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零工群体精准脱贫研究

2021-01-15汪方焱张丽娇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14期
关键词:劳务市场零工劳务

□文/袁 震 汪方焱 张丽娇

(西北大学 陕西·西安)

[提要] 城市零工群体是我国数量庞大且脱贫困难的人群,助其脱贫对新时代社会治理和精准扶贫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互联网+”和精准扶贫时代背景,以西安零工族为主要研究对象,建构城市零工群体致贫因素模型,提出运用互联网撬动政府精准脱贫工作机制创新,为该群体精准脱贫问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一、问题提出

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是贫困理论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均属于与基本需求相联系的客观贫困这一范畴。中国扶贫工作的重点将逐步从解决绝对贫困转向解决减缓相对贫困。根据人的基本需求定义的贫困和与收入分配结构有关的相对贫困其内涵与外延将产生变化,帮扶对象呈现出从绝对贫困群体到相对脆弱群体的转移特征。陕西省由于自身地理位置等特征,贫困问题呈现出较多的复杂,因此对应了不同层次的相对贫困问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侧重于城市零工这一群体,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来理解其处于转型期的贫困相对性,以实现相对贫困群体的包容性、可持续发展。

城市边缘群体指为追求“美好生活”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却在市场竞争中无法通过自身努力融入城市生活,实现自身价值与幸福诉求的特定弱势群体。其特点包括劳动技能匮乏、收入水平低、归属感差,而城市零工族契合上述特征,是典型的城市边缘群体。这类人群由于长期离开农村,也脱离了农村生活,因此产生了此类既非“城市人”,也非“农村人”的人群,也是城市与农村“双不管”的人群。

近年来,我国一直积极践行精准脱贫这一理念,但缺乏对城市零工群体面临的贫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因此如何在减贫政策的设计中加入城市零工这一群体以及如何精准解决城市零工群体的贫困问题仍亟待解决。对此,应重点解决城市零工群体所面对的贫困问题,并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和“互联网+”背景的指导下设计脱贫的相关政策,为既有减贫模式提供补充和改进。

二、文献综述

国内一些学者对城市零工这一群体做了详细的实证研究,其中代表性的研究主要从城市零工这一弱势群体本身,城市零工群体和社会融入以及城市零工群体与“互联网+”相结合三个方面来探讨。其中,关于城市零工市场中弱势群体的方面:金新政侧重于从城市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对排除在医疗保险之外的弱势群体进行调查,为构建完善弱势群体提供建议;关于零工市场与社会融入的方面:宋浩池侧重于从社会融入的四个维度方面来考量,包括经济整合、文化接纳、行为适应和身份认同,最终得出结论,城市零工群体属于隔离性社会融入;关于零工市场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方面:顾珂侧重于城市零工市场的信息化管理路径,构建城市零工市场信息化管理体系,注重解决好信息数据挖掘程度低、市场信息化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赵腾达、霍艳敏侧重于零工供需业务精准匹配,通过零工App 推动就业市场和用工模式的转型,推动市场经济变革。

国外学者对城市零工群体研究较少。其中,较多研究的是对零工经济的探讨,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巴布森学院客座讲师黛安娜·马尔卡希在《零工经济》一书中指出:“零工经济指的是用时间短、灵活的工作形式,取代传统的朝九晚五工作形式,它包括咨询顾问、承接协定、兼职工作、临时工作、自由职业、个体经营、副业,以及通过自由职业平台这种伴随着以数字化、网络化为基础的时代,孕育了共享经济的到来,并颠覆传统用工模式。”

以上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对城市零工群体的描述性说明和理论层面的探讨,虽然有的文献提到“互联网+”对城市零工群体的重要性,但缺乏对具体脱贫原因模型建构及脱贫因素的研究,而且关于这部分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本文旨在弥补相关研究的不足。

三、致贫因素分析

经过调查,大部分的西安市郭杜镇的城市零工属于需精准脱贫的行列,他们也属于难脱贫人群。导致其贫困的因素大多不止一种,通常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我们发现:

(一)有许多的零工是因为政府行政也就是政府拆迁导致了他们丧失了土地,并且在居住商品房的时候需要支付房租、物业费、电费以及水费。他们只能通过做零工的方式去生活。并且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零工对政府的拆迁保有意见,认为他们拆除相关的小作坊、小企业,让太多的工人失业,并且没有给他们提供失业保障,西安市的盲目快速拆迁对基层工人的冲击太大。

(二)有许多的零工是因为年龄过大,企业不敢聘用,而且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不能让他们的家庭得以生活。这部分工人的贫困既涉及他们自身的年龄因素,也涉及外在的社会保障没有到位的因素。

(三)有一部分零工表示,即使是政府建立相关的培训学校他们也不愿意去,这一部分零工的致贫因素应该是和自身的文化因素相关,他们认为岗位有限,培训了也没有工作是浪费时间。也应该与政府的行政有关,在宣传中就应该发表声明,进入培训学校只要通过相关的技术培训考试就应该与相关企业对接,为这一部分工人分配工作。与政府的调查走访,以及培训学校的建立等方面关系较大。

(四)有些零工表示,如果政府建立培训学校他们愿意去,并且了解到安徽就有培训夜校。因此,这一部分零工的贫困与政府的工作有关,更需要的是政府建立相关学校使他们拥有一技之长,为他们脱离贫困提供技术支持。

