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

2021-01-18黄佳仁

四川水泥 2021年1期
关键词:工程施工混凝土建筑工程

黄佳仁

Research 研究探讨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

黄佳仁

(蕉岭县兴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东 梅州 514100)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建筑事业稳步发展,得益于施工技术的强力支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占据重要地位,影响着整体的工程施工质量,同时也决定了施工进度能否有效开展。因此,有必要针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通过施工技术的改进,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顺利开展。文章主要针对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等相关课题进行分析,做出了相应的阐述。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改进;发展

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有施工技术的有效支撑,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不仅可以保证施工效率,同样可以加快施工进度,使得建筑工程按计划开展,并达到预期目标。21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同样也是科学技术水平逐年提高的时代,这一时代背景下,建筑施工过程中可引用的施工技术越发多样化,为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便捷,许多完善的施工技术均以大范围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环节,改善了施工环境,提升了施工水平。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应用的施工技术多种多样,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技术应用优势及功能优势等,制定针对性的施工技术应用方案,以满足现阶段的建筑工程施工需求。文章首先针对现阶段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下为详细叙述。

1 现阶段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情况

1.1 混凝土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占据重要地位,具有一定的不可或缺性,随着技术水平的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施工人员意识到根据施工技术的应用经验,逐步完善技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经总结与分析后,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总结为以下几点,其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无疑是重中之重[1-2]。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占据主体地位,混凝土技术已形成了完整的技术工艺,同时在建筑工程中也是不可或缺的,该工艺的运用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加以考虑,首先针对其应用特点,混凝土支模技术工艺特点主要体现在表面光滑以及模板刚度大等,将要承受较大的压力,此时,需要确保混凝土制模工艺应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针对工程设计标准,逐步优化混凝土支模工艺方案,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在确定其符合施工标准后,在将施工技术应用实处,保证混凝土施工进度,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1.2 基础施工技术

除混凝土施工技术外,基础施工技术同样占据主要地位,基础施工技术主要可分为桩基技术以及深基坑支护技术,以上两项技术的控制与应用都将直接影响日后的工程施工质量,决定着施工进度能否按计划开展。很多时候,施工单位在基础施工过程中未能实施完整且系统化的设计,针对具体步骤提出建议,这也使得部分环节的技术应用出现问题,因此,对现阶段我国整体的建筑工程基础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而后发现许多技术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根据已有的施工经验,明确基础施工技术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在总结经验的前提下进行技术分析,从而掌握正确的施工方案,确保建筑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3]。

1.3 混合结构工程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还涉及混合工程技术的应用,该技术在近几年来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同时技术优化程度相对显著,因此其应用范围越发广泛。尤其是部分发达国家对于建筑工程技术的应用已趋于成熟,我国对于该技术的运用仍与之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运用的混合结构多是由混凝土与钢筋共同组合而成的混合结构,这一结构的应用优势同样显著,可基本满足当下大部分建筑工程施工的要求,达到施工质量的基本标准。虽说如此,人们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求逐步提高,同时工程结构逐渐繁杂,仍旧采用以往的单一混合结构,必将无法满足现代建筑的建设需要,所以,应当根据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构建完整且系统化的混合结构,使得工程技术的运用更加科学、更为合理[4]。

图-施工现场图示

1.4 防水技术

防水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同样扮演重要角色,防水技术的运用要求根据施工标准,参考质量控制规范,利用防水技术,实施全方位的防水治理,其中包括地面防水与屋面防水两方面,任意方面的防水处理出现问题都将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在防水过程中应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很多时候,施工单位在防水处理的过程中仅采用传统单一的防水技术,很难达到现代建筑的施工标准,从而影响了施工质量[5-6]。基于上述情况,需要明确日后防水技术的发展趋势,针对该技术进行有效创新,通过技术变革提高防水质量,为整个工程施工水平的提升夯实基础。

