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三所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发展的特点及启示

2021-01-17汤广全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集美师范学院师范大学

汤广全,苏 艳

(龙岩学院 师范教育学院,福建 龙岩 364012)

20世纪末21世纪初,在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陆续启动的背景下,福建高校立足区域实际,乘势而上,大胆探索,发展迅猛,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果,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发展之路。到目前为止,全省共有9所高校招收全日制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其中,集美大学、闽南师范大学(前身为漳州师范学院)和泉州师范学院成绩卓著。回顾与整理这些年来全省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发展的特点,既可以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办学思路,又可以反思得失,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那么,近20年来,福建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发展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本文主要以集美大学、闽南师范大学和泉州师范学院为典型,集中探析该省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发展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阐发其启示。

一、福建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发展的特点

集美大学、闽南师范大学和泉州师范学院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设置时间、发展规模、课程结构、办学经验虽有所差异,但它们之间具有一些共同特点。

(一)以小学语文、小学数学方向为抓手

自从集美大学2001年首次设置小学教育本科招生专业(闽南师范大学与泉州师范学院分别于2002年、2003年陆续设置并招收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省内其他高校随后次第跟进)以来,福建诸多高校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以小学语文、小学数学方向培养为主,即突出小学教育主干课程语文与数学两个专业的发展方向,强调学有专长,侧重专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注重专业特色的成长。一般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文理兼招,通常1学年通识教育后,各招生高校根据学生意愿及其职业期望分成小学语文与小学数学两个专业方向,前者偏重小学语文课程设置、教学实施及培养,后者突出小学数学课程设置、教学实施及培养,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推进有力,效果良好。经过近20年的发展,集美大学、闽南师范大学与泉州师范学院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确立了在省内的三甲地位。它们各自所属的高校孜孜以求,勤勉向上,为全省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分科型培养模式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此外,这些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上明确要求学生至少具有两门以上小学学科的教学能力,旨在培养一专多能的小学教育师资,也体现了学生在综合培养的基础上,在某一学科方向上能够得到深入发展[1]。即在小学语文或小学数学的基础上各“附带”一门小学学科教学能力的“伸展”。武夷学院、莆田学院、龙岩学院、宁德师范学院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均以此培养模式为主。这些都显示出该省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即重在小学主科语文与数学师资的培养,并充分照顾到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师资不足的实情,发展一门小学第二学科的教学技能作为“侧翼”,以备应急之需。

当然,也有两个例外,一是福建师范大学自2011年招生以来,以综合型培养模式为导向,即学生“学习不分学科方向,侧重语文和数学兼顾其他学科”[2]。二是三明学院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以单科型培养模式为主打方向,培养能够胜任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社会教育教学的师资(三明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学科专业信息)。

(二)注重专业方向核心课程的建设

在总学分安排上,漳州师范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毕业最低学分为167学分,而集美大学和泉州师范学院分别为155学分、172学分,但漳州师范大学在选修课上的比例达30%,明显高于其他两所高校的19.2%(泉州师范学院)和17.8%(集美大学)[1],体现了一定的办学特色。

在核心课程设置上,三所高校体现出相容而又略有差异的课程设计方案,比如集美大学的小学语文方向核心课程为:汉语、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儿童文学、基础写作、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数学方向核心课程为: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思想方法、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集美大学师范学院:专业介绍)。闽南师范大学的小学语文方向核心课程为:汉语基础、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学法、小学语文教材研究、朗读与朗读指导、小学语文课例分析与鉴赏;小学数学方向核心课程为:小学数学基础理论、小学数学教学法、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小学数学学习心理研究、小学数学课例评析、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而泉州师范学院小学语文方向的核心课程为:汉语通论、写作、中外文学作品选、文学概论、中外文明发展史、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小学数学方向的核心课程为:高等数学(Ⅱ)、科学技术发展简史、自然科学概论、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而且,高等数学(Ⅰ)为小学教育专业必修课,不分专业方向。

可以看出,三所高校小学语文与小学数学方向的核心课程虽有相似、重名、内容交叉之处,但又根据校、院、系情与地方基础教育所需,各展所长,各有偏重,机动灵活,富有创造性,颇具学校特色,并非全盘照搬照抄,复制粘贴,悉数拿来。

(三)专业发展成效显著

集美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在全国名次靠前,是该校的特色专业,是福建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即“卓越小学教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之一,是省“十二五”首批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它也是福建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基地[3]。近些年,集美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更是快马加鞭,小学教育专业获批省一流本科专业,获得“福建省小学语文和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基地”“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省级骨干培训基地”等省级平台称号,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比集美大学与泉州师范学院,闽南师范大学地处经济社会相对落后的闽南,学校专业投入与师资引进力度相对处于弱势,但其专业发展总体并不落后,也能形成自身的特色。比如,它突出小学教育专业实践环节,实习、见习长达24周,学分比值高达16,远远走在一般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时长的前列。这非常契合相关研究结论,即高校的理论教学应与小学的具体实践尽可能多地结合起来[4]。而且,它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依托省高原学科(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教育硕士小学教育专业学位点,拥有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区域农村教师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和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教育学实践基地”等科研和实践平台,以“立足师范、面向社会、强化实践、注重创新”为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形成富有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曾获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业绩(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教育(师范)本科专业简介)。

