局限性的研究。在《区块链新闻的概念、原理和价值》一文中,学者赵云泽和赵国宁对区块链的概念、实践探索、技术原理、前景和局限性进行梳理研究。学者赵云泽和赵国宁提出区块链新闻概念可表述为基于区块链技术呈现的更为客观、透明的、不可篡改的数字化新闻,阐述了区块链新闻媒体的五大类实践运作并从区块链技术原理深刻剖析区块链新闻面临的问题,但并未提出对策。在《区块链与新闻生产:技术变革及价值反思》一文中,学者王玲玲分析归纳与新闻生产相关的区块链技术及特征,从时间戳、去中心化、隐私保护、信任关系建立等特征展开对新闻生产进行分析,并就其对新闻生产环节的影响和革新进行论述,最后对区块链在传媒领域的应用进行价值反思。《区块链与新闻生产:技术变革及价值反思》为后续研究区块链新闻者提供了有效借鉴。

二是区块链技术对新闻业和传媒业的影响 (变革)和前瞻。区块链技术对新闻业和传媒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新闻生产的变革、新闻商业模式的探索、虚假新闻的治理和新闻平台的重构等方面。学者胡青林在《基于区块链技术探索新闻生产方式的变革与发展趋势》一文中,从新闻生产主体转变、新闻生产过程更加透明、新闻内容真实性增强、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新闻生产收益和去广告化五个积极方面展开论述。作者看到了区块链在未来的新闻生产活动中所发挥的功效和技术带来的趋势变革,可以更好地展望技术红利。在《新闻=真相?区块链技术与新闻业的未来》一文中,学者邓建国认为区块链技术对新闻业的价值体现在确保数据真实、纠正报道的刻板印象和“媒介的偏向”、抵御政治和技术力量的干预、保证报道的安全性等方面,由此可见作者对区块链技术持有比较积极的态度。

三是新闻业界对区块链技术的反思。在《首届中国区块链媒体社会责任论坛在京举行》一文中,喻国明教授在评析区块链发展趋势时提出:要使区块链技术进入到社会的实践操作,需要主流媒体的加入。与会专家对区块链寄予厚望,同时对一些机构和个体片面夸张比特币造福神话,使用区块链旗号实行产销骗局,兜售空气币等现象担忧。在《区块链与新闻生产:技术变革及价值反思》一文中,学者王玲玲认为区块链技术对新闻生产积极变革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隐忧,如资源存储与运作效率问题、区块链技术与数字被遗忘权的冲突问题等,认为需要警惕“区块链乌托邦”思想,技术只是顺应时代的产物,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总体来看,学者在区块链技术与主流媒体发展方面的研究较为空缺,从2017年介入区块链新闻研究,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环境下新闻媒体整个行业的发展势态,对区块链新闻的生产方式、技术特征、新闻伦理、发展前景和局限性等问题做出了思考和阐述。

主流媒体发展困局:公信力受损

我国主流媒体在国家建设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因此获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主流媒体位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最前沿,可靠牢固的公信力是维持主流媒体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根本保障,是主流媒体工作的底线,也是建设话语体系的重要保障,更关系到媒体的生存现状与未来发展。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就是其生命力。但在社会化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媒介环境逐步被重构,新闻生产分散在社会信息发布的每一个角落,主流媒体新闻生产平台不过是社会化媒体平台上众多内容生产者中的一个,曾经主流媒体所享有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在多重内外因共同作用下,大多数主流媒体面临公信力受损的发展困局,而重塑公信力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媒体公信力是传者、渠道、信息、受众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传播过程中诸要素互动的结果,其中一个要素出现问题,媒体公信力就会受到影响。

传者与受众相互作用,影响媒体公信力。主流媒体在社会发展中担当重要责任、发挥影响力,作为传者,是社会的“耳目”与“喉舌”。然而近年来,主流媒体并未有效发挥其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在公共议题和突发性事件中主流媒体存在集体失语现象。公共性大事件需要主流媒体履行职责、发挥作用,进行信息传递和舆论引导。但令人失望的是,在主流媒体需要发声时,出于综合利益的考量,主流媒体选择了沉默甚至发出与真相相反的声音。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信息公开和媒体报道的量是不够的,关于疫情的谣言在自媒体上肆意传播,主流媒体没有恰当适时地报道疫情和辟谣。疫情期间某中央媒体发布消息称,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一夜之间,双黄连口服液脱销,甚至双黄莲蓉月饼、兽用双黄连口服液也售空。

媒体公信力的塑造依赖于受众对其报道内容的信任和对受众思想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受众无法从主流媒体中获得可靠真实的信息,久而久之,受众不再信任主流媒体,媒体公信力受到极大损害。

