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粘性非膨胀土换填碾压试验工艺及其质量控制

2021-01-18何勇君

四川水泥 2021年1期
关键词:土料含水率碾压

何勇君

Engineering technique 工程技术

粘性非膨胀土换填碾压试验工艺及其质量控制

何勇君

(中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10)

引江济巢河渠边坡工程,其边坡原状土为膨胀土,按设计标准要求须进行换填粘性非膨胀土,通过现场碾压工艺试验过程及成果分析,确定施工碾压工艺,为边坡换填粘性非膨胀土提供施工依据及质量控制,对其他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边坡换填;碾压工艺试验;质量控制

1 概述

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引江济巢段菜巢线施工C004标,引江济巢釆用双线输水,包含菜子湖段及兆河段,菜子湖段始于枞阳闸,经菜子湖调蓄后,北上利用其主源孔城河上溯,穿过与巢湖流域的分水岭后,入巢湖支流罗埠河,再接白石天河到达巢湖,全长约113km。其中菜子湖线桩号54+091~67+050,主要工程内容为河渠工程、跨河桥梁工程及连接线工程。

本标段属于膨胀土分布区,河渠工程需进行膨胀土换填。按设计本标段膨胀土主要以蒙脱石和伊利石等强亲水矿物组成,具有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等工程特性,从而导致河渠衬砌开裂滑坡等破坏,边坡开挖后及时采用粘性非膨胀土换填。

换填段起止桩号为62+077.4~67+050,全长4.9726km。其中左岸换填渠段为62+077.4~63+308.0、63+825.3~63+918.3、64+119.9~67+050,右岸换填渠段为62+077.4~64+904.2、65+504.8~67+050。

根据施工技术要求及图纸,填方明渠渠身回填压实度不小于0.96。经比选,最终确定试验块碾压试验采用65+400处开挖土料。经检测,该土料基本属性为:液限34.3%,塑限16.8%,塑性指数17.5,属于低液限黏土;自由膨胀率25%,属于非膨胀土。室内击实试验结果为最佳含水率18.6%,最大干密度1.72g/cm3。

在进行试验段现场控制时,除超尺寸颗粒外,以最佳含水率为主要控制指标,同时结合天然含水率情况,指导现场施工。土料含水率控制在最佳含水率的-2%~+3%之间。

按照合同、设计图纸、施工技术要求及规范要求,为了提高以后大面积施工时的施工效率,达到以下目的:

(1)核实填筑设计标准的合理性;

(2)检查压实机具的性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3)选定合理的施工压实工艺参数:填料松铺土厚度、土块限制直径、含水率的适宜范围、碾压遍数和松铺系数。

(4)研究填筑工艺,为后续施工积累经验。

本工艺采用的主要试验方法有:《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2019)、《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112-2013)、《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2014),以及工程设计文件、 粘性非膨胀土换填试验方案等。

采用的主要机械设备有:DS16型推土机1台、20t振动碾压路机1台、日立220型挖掘机1台、洒水车1台;对压实效果采用环刀法检测。

2 碾压试验规划

2.1 试验场地的确定

碾压试验根据现场施工条件,选择在河渠柘园桥左岸临时堆土区内对应河渠桩号为65+370~65+400段,平行河渠方向宽度为30m,垂直河渠方向长度为100m。

试验前将场地平整清理,并将场地用压路机进行压实,填筑基础面压实指标应达到填筑要求的密实程度,验收合格后,再进行碾压试验;将试验场地划分为段长25m的4个试验小块。

2.2 碾压工艺的初步确定

以基面为准,建立初步碾压工艺标准,同时设置试验段。试验段总长100m、宽30m,以不同的碾压厚度分为4块段,每块段长25米,每块段碾压厚度分别为:42cm、38cm、36cm、33cm。

基面利用柘园桥左侧临时堆土区内对应河渠桩号65+370~65+400段碾压试验场地,表面采用推土机整平、20t振动压路机,结合既有施工经验,按照进退错距法碾压6遍(静压2遍,振动压碾4遍),碾压搭接宽度为1/3轮宽约65cm,现场共检测了12点,实测干密度为1.65 g/cm3~1.69 g/cm3,平均1.67g/cm3;实测含水率为17.9%~18.4%;压实度检测结果为97.1%~99.4%,均大于96%,满足基面碾压要求,该碾压工艺是可行的。

2.3 松铺厚度及碾压遍数设计

对原基面进行清理整平,并按照2.2碾压工艺完成后,运输车从填料开采场运至填筑试验指定区域,在确定的4个试验块分别按照松铺厚度33cm、36cm、38cm、42cm进行填料摊铺,推土机平整,然后仍按照2.2碾压工艺实施碾压质量控制,但在每碾压至2、4、6遍时,采用环刀法进行压实度检测。