(五)我们对一些女性进行了访谈,发现在工作中她们更多情况下会受到性别歧视,不仅一些工作不招收女性,并且在工作中还会出现延长时间、拖欠工资的情况。女性零工的贫困大多与家庭和政府对她们的保障力度不足有关,她们中有一部分人的丈夫可能患有疾病或者她们本身是单亲妈妈,家里的孩子需要上学,因此,她们只能独自出来做零工,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没有为她们的家庭提供相应的保障。

四、对策建议

(一)城市零工群体脱贫对策建议

1、从政府层面来看。(1)政府应该对零工劳务市场的人员进行家庭经济状况、收入、住宿状况进行调查,或者颁布相关文件,呼吁零工劳务市场的人员去当地政府进行登记,从而为他们脱贫精准施策。(2)为零工劳务人员建立培训学校,并且与相关技术单位取得联系,只要零工劳务人员通过技术考试就可以入职,为零工劳务人员提供稳定的工作,增加收入来源。对于不愿意参与培训学校的人员,要对其进行劝说,并且将培训与就业直接挂钩对其进行解释,从而有利于这一部分由于自身对于政府不信任的人员脱贫。(3)为一些年龄大的工人提供养老保障,为女性工人提供保障,不能因为他们脱离了原来生活的农村就克扣他们的保障金。女性工人应该对其家庭情况详细调查,提供援助。(4)西安市的拆迁给基层工人造成一定的损失,应综合评估给他们一定的赔付,并且鼓励这一部分工人参加职业技术培训。

2、从自身来看。(1)有一定的文化,但是因为个人懒惰而造成贫困。对于此类,应当“扶贫先扶志”,可利用“互联网+”进行产业扶贫,以利诱导。并且让当地的干部为其安排相应的工作,并且监督其工作。(2)年龄大,体弱多病,无儿无女,且农村相关福利政策无法正常享受,社会保障政策落实不到位而造成贫困。对于此类人群,政府应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相关社会保障制度。自身也应该积极寻求村干部或者政府部门的帮助。

3、从社会组织方面来看。(1)寻求与政府的合作,建立零工劳务市场的数据库,为精准脱贫提供数据基础。(2)与政府合作,协助建立相关企业,为政府的培训学校的工人提供就职岗位。

(二)“互联网+”撬动城市零工群体脱贫路径选择

1、利用互联网进行零工劳务调配机制建构。通过互联网技术建立统筹零工劳动力的零工劳务调配机制。力图创立统一高效的劳务信息发布平台、零工劳动力供需对接平台等。结合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以及对现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运用的研究,我们对用互联网进行零工劳务调配机制建构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且基于代春海在《青岛市零工市场运营模式研究》中所分析的建立互联网交易平台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包括发单接单的简易操作,公平竞争抢单机制和工资预缴的收入保障机制,让我们看到了建立零工劳务平台对解决零工的脱贫、就业、长远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可行性与重要性。

在“互联网+”背景下,线上零工劳务市场的建立为零工群体的脱贫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和思路,为保障平台的良好运行,政府需要提供相应的援助,包括加强劳务市场的监管、完善法律援助体系、完善技能培训和鉴定体系等。

2、可利用互联网进行“政务简化”尝试,建立数据收集分析平台,为政府提出相应建议。线上劳务市场也为政府进行政务简化尝试提供了平台,能够与劳务平台第三方运营商建立相应的医保、低保,与法律援助板块,一起助力城市零工群体的脱贫。可以利用互联网简化医保、低保办理手续及土地征用补偿款审批手续等,以提高政府脱贫工作效率;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建立数据收集分析平台,并广泛推广,使该平台成为零工劳务市场相关数据的动态发布者,成为可靠有效的脱贫方案提供者,对城市零工群体致贫原因进行全面动态的分析,以此形成全面系统有效的方案,为政府提供科学可行的咨政建议,预防及解决城市零工群体脱贫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

(三)未来发展方向

1、急需解决部分劳务市场人群对互联网尚不熟悉的现状。在实地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劳务市场零工人员仍在使用老年机,其余一些使用智能机的城市零工人员也只会使用微信和电话等功能,很少会用网页进行浏览。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似乎与“互联网+”背景隔绝。一方面政府可以临时组建专门的劳务市场扶贫工作人员;另一方面社会组织可以在社会上招募志愿者。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宣传社会扶贫相关内容,使其了解用意;第二步是进行相关露天活动宣讲,帮助劳务市场零工人员更好地学会使用互联网,更好地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

2、利用互联网与现代产业融合,延长产业链。积极推动互联网与其他行业融合,结合劳务群体特点,可以发展劳务市场生活体验项目,提高该行业的附加值,提供更多更高效的就业机会。

3、多主体参与“互联网+”项目,群策群力。除政府积极构建劳务市场信息平台,社会组织积极提供教学志愿者外,我们可以借鉴PPT融资模式,将相关市场主体引进。例如,马化腾领导腾讯在努力提升商业竞争力的同时,也纷纷强调企业社会责任。腾讯旗下已推出腾讯为村、腾讯觅影、腾讯公益等软件,来助力精准脱贫。我们也可以在陕西与本地企业借助互联网平台联合推出精准助力劳务市场零工人员脱贫的软件,在助力劳务市场人员脱贫的同时,也提高了该企业的市场知名度,政府工作也可以更加高效地运转。

猜你喜欢

劳务市场零工劳务
石家庄市正定县总工会以“零工驿站”竭诚服务劳动者
“零工市场”是稳就业促发展的好牌
提升技能促进就业 打造“金堂焊工”劳务品牌
打造用好劳务品牌
“零工”经济有何利弊?
浅谈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原因
你的形象就是名片
隐蔽型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分析
美国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其工资收入的风险分析
建设国际海员培养基地的政府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