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大学生思想教育阵地探析

2021-01-16宁仁梅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价值观思政核心

宁仁梅

(山西师范大学 临汾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团结起来,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之下……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在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积极培育和真正践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P32)这“三个倡导”,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社会稳定和谐,关乎个人发展方向,反映了现阶段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在价值观上的共识,表达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价值行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青年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者,更应该树立坚定的信念,培养良好的品德,掌握渊博知识,发扬创新精神,以超强的本领担负起民族复兴重任。因此,我国高校首先应明确人才培养方向,把握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占领大学生思想阵地。

一、深刻认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大学生思想阵地的重要性

青年学生具有积极、热情、好学、上进等优点,但是由于他们还处在人生成长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定型,很容易受外界影响而改变初衷。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大学生思想阵地,是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工作的紧迫任务和必然要求。

(一)应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的需要

尽管当今国际形势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仍然是国际发展大趋势。经济全球化拉近了国家之间的距离,政治多极化推动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文化多元化成为人们共识,社会信息化使得地球成为一家。但是,西方敌对势力仍然坚持零和博弈的观点,他们在加强同社会主义国家合作的同时,丝毫没有放松对我国的和平演变。他们利用一切机会大肆宣扬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多党制、私有化;他们在向我们推销产品、输出文化的同时,时刻都在兜售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文化观,不断对我国实施渗透、瓦解、分化、西化。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西方国家搞和平演变,会一代又一代的继续,始终把希望寄托在年轻人身上。[2](P380)因此,我国高校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青年阵地,牢牢把广大学生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

(二)促进国内社会安定稳定的需要

尽管人们的价值理念是多元的,价值准则是复杂的,但一个稳定的社会需要提炼出带有普遍性的一般价值观来统一思想,指导行为。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不论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不论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我国漫长而悠久的封建社会通过“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核心价值观达到统一思想、指导行为的目的。资本主义国家则用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体系来统一思想,指导行为。同样,我们国家也需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因为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社会共识的必要手段。

在如今的全球化时代,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原有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标准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多元价值出现,多种信仰并存。不同群体、不同个性、不同年龄的人在思想观念上的差异、矛盾、摩擦加大,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特别是青年学生,理想信念尚未坚定,思想观念善变,又热情冲动,如果不及时引导,就会出现不安定因素,不利于校园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青年学生在多元价值面前明辨是非,引导学生把个人价值追求和国家民族的价值需求统一起来,为中华复兴而读书,做新时代好青年。

二、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想领域面临的严峻挑战

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领域的状况主流是好的,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已经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深入人心,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如火如荼。但是,我们必须十分清醒的看到,大学生思想领域也存在一些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部分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偏移,理想信念淡化,出现信仰危机

主流意识形态是指在一定社会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是社会大多数成员接受的观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就是以大多数人信仰的马克思主义为主的意识形态。而西方国家打着“民主、自由、博爱”的旗号长期对我国实行的西化、分化,他们凭借经济科技优势传输西方生活方式,干扰我国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金钱至上、多党制更加民主”等错误的观念使得部分学生对西方意识形态盲目崇拜,甚至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产生怀疑。这直接造成部分青年的信仰危机。马克思说过:“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3](P35)如果意识形态解体,民族精神坍塌,整个国家顷刻之间就会覆灭。因此,我们要充分意识到部分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偏移问题的严重性,坚定不移地、持之以恒地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不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

(二)部分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出现价值危机

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总看法。什么是价值、怎么做有价值等观点一旦形成,人们在头脑中就会作出相应的价值判断,在社会实践中就会做出相应的价值选择,采取相应的价值行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但市场经济在价值观上表现出了强烈的功利性。在效益最大化原则下,人的情感因素和精神价值都被忽视和淡化,出现了“有用就是真理”“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错误观念,部分人的价值取向发生偏斜,出现了价值危机。

