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岳西县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2021-01-15□文/刘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14期
关键词:岳西县生态农业龙头企业

□文/刘 卓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江苏·南京)

[提要] 近年来,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已经上升为我国政府引领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国家战略层面选择。本文基于安徽省岳西县这一典型地区,分析其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模式,并提出一系列优化措施。

一、引言

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为新时代开展农业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等多条指导意见,这些指导意见的方向都与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不谋而合。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宗旨是充分考虑地区生态系统承载能力,最大程度地利用区域生态优势,在对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积极调整的同时,促成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乡村振兴视角下,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可以促进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改善农业经营模式,开展数字化转型,在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同时,又使得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因此,基于生态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是我国实现农业数字化转型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

二、岳西县农业地理环境

安徽省岳西县,位于皖西南边陲,大别山腹地,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生态示范区、国家中药材基地县和首批安徽省旅游强县。岳西县境内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达73%,生物资源极为丰富,被称为“一座生态保存发育完好的天然花园”。岳西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期,非常适宜农业生产。岳西县农业极具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历史悠久,是安徽省茶叶、水稻、中药材和高山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的主产县和基地县,特色农产品商品率达95%,其中岳西翠兰、薇菜、香菇、木耳、高山蔬菜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闻名遐迩。

三、岳西县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岳西县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历史悠久,成果丰富。目前主要有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示范区带动和生态旅游带动三种基本模式,三种模式互相融合,共同发展。

(一)龙头企业带动模式。龙头企业带动模式(“龙头+基地+农户”或者“龙头+合作社+农户”模式),即引进龙头企业将农产品的产供销流程进行一体化管理协调,被雇佣的农民在公司租赁的基地或者村支部组织的合作社内进行生产,公司为雇佣者支付薪酬或分红。这种模式在岳西县运用最广泛,其优点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开发高质量农产品,保障农产品的生产,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有利于打造生态农产品优质品牌。

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种植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产品,生态污染小,农民具有种植经验,产量与品质相对有保障。联丰制丝有限公司作为岳西县生态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与县内41 个村签订了订单协议,带动1.67 万户农户发展蚕桑产业,户均年增收4,900 余元,2019 年全县茧丝绸工业总产值达6.8 亿元,带动500 多户脱贫户就业。位于姚河乡香炉村的义岳茶厂,通过与浙江义乌企业的合作,建立义岳茶叶有限公司,通过订单、合作、入股和租赁等多种形式带动农户生产,开展精深加工,全产业链监控产品质量,申报欧盟标准有机认证,开拓岳西翠兰茶的国内和国际市场,带领农户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

(二)农业示范区带动模式。现代农业示范区是现代农业的展示窗口,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是新型农业人才培育的摇篮。园区应充分利用品种、技术和管理等优势,探索传统农业向高效、高产、优质的现代农业转型的可行方案,培育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各类型专业化服务机构,通过示范、推广和服务带动周围地区农户进行专业化生产。

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岳西县重点推进徽名山、思远农业等一批面向长三角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建设,支持安徽徽名山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生猪养殖原位发酵床技术升级,吸引SPF 试验猪项目落户,鼓励思远公司发展桑枝食用菌产业。菖蒲镇扎实推进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通过土地流转机制实现规模化经营,建设“减农药、减化肥、减除草剂”高标准绿色基地,与高校研究所进行技术合作,共建研发基地,积极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发挥物联网的优势全程监控农产品质量。除了传统茶叶种植,园区鼓励支持特色农业发展,积极探索稻渔稻鸭综合种养。在建设生态产业、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园区引导农民改造传统茶园,新建标准化茶园。此外,园区统筹谋划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流通服务业,配套建设农产品加工、物流设施,切实提高园区农业产业化水平,为农户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和新技术学习机会,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三)生态旅游带动模式。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建设农业特色小镇,可以实现乡村文化、自然资源与现代旅游形态的有机结合。目前,休闲度假村、农业采摘园、农耕文化体验小镇等多种乡村生态旅游形式都为市场和旅游者所熟悉。乡村生态旅游一方面有利于调整农业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实现多产业融合,促进当地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乡村生态旅游能够有效改善乡村环境,在新发展理念下,探索出一条绿色乡村旅游道路,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岳西县旅游资源丰富,是首批安徽省旅游强县。2020 年,明堂山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正式挂牌,岳西县河图镇明堂山景区高空体验综合体全面建成,成为华东地区高空体验圣地。依托景村共建,全镇共培育180 余户示范农家乐,开展采摘、垂钓和漂流等娱乐项目,并推出“乐河图”农家乐品牌标识。姚河乡积极创建省级翠兰茗乡特色小镇,串联竹山古茶园、岳西翠兰非遗传承基地、义岳茶厂、孙氏宗祠、古井园保护区等旅游景点,增加岳西翠兰的附加值,拓展茶叶的销售途径,促进农民增收。

四、岳西县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优化措施

(一)大力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延长产业链。龙头企业的带动对地方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意义重大,是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经济效益的主要力量。岳西县虽然有上百家县市级龙头企业,但多为中小企业,整体规模不大,引领和辐射作用有限。龙头企业应以需求为导向,依托市场精准定位,加强内部管理,拓展外部市场,带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首先,政府应加大对相关龙头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转移补贴,税率降低等方式,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到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当中,鼓励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提高主导农产品的辐射能力。其次,龙头企业应统筹谋划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流通服务业,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重视农产品流通销售工作,加强与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企业的衔接,建立稳定的农产品市场销售渠道。

(二)发展数字农业,健全农业生产质量安全控制可追溯体系。新时代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应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目前,岳西县主要将数字农业应用于茶产业,菖蒲镇在安徽农业大学支持建设成水畈茶园物联网及水肥一体化设施基础上,鼓励袁家渡、鑫浩等农业休闲观光采摘园运用智慧温室大棚和可视化质量溯源系统。姚河乡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农科院等深化产学研合作,应用数字化技术全面分析监测茶叶基地。下一阶段,政府应当推进茶产业龙头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全产业链的数字化改造,在茶叶生长、制茶、农残检测、产品销售等方面,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追溯系统等新技术,健全农业生产质量安全控制可追溯体系,全程保障产品质量。

(三)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创新是农业技术发展的源泉,因此必须发挥科技创新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关键作用。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借助省级农科高校,农科院所,打造生态农业产业化研究平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此外,要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农业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和农民群众科技培训两手抓,“请进来教”和“走出去学”相结合,在充分考虑新技术推广成本的前提下,提高农民的种养技术,实现增产增效的目标,实现乡村振兴。

(四)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并非是“鱼”和“熊掌”的关系,而是相互协调的关系。因此,在发展农业产业化时,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虽然现有农民教育水平无法改变,但是可以通过特色农耕节目以及抖音、快手短视频等方式宣传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势,让农民树立正确的生态农业观,并对基层干部展开培训,以让农民、干部改变原有粗放式的生产方式,自觉使用健康的生产方式。此外,环境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从事农业加工型企业的监管,减少加工后废弃材料的产生,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猜你喜欢

岳西县生态农业龙头企业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2016年湖南省新认定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名单
用生态文明铺就发展之路——访安徽省岳西县环境保护局局长程卫华
再生资源行业持续整合 龙头企业强者恒强
安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
保证粮食安全,发展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