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即此可濯缨”到“无尘可濯缨”看白居易的沧浪思想

2021-01-15田运科李垣璋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苏舜钦江州沧浪

田运科,李垣璋

(1.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2.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报编辑部;十堰,442000)

北宋苏舜钦于庆历五年(1045年)建造了苏州沧浪亭,对弘扬沧浪文化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而据丹江口市沧浪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永国先生考证,北宋咸平三年 (1000年)前后,在湖北均州也始建了一座沧浪亭,但这座均州沧浪亭因丹江口水库蓄水而在1967年被淹没。北宋时期在相隔两千多里的湖北、江苏两地几乎同时修建了沧浪亭,可见沧浪文化的传播在北宋时期得到进一步扩大,这与中国隐逸文化在唐宋时期的发展有着直接关系,尤其和唐朝白居易提出的“中隐”思想有关。

一、中国隐逸文化在唐宋时期的发展和白居易的中隐思想

在中国隐逸文化史上,唐宋是高峰。中唐以后封建文化衰落,白居易的“中隐”说将传统隐逸理论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中隐”比“大隐”、“小隐’更精巧地平衡了封建集权制度与士大夫相对独立间的矛盾,因此“中隐’理论普遍为两宋士人所接受。并且“宋代的隐逸文化具有集大成的特点, 前此历代的各种隐逸文化类型至此而趋于完备, 并蔚为大观。”[1]

通过检索可以得知,直接写到“沧浪”的诗文,《全唐诗》中有170首,其中李白12首,白居易11首,杜甫10首,齐己8首,刘长卿7首,许浑6首,刘沧、吴融5首,岑参、常建、皎然、刘禹锡4首;《全唐词》1首;《全唐文》中有35篇;《全宋诗》中有525首,其中陆游14首,贺铸、方岳10首,范成大、袁说友9首,文天祥、黄庭坚8首,范仲淹、杨万里、曹勋、楼钥、王迈、李廳、释文珦、释正觉7首,苏轼、方回、刘子翚6首,梅尧臣、陈舜俞、戴表元、赵蕃、王令、项安世、刘宰、释道璨5首,晁公溯、蒲寿宬、宋祁、李洪、孙应时、薛嵎、叶适、张尧同4首;《全宋词》中有71首,其中辛弃疾8首,张孝祥、吴潜、王沂孙3首。

宋朝直接写到“沧浪”的诗词,流传到现在能看到的远远多过唐朝,这首先与隐逸文化,特别是白居易的“中隐思想在宋朝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有很大关系,另外也很可能与苏州沧浪亭的建造、宣扬有关。

二、唐朝对“沧浪”的记载和唐朝白居易与北宋苏舜钦的密切关联

白居易的“中隐”之说提出后,对封建士大夫影响很大。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县,长期在长安、洛阳为官、生活,与《尚书·禹贡》所记载的均州汉水沧浪相隔不远;他也曾任苏州刺史,至少在诗歌理论方面对建造苏州沧浪亭的苏舜钦有较大影响。白居易直接写到“沧浪”一词的诗歌有11首,仅次于唐朝李白的12首、宋朝陆游的14首。因此,研究白居易的沧浪思想对了解沧浪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白居易是知道均州沧浪水的

