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研究

2021-01-17王金妍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物流思政

王金妍,刘 莉

(黑龙江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80)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课程思政要有效融入高职物流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中,这就对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提出了更高更专业的要求,如何完成现代化的物流服务,如何实现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课程思政教育,如何将物流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有效精准地挖掘出来,如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从最初的现代物流管理到作为物流行业两大功能支柱的仓储和运输,再到现代化物流的物流信息化管理,都需要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元素的有效挖掘和应用。

同时,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出现了物流专业教师对思政课程缺乏专业性,教师的教学缺乏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技能和自身师德师风的有效支撑,课程思政目标缺乏协同性,课程思政内容缺乏与知识技能的关联性,教学过程缺乏学生的主体体验,教学评价缺乏有效性等系列问题。要提高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果,教师要从正确认识课程思政的内涵和特征入手,掌握课程思政的精髓,提升自身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确立协同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挖掘与学科知识和技能相关的课程思政元素,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选用增强学生体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有效的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促进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本文将分析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一、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和思政教学内容掌握较少,需要多角度多平台多途径去学习

目前,很多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没有系统学过思政课程,或者从事过思政教学工作,也没有研究过思政相关理论,认为那是思政教师的教学内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这就要求物流管理专业教师通过多角度、多渠道、多平台去学习思政教学的相关内容。如参加校内外的培训、线上思政教学讲座,或通过各种学习平台,如智慧树、职教云等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完成思政课程的学习。也可与本校思政教师多沟通、多交流,走进他们的课堂,将思政教学内容有效地应用到物流专业教学中。

二、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在各门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时并不得心应手,需要通过深挖教材、查看案例和校企合作等渠道获取思政元素

物流管理专业的各门课程在挖掘思政元素时,应研究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效地融入专业课堂,让课程思政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1+1大于2”的教学效果,实现育人先育德,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专业课教师常常不知从哪个角度去挖掘思政元素,但是经过团队的认真研讨,与校内外同行的交流,以及学校提供的各种有效资源和培训,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首先,认真研读物流管理专业的教材,多途径、多角度挖掘思政元素。其次,在教学中讲解时下的经典案例,结合身边的人和事,让学生更快地理解。再次,进行深度的校企合作,通过企业专家的引导和与基层业务主干的深入交流,获取企业中课程思政的核心元素。这样不仅实用有用,而且还为学生日后进入工作岗位,尽快适应企业的要求奠定了坚实基础。最后,利用各种方式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因材施教,发现不足之处及时批评引导,对于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要从不同角度加以肯定、认可和鼓励,让他们树立自信心,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实现一个良性循环。

如在介绍物流的发展史时,通过真实的发展历程,让学生感知到物流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让他们在学习物流专业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拓展相关知识领域。通过介绍现代化的物流设施设备,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所学专业,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借助先进的物流实验室,让学生进行实操,无论是叉车还是条码技术、射频识读技术的现代化识读手段,都会为后续的仓储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现代物流中职业素养的学习和企业用人的真实情况的掌握,利用与顺丰合作的空中课堂来完成,通过顺丰企业关于人力资源的相关讲座,让学生入学就知道企业所需和企业真实的工作场景,使他们从一开始就以一个物流职业人的身份要求自己,这对于提升他们的内在职业素养和未来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都大有益处。

物流运输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物流的两大支柱之一。要将五种运输方式的内容生动地展示出来,让思政元素自然地融入课程,就要求专业教师不仅真正透彻地掌握物流运输管理课程的内容,还要能有效自然地融入思政理念。例如,在全球疫情扩散的背景下,可以通过真实的案例来实施课程思政: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暴发,不仅是白衣天使奋战在抗疫前线,广大物流人也始终坚守一线,给全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各种物资保障。这其中就有你们的师兄师姐,他们是物流管理专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更是我们的榜样。这样就比单纯地讲授思想政治课程要好得多。身边的榜样能使在校生感同身受,使他们明白践行爱国主义思想就需要从自身的小事做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而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基础。再如,讲公路运输时,通过讲述公路运输汽车的发展史,从1885年的第一辆三轮汽车—四轮汽车—敞篷汽车—现代汽车—概念车,让学生感受到科技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和便利。