泉州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极力秉持高校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办学理念,构建了“U-G-S-N”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先后与地方政府联合共建3所附属小学,形成了师资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的合作双赢共同体。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与教师统一招聘考试通过率和就业率名列全校前茅。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与重用,五年后大部分都能够成为所在学校的骨干。在2015年本科专业评估中,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成为学校3个优秀等级的专业之一。2018年,作为省首批师范专业认证“试水”和“打样”的试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接受教育部评估,获得专家组好评,并率先获得教育部师范专业第二级认证,2019年获批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泉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教育专业)。

二、福建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发展特点的启示

以集美大学、闽南师范大学、泉州师范学院为代表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领福建风气之先,为福建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主导方向,其发展特点给予我们以下三点启示。

(一)专业培养方向明确是关键

近20年,福建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发展迅猛,逐渐形成自身的特点,并不是偶然的。沿海城市化进程领先内地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教育包括小学急需大量的优质师资,而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发展恰逢其时。更重要的是集美大学、闽南师范大学、泉州师范学院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方向明确地定位自己的发展目标:为小学语文、数学两门主科培养优质的师资,而非拖泥带水、夹带诸多附加条件。一旦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各高校在实施培养的过程中就能集中力量打“攻坚战”,而非分散力量,肢解乃至分化、弱化整体优势。

(二)专业师资建设力度大是保障

表面上,集美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有高级职称教师8人,博士7人,师资力量优势并不明显。实质上,集美大学师范学院还单独设有教育学教研室与心理学教研室作为基础师资支撑,前者高级职称5人,博士3人;后者高级职称5人,博士3人。该校师范学院还单独设立教育技术教研室作为小学教育与学前教育专业的技术支持。三项叠加,连同小学教育原有师资,实力相当雄厚,学科与专业师资布局独树一帜。同时,集美大学地处福建经济相对发达、科技力量相对雄厚的厦门,政府财力支持到位。而且,集美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所在的师范学院本科只设两个专业,能够集中力量做事,具有比较优势。这在福建省同类层次的高校中是少有的,即一般这样的大学,师范院或教科院至少3—5个专业,多条腿走路,力量容易分散,难以形成合力。而集美大学师范学院却独辟蹊径,别具一格。此外,集美大学师范学院办学历史悠久,远溯至1918年创办的集美学校师范部。这是集美大学真正在践行高校办学特色的理念所在,即特色具有不可替代性,特色是核心竞争力[5]。

相比集美大学与泉州师范学院,闽南师范大学地处经济社会相对落后的南部,学校及专业投入与师资引进力度相对处于弱势,但其专业的总体发展并不落后。闽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2015年开始承担省公费师范生培养任务,2019年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已经培养14届共1 250多名毕业生,是小学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本专业现有专兼职教职工37人,其中闽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教授7人,副教授13人,博士11人,博士研究生4人,师资力量整体上相当雄厚。

泉州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拥有一支结构较合理、业务较精湛、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19人,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有14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4人,还聘任了20多名小学一线教学名师作为兼职教师。专业教师中,获得学校教学竞赛一等奖3人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多项(泉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教育专业)。这在省内同类高校中实属罕见。

总之,师资力量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也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与“生长点”。

(三)专心致志,二十年磨一剑

集美大学、闽南师范大学及泉州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之所以形成一定的特色就在于它们在福建领风气之先,并且专业发展方向非常明确,即定位于福建小学教育师资中语文、数学专业本科的大量需求,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同时,在区域发展中,它们与社会服务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而引起当地政府的有效反馈与大力支持,且使得专业学生得到实践的有效锤炼。经过近20年的不懈探索,终于走出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发展之路。与此相对,福建师范大学虽占有省会福州的区域比较优势,在学科层次与梯队整合的综合发展能力上更胜一筹,但由于它迟至2011年才招收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比集美大学整整迟滞了10年时间,加之前者把精力与心血主要放在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及科学研究上,师资与物力、财力分配难免有所侧重,更不可能平均使用力量。具体而言,福建师大教育学部(其前身为教育学院)具有4个研究方向的博士学位点,9个研究方向的学术硕士学位点,4个方向的专业硕士学位点;设有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1个和省人文社科基地1个;设立本科专业(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4个。更重要的是,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也不是福建师大教育学部发展的重点专业。其他高校(武夷学院、龙岩学院、莆田学院、宁德师范学院)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虽明确分为小学语文与数学两个方向,但它们在时间上起步较晚(最早2009年、最晚2017年开始招生),而且又受制于学校整体实力及地方财政等方面的支持,更无法挑战领风气之先的三所高校。

猜你喜欢

集美师范学院师范大学
遵义师范学院作品
《通化师范学院报》 征稿启事
洛阳师范学院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悼念许集美同志
勿忘初心不改其乐——许集美同志生平简介
许集美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榕举行
Courses on National Pakistan culture in Honder College
Film Music and its Effects in Film Appre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