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评论强化电视新闻舆论场

2020-11-14

声屏世界 2020年20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防控疫情

电视新闻评论是创新新闻表达方式,打造核心竞争力和提升媒体公信力、引导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浙江省余姚市融媒体中心《余姚新闻》电视栏目在加强评论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从2020年2月2日到4月2日,《余姚新闻》共播发有关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疫”系列评论26条,接近两天一条的频率,这对于县级媒体的一档电视新闻栏目来说殊为不易。

战“疫”系列评论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一事一评,突出主题。这些评论结合疫情形势和防控重点,一事一评,观点正确,主题鲜明,字数在300—450之间,时间长度控制在1分30秒以内,注重评议主旨的重要性,也兼顾话题的社会关注度,紧扣不同的时间节点发声,体现了主流媒体的话语权。

在加强封闭管理的关键时期,《远离病毒 不要出门!》《科学防控 打赢硬仗》等评论,提醒公众注意防护,管好自己,下最大的决心,用最实的措施,做最有效的工作,形成管控“小铁桶”,坚决有力隔断传染源、切断传播链。《在防控一线展现党员风采》倡导共产党员在疫情防控中当先锋,作表率;当榜样,作奉献;当标杆,作示范。《向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勇士们致敬》号召广大市民一起行动起来,共同扛起防疫抗疫的责任。这些评论紧密配合中心工作,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深化了报道主题,增强了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关注当下,及时发声。随着复工复产的启动和有序推进,从2020年2月10日起,《余姚新闻》连续播发了《防疫生产两手抓两不误》《要给予外来务工人员更多的关爱》《切实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疫情防控不松劲 春耕备耕不误时》《复工复产需要更多雪中送炭》《尽快把政策红利变成经济动力》《促进消费复苏和潜力释放》等多篇评论,从多个层面发出正确的信号,传达善意的提醒,体现了指导性和服务性。

针对疫情防控中出现的一些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突出评论的预警功能和建言意识。例如,随着复工复产和生活秩序的逐步恢复,加上天气转暖,人们身边出现了一些与防疫要求不相符合的现象:有人不戴口罩聚集聊天,有人开始走亲访友聚会约餐,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扎堆场面,令人非常揪心。《余姚新闻》及时播发了《疫情防控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低风险≠没有风险》等评论,呼吁疫情防控虽然取得了积极成效,千万不要让无数人的努力功亏一篑,越是形势向好,越要小心谨慎;越是形势向好,越要保持头脑清醒;越是形势向好,越要防止松懈松劲。

“前有报道,后有评论”,发挥电视评论的“短、平、快”优势,大多结合当天的重要报道,配发评论可谓水到渠成,提升了报道的深度和厚度,效果倍增。以配发评论的形式强化新闻报道的引导力,应成为电视新闻一种普遍且常规的做法。

用心用情,提升效果。这些评论在选题上关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秩序恢复过程中的形势变化及重要热点问题;在内容上结合防控实际和当天播出的相关新闻稿件,有的放矢,更有贴近性。例如,评论《坚持就是胜利》从元宵节说起,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今天是元宵节,衷心祝愿电视机前的您节日安好,身体健康!这个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欣慰的是全市人民正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齐心协力守护着我们共同的家园。”在感情上,心系群众。例如,针对不同人群因疫情可能出现的紧张、焦虑、恐慌等应激心理问题,评论《保持健康心态 坚定必胜信念》提醒人们如果出现心理问题应积极寻求帮助,保持身心健康的积极状态,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在语言上,注重通俗易懂。例如,“这些好消息确实令人高兴,但我们仍要提醒大家:低风险不等于没有风险”(《低风险≠没有风险》);“俗话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春耕备耕,时不我待,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夺取今年农业生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疫情防控不松劲 春耕备耕不误时》)。一些群众性语言的运用,增强了评论的可听性和感染力。

