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机制研究

2021-01-15马占民

黑龙江科学 2021年13期
关键词:试剂实验室实验

马占民

(德州学院,山东 德州 253023)

1 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监控问题在很多高校中未受到足够重视,很多高校更注重学校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忽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在信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实验室安全管理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对实验室设施进行编号,有效记录每次使用和租借情况。实验项目需要报备、审批,通过安全性测评后才能操作,实验员要了解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1.2 风险防范体系不健全

很多高校实验室的风险防范体系不够健全,当遇到突发危险时,容易造成防控不及时的问题。风险防范制度落实不到位,实验室风险防范管理制度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造成安全隐患。

2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升对策

2.1 坚持制度引领,强化规范建设

第一,落实严格的管理制度。责任落实要以制度为依托,明确工作职责,了解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通过检查、台账、考核、扣分等制度予以配合,保证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切实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第二,推进全面的检查制度。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可从学校督查、部门排查、单位自查和专项检查四个方面开展。学校每学年开展一次全校性的大型安全检查,由校领导亲自带队对重点实验室进行督查。部门排查每周或每两周开展一次,由实验室管理部门制定年度检查计划,邀请安保、水电、物业等单位对所有学院开展联合安全检查,多部门协同确保隐患排查横向到底纵向到边。单位自查由安全员或网格员每日对管辖区域进行排查,可采用扣分制度和关停制度,存在较多或较大安全隐患的实验室直接关停处置,直至隐患整改完成。专项检查包括特种设备安全、用电用气安全、危化品安全、自制设备安全等。专项检查对其他检查进行补充,可根据需要不定期开展。各种检查制度相互配合,确保检查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第三,建立广泛的培训制度。每个实验室都存在不同的风险源,安全培训能了解实验室存在的危险性,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突发状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安全培训宜采用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方法,通过课堂培训、安全讲座、实战演练、模拟演习等形式开展,并可引入实验室准入机制,参加课堂及实操培训并通过结业考试后方能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前由实验室负责人对学生就实验室的危险因素再次进行培训,将人为导致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几率降至最低。

2.2 优化资源配置,突出人才建设

实验室安全管理岗应有岗位补贴和合理的晋升途径,以激励在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采用多元化聘用机制,通过返聘离退休教师、引进兼职人员或优秀学生勤工助学等手段,充实实验安全岗位人数。落实岗位准入机制,安全员上岗前需进行岗前培训,以提升专业素养。

2.3 推动内部协同,完善网格建设

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借助网格化管理划分校内实验室资源。实验室管理部门作为网格管理的第一层级,负责处理各学院上报的具体问题。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作为网格管理的第二层级,可委托本单位安全员作为具体负责人,解决学院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问题。研究所(或课题组)实验室主任作为网格管理的第三层级,负责本所(组)实验室安全情况的汇总及统计。每间实验室推选一名学生作为网格管理的第四层级,由学院予以勤工助学补贴,学生负责本实验室日常的安全检查及完成第三层级交代的各项工作任务。通过部门—单位—课题组—实验室的管理模式,确保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四个层级人员自上而下都设有上通下达的人员,院领导和二级单位、教师和院领导、学生和教师都建立了高效的沟通渠道,能够快速对本单位实验室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保证了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构成的全面性和隐患整改的时效性。

2.4 采用先进科技,提升技防建设

第一,运用二维码技术加强实验室样品管理。实验室药品众多,以往通过手工录入方式对试剂药品进行管理,工作量大且药品数量及地点始终在动态变化,管理工作较为无序。二维码技术的引入可以提高药品日常管理的准确性,规范药品从出库到领用再到回收的整个流程,强化实验室药品的管控力度。第二,运用物联网技术完善实验室预警功能。通过在实验室内安装温湿度、烟雾、红外、电流传感器模块及无线通信模块,对实验室内温湿度、烟雾浓度、电流、人员变化进行监控,当某项数据超过了系统设定的临界数值,传感器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递到报警主机,主机立即进行安全预警,便于实验室负责人及时做出响应,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第三,运用VR技术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当前实验室安全教育大多采用讲座和演练相结合的方式,VR技术能模拟现实中的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实验室火灾、试剂爆炸、药品泄漏等场景,并做出应急反应。高校还能根据前期培训情况有针对性地对软件进行调整,有效补充了传统安全教育模式的不足。

2.5 完善设施配置,加强信息化建设

高校办学应与时俱进,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应完善学校各类教学场所的建设,完善实验室等教育设施配置。基于专业实验教学需求,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标准化实验室,完善实验室安全设施配置,根据学生人数扩大实验室面积。在实验室内安装排气扇、废液处理系统,实验楼内建设专门的仪器、装置、试剂储藏室,各种设施、试剂要分类储存、合理摆放,实验开始前由实验室工作人员根据学生人数提前准备好实验器材与试剂。加强实验室的维护管理,打造现代化、信息化实验室,及时更新实验室器材、试剂配置信息,做好仪器、设备的日常养护工作,定期检修、校正、更换故障零件,确保仪器设备的长期、安全使用,并在实验室设施管理平台上记录每次养护、检修信息。

2.6 健全管理制度,推动绿色实验室建设

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试剂与耗材、仪器设备等方面的管理,明确管理重点,细化管理规章制度。在试剂与耗材管理上,明确采购、储存原则,化学试剂储存、摆放要由专人负责并分类储存,易燃易爆物品储存在低温通风库房中,有毒有害试剂施行双人保管领用制度,使用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仪器设备管理上,要日常养护、定期检修,有效排除安全隐患,烘箱、压力灭菌锅等存在一定危险性的设备,使用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实验废弃物的管理,废气液需回收处理,在实验室中配置各类酸碱试剂回收桶,学生实验后根据废气液性质倒入专门的回收桶中。贯彻绿色实验室建设理念,鼓励学生改进实验操作,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保护自然环境。

3 结语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高校实验室则是创新型、研究型人才的孵化基地。高校应正视当前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教学设施、教学人员配置,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实验参与者的安全意识,以提升实验教学质量,确保实验室的安全使用。

猜你喜欢

试剂实验室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检验科试剂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做个怪怪长实验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