《尚书·禹贡》记载为:“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历朝地理学著作也一般记载沧浪水在均州。在1045年苏舜钦建造苏州沧浪亭之前,人们往往知道的是《尚书·禹贡》等经典著作所记载均州汉水沧浪。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李泰未贬之前在京城称魏王时主编了《括地志》。李泰于太宗贞观十二年(638年)奏请修撰《括地志》,贞观十六年(642)成书,是一部全面反映盛唐时代行政区划和地理情况的大型地理学专著,多为唐宋著作所引用。《括地志》卷七对沧浪水说得很具体:“(汉)水始出嶓冢山,如沮洳,故曰沮水,东南为漾水,又为沔水,至汉中为汉水,至均州为沧浪水”。巧合的是,贞观十七年(643年),李泰因涉嫌谋嫡,被李世民降封顺阳郡王,安置于均州郧乡县,永徽三年(652年)病逝并葬于郧乡。唐朝宰相李吉甫(808年白居易初拜左拾遗时,因上书得罪李吉甫)于元和八年(813年)撰成另一部著名的唐代地理学专著《元和郡县图志》,其卷二十四记载:“汉水去武当县西北四十里,水中有洲名沧浪洲,即《禹贡》云又东为沧浪之水。”因此,白居易肯定是知道均州沧浪水的。815年,白居易在从长安赴任江州路上所作的《舟行(江州路上作)》中写到“平生沧浪意,一旦来游此”,也正指的是汉水沧浪。

2.中唐诗人白居易与北宋诗人苏舜钦是有密切关联的

一是苏舜钦对白居易很是推崇。苏舜钦曾经评价白居易的《琵琶行》:“‘夜深忽梦少年事,觉来粉泪红阑干’,此联真佳句。” 苏舜钦的文学观点是“原于古,致于用”,强调现实精神,其诗歌的创作方式与白居易相同。傅平骧、胡问涛在《苏舜钦集编年校注·前言》中认为“苏舜钦文学韩、柳,诗学李、杜、韩、白,豪放似李白,沉郁如杜甫,雄奇类韩愈,委曲详尽像白居易。”

二是白居易和苏舜钦都在苏州生活过。出生于772年的白居易与出生于1008年的苏舜钦,两人虽然相隔236年,但在苏州有交集。白居易在苏州生活过两次。一次是公元780年,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任彭城县令,第二年,9岁的白居易和母亲也来到徐州,当时徐州一带战乱频繁,社会很不安定,白季庚就让白居易的母亲带他到苏州投靠亲戚,以避战乱。另一次是公元825年,已经53岁的白居易在仕途受到打击,出任苏州刺史,他在释放闲适心情的游山玩水时,体察民间疾苦,为百姓做些实事。如疏通苏州古城的河道,开挖成了山塘河,后来沿着这条河道修建的街道,就是山塘街,也就是所谓的“七里山塘”。当白居易辞官归洛阳时,苏州百姓“一时临水拜,十里随舟行”,有诗云:“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1045年,苏舜钦被废放后,流寓苏州时购置并修建了沧浪亭。

三是白居易和苏舜钦仕途都受到挫折,也都建有园林。现在的人们一般都知道苏舜钦流寓苏州后修建了沧浪亭,但对白居易修建的园林则知之甚少。白居易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时,曾在著名的庐山瀑布下,盖有草堂,写有诗《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文《庐山草堂记》;晚年对仕途不再热衷的白居易,更是在洛阳履道里闲居18年,而其在履道里的十七亩宅院,是我国唐代园林史上颇负盛名的一个水景园林。绿化配置非常好,南园有竹园,府第有竹院,诗文中还记述国槐、梧桐、樱桃、牡丹等二十多种植物。池中三岛,置石和叠石是主要景观之一。到北宋时该园池分为二个,府第变成佛寺,园池仍为园林。有些建筑毁掉了,但白居易留下的石刻很多,水竹尚好,仍是洛人游赏之地。

因此,苏舜钦在苏州建造园林沧浪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白居易的影响。

三、白居易的沧浪诗文与沧浪思想

现在没有见到白居易单独以“沧浪”为题的诗文,但其在诗文中直接写到“沧浪”的诗作有11首、文1篇。从这些相关的诗文中,也可见白居易中隐思想之形成和发展。

1.从写作时间、地点和心境上看

一是写于803年前后的有1首诗歌。地点是京都长安。心境是初入官场,自勉自励。沧浪诗句即803年前后的《答元八宗简同游曲江后明日见赠》:“何必沧浪去,即此可濯缨。”

