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评《文学课程教学与文化传承》

2021-01-20秦国庆

社会科学家 2020年12期
关键词:文学高职教学模式

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主要涉及课程知识、基本能力、综合素养等问题,这需要教育者基于该文学课程的实际状况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模式。由宗志武编著、辽海出版社出版的《文学课程教学与文化传承》一书,基于当前高校文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教学方式、树立教学理念、完善教学课程和教学模式等有效路径。

《文学课程教学与文化传承》全书共包括八章。第一章主要是对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第二章主要对文学概论课程展开研究;第三章是对古代文学课程的研究;第四章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研究;第五章主要对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进行研究;第六章就比较文学教学课程展开研究;第七章是文学欣赏课教学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探讨文学教育与文化传承。

《文学课程教学与文化传承》一书具体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以下重要借鉴:

加强对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开设文学欣赏课程的主要目标,一是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生活、陶冶情操;二是塑造学生的道德和人格,具有强烈赏析价值和感染力的文学作品,可有效调动学生的情感共鸣,促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丰富,进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对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可从以下方面入手:教育者利用新媒体手段融合现代文学教学内容,营造文学欣赏课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基本内涵,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学素养;或者利用现代网络途径拓展资料的搜索来源,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深化教学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合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构建现当代文学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该模式有利于强化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其优势集中体现在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三个阶段。在课前阶段,教师根据授课内容上传具有时间限制的视频教学课程,将文学流派、相关文学作家、文学常识等列入视频教学的主要内容,最后环节设置具有启发式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在课中阶段,教师根据每节视频教学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引导其积极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中,促使学生加强对文学作品的了解和把握;课后阶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升华,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书名:《文学课程教学与文化传承》

主编:宗志武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文学课程教学与文化传承》从文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入手,通过革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与创建完善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等有效对策,切实解决这些文学课程教学中的难题,以期促进我国高职文学课程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教育的又一基本职能,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践行文化传承创新职能是高职院校转型发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现实需要,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是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的必然选择,也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教育与历史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我国的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博大精深,《文学课程教学与文化传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教学中教育和传承进行了研究,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力量,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契机。

猜你喜欢

文学高职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我们需要文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