媒体是社会的瞭望哨,而记者是守望人。主流媒体在重大信息公开上不容有延缓,在重大新闻事件上不容有误导。传者与受众形成良好的传受关系,主流媒体才能进一步塑造其公信力。

传播渠道失灵,媒体融合摸索前行。媒介融合是顺应媒体发展进步的大趋势,目前处于媒体融合全面铺开向纵深发展的时期,自从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屡次强调推进媒体融合,并助力媒体从“相加”阶段跨向“相融”阶段,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媒体融合的“初心”是为了解决主流媒体传播“最后一公里”不通的问题,即所谓渠道中断和渠道失灵问题。近年来,传统主流媒体尽管做了大量的努力和尝试,但媒体融合路径依然存在问题。部分地方主流媒体举步维艰,面临进退维谷的窘境,为数不少的地方主流媒体在融媒体实践中存在资金投入不足、运营思路固化等问题。

媒体融合是主流媒体在互联网时代转型的路径之一,其不是简单的新媒体代替传统媒体,而是一种模式化的过程,即不同平台之间发生技术、信息、商业模式等多方面的互动。媒介融合发展到今天,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中央厨房”这一融合路径具有一厢情愿式的融合思维,其实践效果并不理想;互联网技术存在网络架构和数据安全等技术局限;5G的兴起将推动数据新闻的发展、重塑媒体融合传播形态、创新新闻生产方式,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内容品质参差不齐、版权问题、专业型人才培养等问题。

在媒体融合摸索前进的背景下,可供受众选择的信息渠道越来越丰富,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遇到挑战,其要发挥社会影响力、利用上乘的公信力占据社会主流舆论的优势地位,需要开拓新渠道、运用区块链技术勃兴带来的机遇,推进媒介融合发展升级,助力主流媒体转型发展。

新闻报道模式化,主流媒体公信力受损。我国主流媒体是党的“喉舌”,其宣传在某些方面与党和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各级主流媒体在重大事件或大规模宣传之下,报道内容题材雷同,同质化现象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在下达上级精神指示时,机械性的报道内容流于说教、缺乏新鲜感,难以令人信服;在关于批判、揭露式方面的报道,主流媒体往往小心翼翼,而非主流媒体具有灵活、多元、自由的特点。新闻报道模式化严重影响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虚假新闻泛滥,主流媒体专业主义逐渐消解。在后真相时代,虚假新闻泛滥、新闻频现不仅掩盖了事实真相,更污染了公共讨论空间。社交媒体发布的碎片化新闻占据着公众的视野,社会中传播着各类虚假新闻信息,其中情绪性言论和倾向性观点充斥着公共空间,不但对主流舆论进行围堵而且极易引发舆论失焦,无形中加大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压力。以2017年北京“红黄蓝幼儿园”事件为例,此事件由社交媒体开始,“喂药片”“脱衣服”“猥亵”等关键词激怒网民情绪,引发舆情热议。随后部分媒体不经事实考证,发布大量毫无根据、自我揣测的报道,一时间各种虚假新闻蔓延开来,刺激着网民的情绪,舆情迅速发酵。最后,警方介入调查,公布事件结果,澄清谣言。主流媒体对此进行报道,然而大量网民不认可事件真相,依然造谣,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当下信息传播方式和舆论场域发生变化,主流媒体不再拥有超然地位,其市场竞争力受到很大削弱。部分主流媒体为了获得传播力,不惜通过迎合市场、取悦受众的做法来调整运营思路,甚至在违背真实性、客观性的原则上发布大量虚假或带有情感偏向的新闻报道,这一做法增强了传播力却失去了公信力。

主流媒体面对公信力受损的发展困局,若对自身发展不作为,会使自己的存在价值不断边缘化。面临发展困局,如何破局尤为关键,而区块链技术能够对主流媒体发展破局产生极大的助力作用。

破局:运用区块链技术重塑媒体公信力

主流媒体想要在新时期重塑上乘的公信力,不是仅仅通过对传播过程和业务环节的数字化改造就可以实现的,需要通过基于传播领域生态系统意义上的改变,对传播环节实施改造、内部机构与机制重组以及运行逻辑的创新才可能实现。

区块链技术建立受众信任,形成良好的传受关系。第一,区块链技术使主流媒体报道内容更加优质,受众获得更多权利。一方面,区块链技术重建了内容生产者、内容分发者、受众之间的生产关系,将原始的受众思维转向用户思维。由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存储技术和数据加密算法,每一次操作都有明晰的记载且不可篡改,整个过程高度透明,因而新闻生产过程改变了封闭生产的状态,受众(用户)权利进一步提升,对内容生产有更多话语权,主流媒体得到传播效果真实反馈,以此提高舆情分析水平并生产出更多优质内容。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变更原本的新闻商业模式,将本来连接内容与用户的商业模式转换为纯粹以内容生产为中心的新型商业模式。新商业模式无需传者与受者的中间机制,有助于最终建立起内容产生价值且价值直接服务于内容产出的良性循环运作体制。

