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RL4460直读光谱仪负高压板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2021-01-18杨忠平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电路板校正元件

杨忠平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检化验中心 辽宁本溪 117000)

ARL4460直读光谱仪负高压发生器是仪器运行的关键元器件,也是比较容易出故障的器件。更换原厂的负高压发生器,价格昂贵(约两万人民币左右)。此文通过对高压发生器构成、原理和电路进行浅析,把日常易出现的故障及处理方法进行阐述,希望能给ARL4460直读光谱仪用户开展维修带来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1 负高压发生器构成

负高压发生器由一块HVPS板和一个继电器组成。电路板包括变压器、电感器、继电器、电容器、集成电路、电源开关、场效应管、可调电阻、接插件等元器件组成,具体元器件布局图如下图1。

图1 负高压发生器元件布局图

主要元器件注释:

XP—接插件;S1—电源开关;L2—-1000V滤波电感;T—高频变压器;RY1、RY2—继电器;IC1、IC2—脉冲发生器,运放;Q1、Q2、Q3—场效应管;C25、C26、C27、C28— -1000V滤波电容;C22、C24—+24 V滤波电容;C2、C4—运放,脉冲发生器滤波电容;P1~P6-1000V,(-800V),-100V,温度设定等可调电阻。

2 负高压发生器原理简述

负高压发生器由脉冲发生器电路、升压电路、整流输出电路、-1000 V校正电路、超温保护电路和-100 V校正电路共计6部分组成。具体供电电路框图和电路原理框图见下图2、图3。具体六部分组成如下:

图2 负高压发生器组件供电电路框图

图3 负高压发生器电路原理框图

2.1 脉冲发生器电路

脉冲发生器电路由IC1(KA3525A)、1/4 IC2(OP400)、RY1、RY2组成。IC1为专用脉冲发生器集成电路,(KA3525A)功能引脚排列图详见下图4,IC1(KA3525A)内部工作电路原理详见下图5,其功能产生高频脉冲用。IC2(OP400)为四运算放大器,IC2引脚功能排列图详见下图6,其中一个放大器组成IC1辅助电路。RY1继电器用于控制(切换)-800 V输出,RY2继电器用于控制负高压电压低压供电电源(+24 V),RY2继电器吸合+24 V接通,负高压工作输出-1000 V、-100 V,RY2断开,-1000 V、-100 V无输出。

图4 IC1(KA3525A)功能引脚排列图

图5 IC1(KA3525A)内部工作电路原理图

图6 IC2引脚功能排

2.2 升压电路

升压电路由高频升压变压器T、大功率场效应管Q3及相关辅助元件(高压二极管、高压电容、滤波电容、限流电阻等)组成。T通过升压绕组将高频脉冲低压升至高达1000 V的高频高压供整流输出电路,大功率场效应管Q3(IRFP250)将IC1产生的高频脉进行驱动,以满足高频发生器输出足够的功率,辅助元件组成脉冲吸收抗干扰及限流保护电路。

2.3 整流输出电路

-1000 V,-100 V整流输出电路详见下图7,D13、L2、C27、C28、R45、R46、R47组成-1000 V整流输出电路,D12、C25、C26、R44、D11组成-100 V整流输出电路,T1-2、T1-13为高频升压变压器输出绕组。

图7 -100 V整流输出电路

2.4 -1000 V校正电路

-1000 V校正电路由运放1/4 IC2(OP400)、可调电阻P4、P5及外围电路组成,1/4 IC2(OP400)完成负反馈及取样电路,P4用于校正(调节)-1000V输出电路,P5用于校正-800 V(备用)输出电路。

2.5 -100 V校正电路

-100 V校正电路由运放1/4 IC2(OP400)、场效应管Q2,可调电阻P3及外围电路组成,1/4 IC2(OP400)完成负反馈及取样电路,P3用于校正(调节)-100 V输出电路。