评论作者应全面关注、了解本地的疫情防控形势,使选题更具针对性,话题贴近群众,才能更接近人心、更接地气。

融合传播,扩大影响。这些评论通过余姚视听网、“阿拉余姚”App及微信矩阵的转发传播,进一步扩大了覆盖面和影响力,较好地起到了稳定人心、提振信心、增强决心的作用。

当然这些评论大多是“急就章”,如果选题再大胆一些、话题再贴近一些、语言再生动一些,可能传播效果会更好、更理想。

关键时刻发出关键声音,重大事件彰显重大作用,这是各级媒体的职责和使命所在。充分发挥电视评论在新闻宣传中的导向作用、引领作用和旗帜作用,县级融媒体应该有所作为。在多维关注、多元思考、多彩表达的当下,出思想、亮观点、重阐释的评论更应深耕细作。

强化电视新闻评论舆论引导的途径

注重电视新闻评论的可视化呈现。电视新闻评论千万不能放弃“电视特征”这个可视化的最大优势,这也是电视评论与其他媒体评论的最大区别。由画面、声音、同期声采访、字幕、图标、特技、特效等多种视听元素构成的电视评论,表现形式多样化特征、声画一体的音视频优势以及影像特有的张力冲击力,可有效增强电视新闻评论的感染力和引导力。因此,电视新闻评论一定要发挥好可视化呈现的特点和作用,将这些优势充分放大,形成竞争强势。

注重电视新闻评论的个性化特征。在众多媒体之中,电视依然是“第一媒体”。电视新闻评论更要求快、求真、求准、求新,在突发事件、热点事件发生后,主动出击,实事求是,第一时间发声,旗帜鲜明地发布权威观点,形成主流声音,回应公众关切,掌握引导舆论主导权的最佳时机。不仅要探索电视评论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还要更加注重电视评论的个性化特征。作为媒体的一面旗帜,评论对塑造媒体形象、展现媒体特色具有重要意义。电视新闻评论既要做到选题好、观点新、速度快,还要重视评论节目的个性化电视语言的养成和提炼,进一步强化评论的识别系统。实践证明,打造电视新闻评论的个性化特征,还有许多功课要做。

注重电视新闻评论的平民化视角。所谓电视新闻评论的平民化,就是以平民化视角和平民化的叙述方式展开评论,传递观点,发表见解,提高新闻评论的贴近性和吸引力;就是要更加关注百姓身边事,更加关注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通过多元化的表达,在轻松、自然、平视的表述方式和氛围中,实现电视新闻评论的宣传、引导功能。当然,平民化并非不讲科学性和专业水准。电视新闻评论要兼顾官方和平民两个视角。从官方视角来说,要注重时局的变化、政策的理解与表态;从百姓视角来说,更多的是对相关热点、焦点等的回应与引导。这些评论,只有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既是官方所倡导的也是民间所关注的,才能通达人心”。

注重电视新闻评论的口语化表达。电视新闻评论主要以口语方式传播,更接近于人际传播或准人际传播,最大不足是互动欠缺。电视新闻评论要发挥“短、平、快”优势和进行口语化表达,文字与播音要亲切自然,与观众站在平等的地位。评论的内容要正确,观点要鲜明,语言要简洁,字斟句酌,精益求精。既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又设身处地、入情入理,不唱高调,不讲官话,不说空话,这样才会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具有说服力。评论的首要任务就是吸引受众,只有生动活泼,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才能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关注,才能入耳入心,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从而对人们的思想观点及社会舆论能有所影响和引导。

注重电视新闻评论的融媒体传播。电视新闻评论不再局限于大屏播出,凭借网站、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快手以及抖音等多平台多终端的立体式全媒体传播,其影响和效果更加明显。电视新闻评论欠缺的参与性、互动性,正在借助融媒体传播不断得以弥补。通过与网络媒体、新媒体、社交媒体的合作和嫁接,通过融媒体传播,可以促进受众对电视新闻评论的参与和互动,增进反馈,提升节目质量。例如,浙江卫视《新闻深一度》栏目通过“公众评论员”对有关新闻事件发表看法,增强了节目的互动性和参与感。这些公众评论员代表自己和各个阶层发声,在各种声音的PK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出评论的深度和广度。

结语

电视新闻要加大评论容量和力度,创新表达形式,增强传播效果,在关键时刻及时发出主流声音,针砭时弊,激浊扬清,体现党的意志,传达民众诉求,传播主流价值观,凝聚社会正能量。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防控疫情
战疫情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