物流信息管理课程也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物流中无论是耳熟能详的条码技术,还是射频识读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及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无不诠释了物流业的高速、健康、有序发展。在讲授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时,通过下载平台的软件,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这些现代化技术的应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认识到科技就是力量,科技就是国家发展的命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做一个肯吃苦、能钻研的新时代好学生。在讲射频识读技术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情景:在一个现代化的大型超市里,身着黄色大衣、风度翩翩的顾客悄悄将贵重物品放进自己的大衣里,本以为窃取成功,可是出门后一张详细收款清单摆在了他的面前。看到这个顾客惊慌失措的表情,学生们笑了。这个小节目首先是教育他们做人要诚实守信,不占小便宜,更要懂得一个公民最基本的底线是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法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高科技给商场的防窃取、顾客购物的一次性识读带来的便利,让学生感受到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未来物流行业的前景,从而进一步激起学习动力,更加认可自己的选择,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仓储管理课程是物流管理行业的又一大支柱。如何培养学生的仓储学习能力和管理能力,又能有效地将思政元素巧妙融入课堂中,这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多渠道查找资料,利用物流管理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中最前沿的案例,都可以给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提供好的素材。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大赛,不仅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也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灵活运用ABC分类法,如何将顾客的商品进行合理的堆码设计,如何有效合理利用库房,这些看似没有思政内容的专业教学内容,却无时无刻不体现着思政的元素。例如,进行堆码设计,要求学生既要满足客户的要求,又要符合物流的标准,这无疑是对学生爱岗敬业精神和业务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提升了他们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学生掌握ABC分类方法就能对商品进行管理,在管理过程中的侧重点不同,这又对学生提出了深刻理解商品属性和掌握客户情况的要求,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树立物流人应有的服务理念。利用现代化的设施设备来完成商品的入库和出库,无论是看到的视频还是真实工作中的实操,无不震撼着学生的内心。通过情景再现,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客户,更能让他们在实操中真正体会到顾客的要求和想法,对于员工的失误是一次,但对于这个顾客就是100%的损失,所以让学生切身体会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教育和培养。如此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和服务理念,会比单纯的讲授更具有实际的教育意义。

三、原有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设计不适应现代课程思政的教学要求,需要根据课程思政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大纲的修订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设计是按照传统的教材进行编写和设计的,虽然理论知识上没有不妥,但是由于教材中并没有涉及思政的内容,所以应重新修订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设计。可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实际工作岗位流程,以及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行业企业的岗位要求,充分挖掘各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更好地完成课程思政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让学生能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真正接受课程思政理念,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在学习过程中知道节能减耗的重要性,体会到降低成本对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节约成本意识,通过典型的案例和真实的工作场景来完成思政元素有效地融入课堂。例如,在讲航空运输时,可以结合“中国机长”刘传建完成史诗般的降落,引导学生认识到拥有精准的技术、过硬的心理素质、超强的业务能力的真实意义,懂得成功的背后都是汗水和泪水的凝结,付出和回报可能不是一个时间,但是一定会有回报,从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

四、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课题研究较少,可以直接应用的成果并不多,需要通过立项省级课题深入研究获取思政元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养,率先垂范,践行“活到老学到老”精神,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学校搭建的与思政教师交流学习的平台,积极参加校内外课程思政培训,加强与思政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合作。同时,还可以通过已经立项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进行协同育人研究,进一步丰富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法和策略,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学元素,真正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

五、教学中学生的成绩评价比较单一,对思政内容不重视,需要通过校企多元评价来实施

为了引起学生的重视,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评价由平时成绩、期中和期末考核构成,没有思政考核要素。因此,应坚持实用、有用的原则,有必要融入思政考核,并且给出明确的比例和评分标准,即思政考核占15%,按课程思政培养要求,采取撰写学习心得、观看平台视频打卡、微助教回答问题和调研问卷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核,同时阶段性地撰写学习总结与反思,并提出解决办法。课程接近尾声时,让学生撰写每门课的收获,同时课程思政的评价由学生本人、专业课的所有教师、企业的工作人员参与完成,也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保证评价的准确、客观和公正,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有效的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促进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物流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思政课“需求侧”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