试验场地划分为四块,试验时选择不同的铺土厚度,采用不同的碾压遍数,通过采集的试验数据进行比较,选择最优参数作为填筑施工参数。

2.4 土方填筑碾压施工工艺流程

土方填筑碾压试验段施工流程为:

土料含水量控制

测量放样→基底清理→基底碾压→土料摊铺→土料平整→碾压→取样检测→试验成果整理上报

2.5 对碾压施工工艺流程的说明

(1)测量放线及基底清理

采用旗杆和红绳标出碾压试验边线,对碾压试验区域内的杂物进行清理,测量并标出地基高程以控制松铺土厚度。进行试验区域的划分,试验区域超出边线50cm,以确保碾压到边到位。

(2)基底碾压

碾压试验范围平整清理合格后,经四方联合验收后,用压路机进行压实,填筑基础面压实指标应达到填筑要求的密实程度,再进行碾压试验。

(3)土料摊铺、平整及碾压

土料铺土厚度控制,采用旗杆标记进行高程控制。碾压机械平行于河渠方向轴线行走,并将车速控制在2 km/h~4km/h,前两遍碾压采用无振碾压,然后采用进退全振错距法碾压,每次错距四分之一碾压轮宽。四遍碾压完成后,进行检测取样;取样完成后压实机械继续进行碾压,每次错距二分之一碾压轮宽;六遍碾压完成后,进行检测取样;取样完成后压实机械继续进行碾压,每次错距二分之一碾压轮宽,碾压完成后取样;依次循环直到试验范围内土层全部压完八遍,完成取样。

通过改变碾压速度、含水率、松铺土厚度等取得参数适宜值。按照适宜值复核试验。

(4)土料含水量控制

用于碾压试验的土料填筑前要先进行含水率检测,其含水率控制在土料的最佳含水率-2%~+3%范围以内。如果含水率过大,土料在弃渣场摊铺后先进行翻晒,如果含水率偏小,土料摊铺后采用洒水车按照计算的水量进行洒水闷料,使土料的含水率保持均匀。

3 试验成果整理与分析

3.1 经检测,换填填料的实测天然含水率为18.4%~18.8%。

碾压工艺采取压路机行走速度一定,静压2遍,然后振动碾压2遍、4遍、6遍的固定模式进行。同时,分别在第2遍、4遍、6遍碾压结束时,按照既有代表性又有随机性的原则选择12个测点,测定其碾压压实度。

3.2 机械碾压铺料厚度为33cm、36cm、 38cm、42cm时的碾压成果见表1~5:

表1 松铺厚度为33cm时的碾压试验成果

表2 松铺厚度为36cm时的碾压试验成果

表3 松铺厚度为38cm时的碾压试验成果

表4 松铺厚度为42cm时的碾压试验成果

表5 碾压试验成果汇总表

4 成果总结

综合试验段数据,考虑各方面因素,最终决定对本工程粘性非膨胀土换填路基碾压工艺确定如下:

填料天然含水率控制范围:16.6%~21.6%

填料最适松铺厚度:33㎝

铺料方式:采用进占法铺料,即车辆由填土区边缘开始卸料,逐步向前扩展。粘性土采用前进卸料法,可以防止由于过度碾压产生剪切破坏。推土机平铺入仓,辅以人工找平。

碾压方式:20t振动压路机,先静压2遍,再振动碾压4遍,碾压速度2.0km/h~4.0km/h;分段碾压,相邻两段交接带碾压迹应彼此搭接,垂直碾压方向搭接带宽度至少应有0.5m。

[1]赵祥.金风清泥砾筑堤施工技术在南水北调渠道工程中的试验研究与应用[J].赤子.2012

[2]崔翔晖,张峰.水库围堰碾压试验施工参数确定方法[J].山西水利,2013,000(002):34-35,41

[3]引江济淮(安徽段)膨胀土、蹦解岩河道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TU723

A

1007-6344(2021)01-0169-02

猜你喜欢

土料含水率碾压
某特高土石坝防渗砾石土料含水率特性及现场改良试验研究
二线碾压一线的时代来了 捷尼赛思G80
630MW机组石膏高含水率原因分析及处理
昆明森林可燃物燃烧机理研究
两河口心墙防渗土料冬季制备工艺分析与技术措施
千针万线草幼苗出土及生长对土壤含水率的响应
弱膨胀土筑路碾压试验研究
筑畦泡土法土料制备工艺研究及应用
被命运碾压过,才懂时间的慈悲
碾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