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头河灌区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运行机制探讨

2021-01-18

陕西水利 2021年7期
关键词:设施水利工程工程

王 鹏

(陕西省石头河水库灌溉中心,陕西 咸阳 712000)

0 引言

石头河水库灌区位于关中西部渭河以南,南依秦岭,北抵渭河,灌区辖岐山、眉县两县9个乡镇,设施灌溉面积37万亩。灌区现有大(Ⅱ)型水库一座,总库容1.47亿m3,总干渠、干渠5条,支渠14条,各类建筑物1128座,滚水坝2座,堤防工程1处,丁坝66座,各类水闸52座。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一项重要的日常性工作,能够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的工程效益,延长其使用寿命。经过多年实践,石头河灌区逐步建立起了以“管养分离”为核心的新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自2009年实施灌区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以来,灌区水库工程和骨干渠道运行状况得到较大改善,灌区工程形象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灌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1 石头河灌区维修养护运行机制

1.1 不断健全维修养护各项规章制度

石头河水库灌溉中心结合灌区实际,多次调研,向其他灌区交流学习。依据2013年陕西省水利厅印发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文件汇编》,先后制定印发了《石头河灌区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办法》、《石头河灌区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标准》、《石头河灌区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考评办法》及相关工程验收规定等;石头河维修养护大队也相应地制定了工程施工管理、财务管理、职工管理等各项制度,进一步健全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机制,初步实现工程运行安全、效益持续发挥的良性运行目标。

1.2 规范管理,明确职责

为保证灌区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工作的顺利实施,中心成立维修养护办和养护大队,养护办全面负责维修养护的管理和组织工作,养护大队负责维修养护的具体实施工作。一是加强预算管理,对灌区次年需要进行的维修养护项目进行科学预测和认真计算,及时编制年度维修养护实施方案及经费预算报告,报省厅审查批准;二是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监理制与合同管理制,明确各方责任和权利,强化合同管理;三是强化资金监管及结算管理,维修养护经费实行专账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严格规范资金拨付程序和手续,维修养护工程经完工验收合格后依据合同单价准确计量支付;四是严格落实各方职责,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和监督机制,落实人员,责任到人,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五是细化过程管理,加强影像资料收集整编,安排专人负责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类图文、影像资料的记录、收集和归档整编;六是中心成立维修养护项目验收领导小组,人员由主管领导、维修养护办监察审计科等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对维修养护完工项目进行自验。

1.3 严格落实水利工程常态化养护制度

按照常养常新与重点维修相结合的原则,养护大队编制印发了《石头河水库灌区工程日常养护实施办法》,养护大队下设7个分队,划段划片明确责任,实行常态化养护。以灌区信息化助力维修养护工作,组建东干渠日常养护专业化队伍,建成渠道巡查智能打卡系统,渠道巡护无盲点无死角,彻底将工程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 石头河灌区维修养护成效显著

2.1 保证了灌区水利工程安全正常运行

通过多年维修养护项目的实施,全面提高了工程设施的完好率,有效保证了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灌区工程效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在省水利厅多次组织的大型水库防汛调度演练中,枢纽闸门、启闭机等设施运行正常,很好完成了防汛演练工作,受到了水利厅的多次嘉奖。渠道行水通畅,闸门启闭灵活,水尺清晰,提高了渠道的水利用系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46,2019年获得水利部、发改委联合认定的“灌区水效领跑者”称号。

2.2 增强了灌区群众节水意识、安全意识及渠道设施保护的观念

以河湖长制、水利工程管理保护范围划定工作等为契机,维修养护项目管护责任到人,分解到渠,各种标志牌、警示牌常年保持刷写醒目,工程侵占侵用现象减少,不仅起到了安全警示和节水宣传的作用,有力保证了工程设施安全运行,更是得到了灌区群众的普遍赞誉,进一步增强了灌区群众爱护水利设施的意识。

3 对提高灌区维修养护工作成效的一些浅见

随着水管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工程维修养护质量明显改善,工程设施运行状况显著提高,但大多数灌区现状还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距灌区标准化建设尚存一定差距。

3.1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化

持续深化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是保障灌区健康发展、良性运行的有效手段。一是维修养护工作存在地区差异,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应充分调研,考虑地区差别和物价材料费用正常增长等因素,制定或及时修编地方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进一步完善维修养护工作内容以及部颁定额中尚未涉及的一些必要费用,方能促进维修养护工作实事求是,更加科学合理,确保维修养护经费科学有效使用。二是实行“管养分离”运行管理模式后,水管单位要不断创新管理理念,逐步建立职能清晰、管理科学的运行机制。同时,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彻底解决维修养护企业资质确定无依据、养护人员身份兼职、资产界定不明晰等突出问题,因地制宜稳步推行事企分开、管养分离,组建更为专业、水平更高的现代化维修养护企业,最终实现水管单位、水政监察、养护单位互相配合、共同促进的良好局面。

3.2 灌区设施仍然薄弱,灌溉用水效率仍待提高

目前,全国共有大型灌区459处,中型灌区7000多处,但大多建于20世纪50~70年代,施工工艺落后,工程建设标准低,虽然经过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病险水库加固等维修改造,基本解决了“病险”“卡脖子”工程问题和渗漏严重问题,但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重建轻管”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大部分灌区仍存在渠系渗漏、坍塌等明显的工程短板,灌溉用水效率不高,严重制约建设现代化灌区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地方财政应持续加大对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的投资额度,确保灌区设施充分发挥效益。同时各灌区应结合实际,积极开展灌溉实验,积极推广应用节水技术和工艺,进一步提高灌溉区用水效率和效益。

3.3 积极建设智慧灌区,全面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因地制宜积极推进灌区信息化建设,制定信息化管理相关制度,采用5G、互联网技术等进行灌区管理,以节水为中心,对闸门、泵站等设施实行远程精准控制,使灌区工程管理与用水管理共同实现信息化,不但能提升灌区管理水平,确保灌区工程得到及时有效地维护,更能够优化配置水资源,进行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同时还能够很好地收集灌区气候水文信息、土壤墒情、工情信息等原始数据,为当地或上级主管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3.4 加强水法宣传和水政执法建设,提高群众对水利工程的维护意识

近年来水政执法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与水政执法的职责任务相比尚存一定差距。灌区水利工程大多位于农村偏远地区,侵占侵种、乱占乱堆乱建等破坏水利工程的行为时有发生,而灌区点多线长面广,管理难度较大。水管单位应联合地方政府,呼吁灌区群众一起,加强水法宣传和水政执法力度,以河湖长制和水利工程确权划界为契机,对灌区水利工程实行常态化管理,逐步形成灌区“清四乱”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确保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落到实处。

4 结语

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以及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要求,灌区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工作应不断进行经验总结和典型示范推广,扎实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提高工程管护水平,稳步推进灌区维修养护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发展,确保水利工程设施充分发挥其效益,更好地服务灌区经济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设施水利工程工程
民生设施非“摆设”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基于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的研究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垂直循环式立体停车设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