803年(贞元十九年),白居易32岁。白居易于800年(贞元十六年,29岁)进士及第,经过关试后,便利用守选的机会东归洛阳、符离等地省亲,然后在贞元十八年(802年)冬参加吏部铨试,一直到贞元十九年(803年)春,在礼部侍郎主持下,试书判拔萃科,与元稹等共8人一同登第。白居易时年24,年龄最小,并授予秘书省校书郎(负责校雠典籍,刊正文章)的官职。品阶不高(正九品上),但属于文词清华之选,唐代许多名人如张九龄、刘禹锡、李商隐等都授过此职,仕途前景是很光明的。白居易这次在京城长安也结识了很多朋友,并在常乐里租房子居住下来后,写有一篇文章《养竹记》,以竹子的孤直坚贞自勉自励。

二是写于815-816年的有2首诗歌、1篇文章。地点是被贬赴任江州(九江)的船上和江州。心境是被贬后的冤愤。沧浪诗句即815年,长安赴江州路上的《舟行(江州路上作)》:“平生沧浪意,一旦来游此。”816年,江州的《夜宿江浦,闻元八改官,因寄此什》:“君游丹陛已三迁,我泛沧浪欲二年。”还有816年于江州的《答户部崔侍郎书》:“况庐山在前,九江在左,出门是沧浪水,举头见香炉峰,东西二林,时时一往,至如瀑水怪石,桂风杉月,平生所爱者,尽在其中,此又兀兀任化之外,益自适也。”

815年(元和十年),白居易44岁。时年7月,白居易由太子左赞善大夫,贬为江州司马(今江西九江),先陆路经蓝田、商州、武关、内乡、襄阳,再乘船沿汉水(经郢州,即今湖北钟祥)、长江(经鄂州,即今湖北武昌)到达江州(今江西九江),时长2个月。818年(元和十三年),朝廷人事变动有利于白居易,他得以量移中州(今重庆忠县)。量移,是唐朝人得罪贬窜远方,遇赦改近地。该年12月,诏除中州刺史的敕书达到,一路舟行,溯江而上,经鄂州(今湖北武昌)、岳州(今湖南岳阳)、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秭归,到达中州,时长3个月。820年(元和十五年)6月,白居易除尚书刑部司门员外郎,结束了5年的谪迁生活,经三峡取道商山路返回京城长安。

三是写于822年的有2首诗歌。地点是再次被贬赴任杭州的路上。心境是解脱后的愉悦。沧浪诗句即822年的《长庆二年七月自中书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蓝溪作》:“因生江海兴,每羡沧浪水。”《初下汉江舟中作,寄两省给舍》:“终使沧浪水,濯吾缨上尘。”

822年(长庆二年),白居易51岁。时年7月,诏罢中书舍人,诏除杭州刺史。由于汴州军乱,汴、徐之路不通,改由襄、汉道赴任,与元和十年(815年)贬赴江州系同一路线。但由于能离开混乱的朝廷,有一种解脱的愉悦,并且杭州是江南大郡,湖山优美,因此“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故”,兴致勃勃。同样经蓝田、商周、邓州、襄阳等地之陆路后,乘船沿汉水、长江,经过郢州、洞庭湖口、江州后,10月才到达杭州,时长3个月。824年(长庆四年)秋,任满,诏除太子右庶子,走汴河路,途径常州、符离、徐州回长安。行经洛阳时,请求分司洛阳得以实现,买履道宅。

白居易这两次从京城长安(今西安)分别外放江州(今江西九江)、杭州,都是沿丹江通道先陆路经商州、南阳(内乡、邓州)到达襄阳,再水路从汉水、长江到达江州、杭州。并且沿途不急于赶路,往往历经两三个月。白居易对《尚书·禹贡》所记载的沧浪,和初唐《括地志》所记载的均州沧浪是知晓的。815年第一次外放,《舟行(江州路上作)》:“平生沧浪意,一旦来游此。” 822年第二次外放,《初下汉江舟中作,寄两省给舍》:“终使沧浪水,濯吾缨上尘。”