高校虽不以营利为目的,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非主流意识形态也在高校蔓延,特别是青少年,由于人生阅历浅,更容易发生判断偏差,甚至出现了自私自利、唯我独尊、急功近利、金钱万能论等错误观点,给社会和个人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这种价值危机不容忽视。

(三)各种腐朽思想在校园有所表现,出现认识危机

大学校园不是世外桃源,社会上的各种腐朽思想在大学校园也有所表现。“鬼神邪说”“电脑算命”“周易科学预测”等封建迷信在部分学生中流传,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也会乘虚而入。无论是封建思想残余,还是资本主义腐朽思想,都表明了部分大学生在认识事物方面出现了危机,严重削弱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干扰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不利于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这充分说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大学生思想阵地刻不容缓。

三、切实承担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大学生思想阵地的历史使命

谁拥有青年,谁就拥有未来。毛泽东主席曾对青年学生说道:“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4]他指出,未来世界属于青年人,中国的希望在他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何坚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怎样实现,关键在青年。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我国高校的光荣使命。

(一)充分利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大学校园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5]思政课这个主渠道、主阵地,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选择有意义的人生。我国高校必须充分占领思政理论课堂,理直气壮讲好、讲活、讲深思政理论课,使学生在学习、理解、认同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观点、方法,正确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理性分析国际形势,正确理解国家大政方针,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逐步树牢科学的“三观”。

(二)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作用,学习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国高校开设的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基本都表达着我国需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根本上说,我国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为此,高校必须借助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知识的同时,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了解世情国情,了解时代需求,树立远大理想,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

(三)强化高校其他各学科的育人功能,加强课程思政

教育是为特定社会服务的,我国高校开设的其他各学科也都有育人功能。除了思政课、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外,我国高校还开设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心理学、体育等各门课程。这些学科在向大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思想、心理、作风产生影响,正如沈壮海教授所言,离开知识教育,思政教育便没有了载体,成为飘忽不定的东西,成为空洞的说教;如果仅仅为了传授知识,思政教育便没有存在的价值,就失去了铸魂育人的作用。[6]所以,高校各学科教师要准确把握各自专业课程的特点,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巧妙渗透,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

(四)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

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我国高校要注重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要把它纳入教学教育计划中,还要开辟多种渠道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课程,帮助大学生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知晓社会需求,找准发展方向,增强学习动力;帮助大学生学习课外知识,增强体魄,磨练意志,锤炼品质,完善自我,成为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祖国的有担当的好青年。

(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校园文化,引领校园新时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7](P165)大学校园也不例外。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学风校风、文化生活、人际关系、心理氛围。它可以通过学生课余生活中的文化活动,如广播站、文学社、读书会、金融角、书法协会、乒乓协会等社团活动,耳濡目染地引导着学生对某种价值的追求,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行为。高校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板报、升旗、演讲、社团活动、主题班会等形式,形成全方位的舆论引导格局,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正能量统领大学生思想领域。

(六)主动占领网络阵地,掌握网络思政教育主动权

中国互联网信息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民人数达9.4亿,手机网民规模9.32亿。[8]大学是我国社会“网络化”发展的前沿,而且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开阔视野、扩大交往、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法治、心理等观念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和西方敌对势力争夺青年的重要阵地。因此,加强网络监管,创造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十分必要。

首先,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搭建积极健康的校园活动平台。高校要充分运用行政、法律、技术等手段,加强校园网络信息的监管,提高对网上反动信息、淫秽信息、有害电子邮件等监控和封堵能力,净化网络教育环境。

其次,加强思政教育主题网站和网页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可根据学校实际,开辟学习马克思主义、《党章》、党史、国史等网络思想教育阵地;开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阵地,传播科学理论,传播优秀文化,帮助学生增强“四个自信”。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资源,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教育质量如何,直接关系着党、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前途命运。我国高校只有深刻认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大学生思想教育阵地的重要性,正视目前校园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大学生信仰信念,才能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国家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价值观思政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