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1-01-17吴萌

红豆教育 2021年25期
关键词:有效策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吴萌

【摘要】阅读是学生感受语文学科真正魅力所在的主要方式。通过阅读文章中的故事内容可以经历不一样的人生,借助文章中不同的写作手法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利用文章中抒发出来的情感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和思想境界。由于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整体教学内容中的重要地位,新课改则对其提出了要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策略进行深入研究的改革要求,并希望通过对阅读教学的改革可以促进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应用,从而使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得到质的飞跃。因此,本文就针对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有效开展阅读教学的策略进行了研究和整理。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前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初中语文的改革要求也从教学方式上逐渐的向教学内容上转移。阅读教学是学生打开语文世界大门的要是,对学生探究语文世界的魅力提供了方式方法。因此,发展阅读教学对初中语文具有深远且非凡的意义。由于阅读教学对初中语文教学整体发展的关键性作用,让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得到有效开展则是现阶段新课改对初中语文的改革要求,也是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主要表现。因此,对阅读教学有效开展策略的探究需要学科老师的不断努力,同时运用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使其得到显著的研究成果。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课前预习,充分准备

课前预习就是让学生在老师开始课堂教学之前自行的对新内容进行阅读和了解的过程[1]。基于课前对新知识的预习发现自己在学习新知识上的薄弱点和疑难点,从而有助于在课上进行有侧重的听讲,为课上的学习做足准备工作。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前可以倡导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文章背景进行了解,同时对文章中出现的疑难字的含义自行进行查找学习。这样有助于提前解释学生在课上对文章进行阅读时对文章内容的前因后果所產生的疑问,以及在阅读过程中的理解障碍。以此来提高学生阅读文章速度和理解程度。

例如教材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比较著名的一篇散文,学生可以通过课前预习的方式先行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特点进行了解,并弄清楚作者在两个地方都经历了什么以及两个地方对于作者来说的意义又是什么。在弄清楚了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在进行阅读,就可以更加理解文章中作者对三味书屋的厌烦以及对百草园美好时光的怀念。

(二)课堂讨论,交流意见

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阅读感受进行讨论和交流,是学生间这对阅读的感悟进行分享的主要形式,也为学生间实现思想上的碰撞提供了平台和机会。通过学生间对阅读领悟的互换,可以让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得到新的启发,从而对文章的理解上升至新的层次,对文章内容中的情感也有另一个角度的全新体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适当的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谈论,对学生多角度挖掘文章内涵具有极大的助力作用,促使学生形成多方面考虑事情的能力。

在教材中有一些对学生会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皇帝的新装》就是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2]。故事描写了一个国王被骗子愚弄让其穿着一件根本不存在的新装进行游行的经过。在学生对文章进行充分引阅读后,组织学生根据自己通过阅读寓言故事而总结出寓言要表达的寓意进行讨论和交流,试图让学生通过有效的交流在总结出文章寓意在于揭露国王的昏庸无能和大臣们趋炎附势的丑陋嘴脸之外也在褒扬孩子揭发事实真相的勇气和童心。

二、创建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主要方式,而情境教学则是激发学生学兴趣的有效途径[3]。新课改倡导教学中以学生的感受为优先考虑的因素,因此可以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情境教学方式就得到了广泛的推广。情境教学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创建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文章内容所描绘的故事或经历中,以此来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感官体验,让学生对文章中的抒发情感和经历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对文章内容深入解读的目的。

教材中《最后一课》描写的是在普法战争中,一所乡村学校因为被割让而进行用自己母语教学的最后一节课的情境。在对文章的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将自己的课堂化身文章中的课堂环境,告诉学生假设本节课也是用我们的汉语进行的最后一节课,从而让学生能够拥有和文章中的学生一样的心境和遭遇,从而使学生产生共鸣,加强对文章中学生因遭遇被割让而带来的屈辱感和对自己的故乡深切的思念之情的感受。

三、课外拓展,延伸阅读

随着新课改对学生进行思维拓展的改革要求,在教学中对课文内容的引进逐渐变得越来越多,课文内容的多样性有助于学生阅读思维的拓展和延伸。同时,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当下流行的对写作手法和用词手法,让阅读教学对学生的教学成果得到升华。另一方面,课外内容的拓展可以让学生的思想不仅局限在课堂上的教学内容里,让学生可以摆脱教材的束缚,从而在阅读的天空里自由翱翔。

《匆匆》是朱自清众多作品中最脍炙人口的,文章利用优美的文字和词语描写了时间的飞快流逝,同时也抒发了作者面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用这篇文章进行课外拓展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来学习作者优美用词手法和独特的书写手法,通过优秀的作品欣赏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阅读教学可以通过课前对文章背景进行了解后在课堂中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阅读理解,在创建的情境中身临其境的去感受文章的深意,利用课堂讨论的机会将自己的感悟与同学分享,同时也能获得对文章新的感悟,最后在课外阅读素材的帮助下,对阅读范围进行推展和延伸。通过课内和课外的相互配合,必定会促进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开展,让初中语文的改革进程向前迈进一大步。

参考文献:

[1]王为义.“深情”对话,让阅读更有“深度”——谈对话策略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2021(33):162.

[2]尚莉.精准切入读而有法——谈初中语文之深度阅读[J].智力,2021(17):105-106.

[3]徐岸.运用“文本细读法”激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J].新课程,2021(14):121.

猜你喜欢

有效策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