四是写于826-841年的有6首诗歌。地点是从杭州返回洛阳的路上和东都洛阳。心境是闲适。沧浪诗句即826年《江上对酒二首》:“久贮沧浪意,初辞桎梏身。”晚年居洛阳后,828年的《见殷尧藩侍御忆江南诗三十首,诗中多叙苏杭胜事,余尝典二郡,因继和之》:“为念旧游终一去,扁舟直拟到沧浪。”829年的《池上夜境》:“但问尘埃能去否,濯缨何必向沧浪。”830年的《家园三绝》:“沧浪峡水子陵滩,路远江深欲去难。何似家池通小院,卧房阶下插鱼竿。”《春池闲泛,以下律诗》:“鱼跳何事乐,鸥起复谁惊。莫唱沧浪曲,无尘可濯缨。”841年的《李卢二中丞各创山居,俱夸胜绝,然去城稍远,来往颇劳,弊居新泉实在宇下,偶题十五韵,聊戏二君》:“何言履道叟,便是沧浪子。”

825年(宝历元年),白居易54岁。诏除苏州刺史,乘船沿洛水、经运河到汴州(今开封),继续乘船沿洛河、经淮南进入长江到达苏州,此行心境闲适。826年10月,循运河经扬州离苏北返,827年(大和元年)元月回到洛阳。3月除授秘书监,即抵长安赴任。829年(大和三年),58岁时诏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开始了蛰居洛阳17年的晚年生活。

2.从写作对象上看

白居易的沧浪诗文,主要是写给朋友的有6首,其余6首则是自己因境、因景所发感慨而作。因主要是写给好友的,所以在诗文中真情流露。

一是白居易初入仕途,写到“何必沧浪去,即此可濯缨”,主要还是一种积极心态。第一次被贬江州后,白居易还是不甘的,从“君游丹陛已三迁,我泛沧浪欲二年”一句可以看出。

2首和元宗简有关。元宗简, 字居敬, 排行第八, 被友人称为“元八”。他是白居易,特别是其前半生最重要的一位文友。白居易在长安作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前后的《答元八宗简同游曲江后明日见赠》一诗中,有“长安千万人,出门各有营;唯我与夫子,信马悠悠行”一句,可见两人关系之密切。同时,此诗中所写到的“何必沧浪去,即此可濯缨”,也正是白居易中隐思想的体现。元和十一年(816年),白居易外迁江州司马,他在南方听到元宗简升职的消息,写下《夜宿江浦,闻元八改官,因寄此什》一诗,写到“君游丹陛已三迁,我泛沧浪欲二年”,把自己外迁江州(九江),视为泛舟沧浪。

1篇答户部崔侍郎。816年写于江州的文章《答户部崔侍郎书》。贞元八年(792年),白居易二十一岁,与刚刚进士及第的崔群、韩愈等为友。从此开始了与崔群四十年的交往,时有诗文馈赠。“出门是沧浪水,举头见香炉峰”描述了自己在江州庐山所修草堂处的风景。

二是第二次外放地方任职,流露出愿意归隐山林之意。

这首是寄两省给舍。《初下汉江舟中作,寄两省给舍》:“终使沧浪水,濯吾缨上尘。”赴任苏州刺史时行经汉水途中所作,把治理杭州作为是体恤黎民、报答皇帝知遇之恩的方式,并流露出自己干满三年后就归隐山林的意愿。这是第二次外放地方任职,写到“沧浪”的则是“濯吾缨上尘”。

三是晚年在洛阳“中隐”后,则“扁舟直拟到沧浪”、“何言履道叟,便是沧浪子”。经过多年仕途曲折后,直接以“沧浪子”自居。并且还有“聊戏二君”,基本上已达到“放下”之境界了。