区块链技术与新闻业融合的先行者——美国Civil媒体建立了记者与受众之间的直接联系和价值交换机制,受众可以通过发起任务来让新闻团队调查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彻底改变了传统新闻阅读体验中的“被动接受”,这将激励受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识与能力,利于形成良好的传受关系。

第二,区块链采用P2P点对点传输技术,主流媒体可以通过P2P的传输特性获取阅读、点赞、转发自身内容用户的年龄、性别等精准画像,以此来实现对于受众(用户)的把握,为受众(用户)提供精准化服务,由此增进受者对传者的信任关系。

区块链技术助力媒体融合,推进主流媒体成功转型。区块链时代主流媒体走媒体融合的路径并不可靠,面对区块链技术带来的机遇,主流媒体应当牢牢把握主动权。有人说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征与主流媒体运营理念相悖,这样的论断显然是片面且荒谬的。区块链中的数据信息归属权、使用权等界定都有赖于立法和设定规则来实现权利的保障,而这要求更权威的机构制定标准、执行规则,因此,主流媒体是合适的选择。

区块链技术适应媒体融合趋势,为主流媒体提高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区块链重组内容咨询市场传播权力,将传统主流媒体、互联网媒体、自媒体的内容生产拉回不受中心节点控制的同一位置,发挥专业内容生产者的优势,提高主流媒体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存储技术与时间戳保证了对假新闻的追溯与追责,从而净化新闻专业内容生产环境,提高主流媒体专业地位和权威性。

互联网时代以来,传统主流媒体在转型过程中面临受众(用户)减少、广告收入来源下滑的挑战,广告渠道的盈利模式几近奔溃。区块链技术使媒体对广告商的依赖程度降低,以此增强新闻内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联系,重振内容变现能力。在区块链系统中,传者与受者(用户)之间形成契约关系,媒体的收入直接来源于用户,也可以通过对平台的贡献程度获得分红;用户则可以选择购买新闻产品,也可以通过参与新闻生产流通环节获得额外津贴。

区块链技术在理论上颠覆主流媒体转型中的商业模式,为媒体融合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区块链技术打破新闻报道模式化,创新新闻报道内容。第一,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和激励机制使受众参与新闻生产,打破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改变新闻报道死板的模式化,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阐述方针政策、宣传科学理论知识、传达主流思想,提升新闻内容的传播效果,以增强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第二,区块链采取的是基于P2P技术的分布式网络,每一个节点都保存了整个网络内容,实现了点对点的快速传播。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即用多数人同意的方式来保护有效数据以及进行修改行为,因而既能大量减少同质化内容、避免报道内容题材雷同现象,又能够创新报道内容、大幅度提升优质、专业内容的传播范围。

区块链技术夯实信源追溯机制,建立治理虚假新闻防护体系。区块链的核心技术之一——分布式数据存储,即在同一时间的不同节点上完整地存储新闻报道的数据信息。另外,对每条新闻报道发布的时间进行确认的时间戳,以及大多数同意方可修改数据的共识机制,使得每条新闻都不易被篡改、可溯源、可追责,从根本上遏制假新闻的生产和传播。因此,区块链可以作为新闻生产和传播的技术支持手段,帮助主流媒体建立起新闻重要元数据的安全存储数据库。

在传播初期,若发布虚假信息,运用对区块链数据的追溯便可查找到信息发布源头,使内容生产在融合流通中得到信源确证,从源头上遏制了虚假信息的大规模扩散。在传播中期,如果篡改已发布的新闻报道内容,理论上至少要修改51%以上的节点,而节点的广泛分散性使得这几乎不可能,这就使得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很难出现被人恶意篡改的现象。至于信息传播后期,需要区块链技术对所有数据信息进行核查,以此提高新闻的公信力。

总结

区块链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逻辑和规则范式,其不能只徘徊在创新的边缘,需要主流媒体的介入才可以实质性地进入社会变革的实践,而处于转型关键期的主流媒体的发展也需要区块链技术的参与为其解决难题。无论区块链最终带来的是“助力”或者“颠覆”,是昙花一现还是引发重大变革,其思维方式和技术理念都不容忽视。

猜你喜欢

公信力区块受众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新时代人民警察公信力提升对策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读懂区块链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