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化方案

2.1 建立、健全创新机制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从工艺选择、技术应用、材料检测等多方面入手,实现技术应用的规范化、科学化与专业化。从多维度入手,保障施工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其中人才引进无疑是重点内容,在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完成前后,聘用高素质人才,要求其执政上岗,并通过考核,而后参与后期培训,逐步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与考评方案,针对其综合能力,将其安置在不同的岗位,使之在岗位中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除此之外,应督促岗位人才进行技术创新,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完善创新机制,比如,注重工程质量监测、掌握法律条文以及施工相关的管理知识,整体性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为施工质量的提升营造良好外在环境。

2.2 加快技术创新

具备创新机制的保障,接下来则要加快施工技术的创新步伐,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应用,21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促进了各行各业的进步,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有必要融合信息技术,以科技为导向,引领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需要有完善的监理制度作为基本保证,然后确定技术创新导向,根据现阶段建筑市场的发展形势,提高技术创新水平,以契合时代的发展步伐。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注重尖端技术及信息技术的融合,作用于施工技术的创新环节,逐步设定针对性的战略目标,使得施工技术的应用越发高效、科学。例如,砼导墙施工过程中易出现质量问题,那么此时,可以通过在外墙楼层区域安装铁板模板的方式予以处理,通过上述处理措施,提高施工质量,减少质量偏差。

2.3 创新管理办法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与发展应有完善的管理方案作为保障,明确技术管理的主体方向,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偏颇。这就要求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人员不断的进行自我提升与自我完善,自主参与技术培训等实践活动,通过技术知识的更新、工艺设备的创新管理,突出技术的应用价值,发挥其市场竞争方面的功能优势。在技术管理方案的创新工作中,要求相关管理人员组织技术培训与技术交流,要求相关管理者以及技术人员参与其中,提高管理能力,保证业务水准达到技术管理的标准。

2.4 注重技术资料的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改进需要有完善的资料支撑,只有在分析旧资料相关数据的基础上,才能总结更为有效的管理经验,进而作用于日后的施工技术管理,提高技术管理的有效性。要求技术管理人员提高资料管理方面的重视,明确资料管理的价值,将其与档案管理区分开,在资料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好数据整合与归纳,同样要将纸质资料与电子资料统一划分、合理归纳,确保技术资料管理的可操作性。除此之外,还应重视资料复检,在工作中加大宣传,使各部门意识到技术资料管理的重要性,起到监督与指导的作用,为技术资料管理的规范性与科学性提供保障,约束管理行为。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主要针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良和发展相关课题进行分析,首先针对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讨论,给出了相应的看法,经分析建议从混凝土施工技术、基础施工技术、混合结构工程技术以及防水技术等多维度入手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只有从多方面探讨,方才能明确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从而根据现阶段的技术应用需求,对技术应用模式进行创新与改进,使之更加符合建筑工程施工需要。而后,针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化方案提出相应建议,一方面,需要建立健全创新体系,以此为基础,强化技术创新力度,保证技术创新效果,有效利用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实现技术创新的目标,减少施工环节的质量问题,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方向偏颇。

[1]何伟欣.探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发展[J].砖瓦世界,2020,24(8):36.

[2]马松松.浅谈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魅力中国,2020,18(11):362.

[3]郭艳茹.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趋势[J].商品与质量,2020,24(22):141.

[4]孟凡林.基于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转型发展的《综合布线》课程建设研究[J].环球市场,2020,17(17):274.

[5]李小平.BIM技术的建筑工程应用与未来发展趋势[J].商品与质量,2020,21(35):84.

[6]宫珂,胡华梁.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趋势[J].装饰装修天地,2020,20(13):191.

黄佳仁(1969.05- ),男,汉族,梅州蕉岭人,大专,建筑施工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施工。

G322

A

1007-6344(2021)01-0341-02

猜你喜欢

工程施工混凝土建筑工程
混凝土试验之家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