1首和殷尧藩侍御忆江南诗。828年的《见殷尧藩侍御忆江南诗三十首,诗中多叙苏杭胜事,余尝典二郡,因继和之》:“为念旧游终一去,扁舟直拟到沧浪。”殷尧藩,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宪宗元和九年(814)进士及第,曾任福州从事、永乐县令、长沙幕从事等,与白居易是诗友。白居易在诗中写到:“江南名郡数苏杭,写在殷家三十章。君是旅人犹苦忆,我为刺史更难忘。”一方面写两人对苏杭印象非常深刻,一直念念不忘。另一方面,“为念旧游终一去,扁舟直拟到沧浪。”同样表达了归隐之意。

1首“聊戏”李卢二中丞。《李卢二中丞各创山居,俱夸胜绝,然去城稍远,来往颇劳,弊居新泉实在宇下,偶题十五韵,聊戏二君》中写到的平泉,在唐代中晚期存在一处包括宰相李德裕平泉山庄在内的别墅群,位于今洛阳市伊川县城关镇梁村沟村附近,北距唐东都洛阳城遗址约13.5公里。平泉别墅群是以李德裕、白居易为代表的唐代中期文人们所反复咏唱的景胜佳绝之地。卢中丞为河南尹卢贞,诗中的“浥涧碧潭水”句下自注“卢所有也”,说明卢中丞在浥涧建有山居别墅。诗中所写“何言履道叟,便是沧浪子”,意为自己已是沧浪翁。

3.从写作意象上看

笔者通过对“禹贡沧浪”、“孔子沧浪”、“屈原沧浪”等沧浪文化之“源”的分析,认为“沧浪”原型意象包含“嶓冢东流”、“孺子歌”或“沧浪歌”、“沧浪水”、“濯缨濯足”、“屈原渔父”等五个“元典”元素[2]。

白居易的12处诗文中直接写到的沧浪,其中包含了沧浪濯缨、沧浪曲、沧浪意、泛舟沧浪、沧浪水、沧浪峡、沧浪子等意象。大部分意象都没有离开沧浪的“元典”元素。

一是写“沧浪濯缨”的有4个,即803年前后的《答元八宗简同游曲江后明日见赠》:“何必沧浪去,即此可濯缨。”822年《初下汉江舟中作,寄两省给舍》:“终使沧浪水,濯吾缨上尘。”829年的《池上夜境》:“但问尘埃能去否,濯缨何必向沧浪。”830年的《春池闲泛,以下律诗》:“鱼跳何事乐,鸥起复谁惊。莫唱沧浪曲,无尘可濯缨。”这四处“沧浪濯缨”的含义各不相同,尤其是从初入仕途的“何必沧浪去,即此可濯缨”,到历经沧桑之后的“莫唱沧浪曲,无尘可濯缨”,最终完成了对“沧浪濯缨”的超越和升华。

803年,初入仕途,和友人元宗简同游曲江,“行到曲江头,反照草树明。南山好颜色,病客有心情。水禽翻白羽,风荷袅翠茎。何必沧浪去,即此可濯缨。”面对曲江美景,白居易即使作为“病客”也“有心情”,发出此处即可濯缨,何必到沧浪去呢的感慨。此时濯缨的心境是比较积极的。

822年,再次离开京都外放杭州。途中再次沿汉江、长江而下,离开了混乱的朝廷,在船上过着“一食饱至夜,一卧安达晨。晨无朝谒劳,夜无直宿勤”的生活,“何似扁舟人”!但想到到任后,作为“守土臣”,还是先要尽责,“犹须副忧寄,恤隐安疲民”,同时也表达了愿意三年之后归隐山林的愿望:“期年庶报政,三年当退身。终使沧浪水,濯吾缨上尘。”此时濯缨,已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心态,比初入仕途时的心境,趋于“沉稳”。

829年,白居易晚年中隐洛阳,面对自家履道池台展现出的幽静澄明、静中有动的池上夜境,他心中充满愉悦和自足之情,不禁发出“此处园林就是濯缨隐居的好地方,何必要到山野沧浪中去呢”的感慨。这是一种历经社会波折、找到自我心理平衡之后的中隐闲适之情。此时濯缨,已经过仕途、生活的沉淀,比较练达、通透。