2.6 超温保护电路

超温保护电路由1/4 IC2(OP400)、IC3(REF195)+5 V专用集成电路、IC4(LM35)温度检测专用集成电路、Q1(IRF9520)场效应管、P6可调电阻及外围电路组成,1/4 IC2(OP400)用于温度检测放大,IC3提供稳定+5 V基准电源,IC4为温度传感器,输出随温度变化的电压参数(10 mv/℃),P6可调电阻用于调节超温保护温度值。

3 负高压发生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3.1 负高压发生器发热严重

原因:由于长时间工作,高电压导致电路板表面吸附很多细小灰尘,因为没有及时进行清理,易造成散热不好和部分电子器件绝缘下降,电路板内部部分电路可能出现短路状态。

处理方法:根据仪器运行的工作环境,制定相应的除尘计划。工作环境好的每年除尘一次,工作环境较差的每半年或三个月清理一次,可以有效的避免上述情况发生。

3.2 负高压时有时无,导致仪器无法分析

原因:给负高压板供电的+24 V电源输出不稳定;供电的输入继电器触点接触不良;高压板内部分元器件管脚开焊或者电阻老化。

处理方法:对供电的24 V电源进行监测,检查是否存在较大的波动。对输入继电器进行检查,查看是否存在接触不良的情况,通过更换输入继电器进行确认。对电气元件逐个进行排查,发现开焊的焊点重新进行焊接,对部分存在老化的电阻进行更换。

3.3 负高压输出值偏低

原因:部分元件老化,导致模拟量的基准点发生漂移,输出电压偏低。

处理方法:需要对电位器P1~P5进行调整,在调节的过程中对输出电压进行监测,确保达到-1000 V。同时需要定期对负高压进行监测,对老化的元器件及时进行更换。

3.4 负高压无-1000 V输出

(1)出现这种情况首先要检查负高压电路板电源输入情况,24 V电源是否供到负高压板。

①24 V电压未供到负高压板:

原因:输入继电器线圈断路或24 V电源损坏等情况,导致24 V电源无法输入至到电路板。

处理方法:更换输入继电器,检查24 V电源供电情况,保证24 V电源供至电路板。

②24 V电压电压供到负高压板,但无高压输出:

原因:可能是主功率管Q3(IFRP250)损坏,IC1(KA3525A脉冲发生器)损坏,IC2(OP400四运放)损坏,导致保护电路启动,使震荡电路无法工作,所以无法输出高压。

处理方法:依次对上面的三个元件进行检查和替换,找出损坏的元件器。

(2)由于功率管发热严重,散热不好,造成原件管脚焊点开焊。

处理方法:重新处理焊点,对导热硅脂重新进行涂抹,安装散热罩,保证接触良好。

4 负高压发生器日常维护

1.负高压发生器由于产生高压,长期使用会吸附灰尘,因此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清理,定期对接线端子螺丝进行紧固;

2.定期检查HVPS板上的电解电容,如果发现有鼓包和漏液的情况,要及时更换相同容量的电解电容,及时处理防止使用中突然发生故障。

3.定期更换HVPS板上金属罩下面与功率元件连接处的导热硅脂,功率元件发热量较大,需要良好的散热,否则将影响HVPS板使用寿命。

5 结语

在许多情况下负高压发生器是可以修复的,用国产器件代替后可以正常工作。但替换的元器件需要选用工业级原件,否则有可能因为质量问题导致使用寿命缩短。修理完成后,建议连续监测负高压输出稳定性2~4小时,确保输出稳定再上机进行使用。通过开展备件修复可以大大节约设备运行成本,并减少停机时间,保证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电路板校正元件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电路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劉光第《南旋記》校正
基于特征分解的方位向多通道SAR相位失配校正方法
一种具有自动校正装置的陶瓷切边机
基于在线约束限制的飞行器预测校正制导
如何读懂色环电阻
反渗透膜元件失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宝马i3高电压元件介绍(上)
电路板维修中的问题故障与应对策略
Protel 99se网络表装载中纠错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