830年,面对春池绿塘、红槛之无限春光,和鱼跳、鸥起之盎然春意,白居易“莫唱沧浪曲,无尘可濯缨”,已超越沧浪濯缨之境界,体悟到了人生之至趣。

二是写“沧浪意”的有2个。815年,长安赴任江州路上的《舟行(江州路上作)》:“平生沧浪意,一旦来游此。”826年《江上对酒二首》:“久贮沧浪意,初辞桎梏身。”这两处都说自己怀有“沧浪意”的时间之久,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巧合的是,这两句都是在江上所写。前面说过,白居易肯定是知道均州沧浪水。写《舟行(江州路上作)》时,白居易是先走陆路从长安经商州、内乡到襄阳,再从襄阳乘船沿汉江、长江去九江。内乡、邓州离均州沧浪很近,均州下游的汉水也有时称为沧浪水,所以白居易在《舟行(江州路上作)》中写到“平生沧浪意,一旦来游此”,即平生本来就有向往沧浪之意,今天正好来此沧浪水一游。《江上对酒二首》是从杭州沿汴河路返回洛阳,具体乘船由江入淮、由淮入汴。

三是写扁舟泛沧浪的有2个,即816年,江州的《夜宿江浦,闻元八改官,因寄此什》:“君游丹陛已三迁,我泛沧浪欲二年。”828年的《见殷尧藩侍御忆江南诗三十首,诗中多叙苏杭胜事,余尝典二郡,因继和之》:“为念旧游终一去,扁舟直拟到沧浪。”

由于《楚辞·渔父》中那段屈原和渔父的经典对话,汉水渔舟也成为均州沧浪的一大特色,沧浪与渔舟、扁舟也往往关联在一起[3]。因此,这两处扁舟就是白居易隐居情怀的表达。

四是写沧浪水的有2个,即816年于江州的《答户部崔侍郎书》:“况庐山在前,九江在左,出门是沧浪水,举头见香炉峰,东西二林,时时一往,至如瀑水怪石,桂风杉月,平生所爱者,尽在其中,此又兀兀任化之外,益自适也。”822年的《长庆二年七月自中书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蓝溪作》:“因生江海兴,每羡沧浪水。”白居易写庐山草堂“出门是沧浪水”,这里肯定不是汉水沧浪,只是隐居之意的表达。

另外,白居易写池水的诗作非常多,晚年他直接写南园小池的诗就有三十九首之多,这也是他隐居沧浪之意的体现。

五是写沧浪峡、沧浪子的各1个。830年的《家园三绝》:“沧浪峡水子陵滩,路远江深欲去难。何似家池通小院,卧房阶下插鱼竿。”841年的《李卢二中丞各创山居,俱夸胜绝,然去城稍远,来往颇劳,弊居新泉实在宇下,偶题十五韵,聊戏二君》:“何言履道叟,便是沧浪子。”

关于沧浪峡,位于唐代最繁华的两京驿路(连接长安、洛阳)之旁。两京驿路既是当时的交通枢纽,也是景点密集之地,也被人称为“唐诗之路”。检索到的唐朝直接以“沧浪峡”为题的诗歌就有8首。白居易写到沧浪峡,是和他中隐思想的对比,即沧浪峡远,自家池通小院,卧房阶下就可插鱼竿。

至于沧浪子,则是白居易晚年自居。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样“因生江海兴,每羡沧浪水”,而直接“便是沧浪子”,彻底实现了隐居的心境和生活。

猜你喜欢

苏舜钦江州沧浪
沧浪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归人
《江州帖》
均州:沧浪之上,沧浪之下
浅谈古代江州以“樊篱”为城垣的可能性
华氏经营江州与家族网络
只见沧浪不闻君
败给自己的才子
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