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学生管理策略分析

2021-01-15冯鹏跃许立茹

黑龙江科学 2021年13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时代

冯鹏跃,许立茹

(山东华宇工学院,山东 德州 253034)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在招生规模及校园基础建设上都取得了很大进步,能够为大多数学生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尤其是高职院校及民办高校的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大批应用型技术人才,已经发展成为十分庞大的教育组织。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高校学生人数众多,学生整体质量偏低,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不足。面对这样的问题,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成为了高校主要的行政手段,能够有效保障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环境下,各行各业都发生了显著变化,高校学生的个人生活和学习状态也发生了相应变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出现了新的内容和机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进行改革,有效对学生进行把控。

1 新时代高校学生的特点

1.1 学生的思想价值多元化

当下的高校学生都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与传统社会环境下成长的一代人有十分明显的区别,其中最主要的内因是社会思想多样化,使得这一代学生的思想价值呈现多元化趋势,从目前高校学生的一些行为就可以表现出来,比如,许多学生在性格上表现出标新立异的特点,在兴趣爱好、人生理想、个人追求上都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在互联网的普及下,学生通过社交网络能够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对于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学生产生了很大影响,这种多元化的价值观在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表现的更为突出。学生的这种思想状况对于高校学生管理产生了很大影响,使得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更加困难和棘手。

1.2 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互联网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十分普及。受这样的环境影响,高校学生已经完全处在信息网络化所构筑的生活状态下,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已经完全离不开互联网。高校学生作为青年群体,是网络使用的主要人群,对新的技术和生活方式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勇于探索和尝试各种新鲜事物。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变化,学生越来越习惯于网络的虚拟社交,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学生的社交范围,但却使正常的社交能力变得十分薄弱。在学习上,互联网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丰富了多种学习形式,为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良好途径,但却对传统课堂教学造成了冲击。

1.3 缺乏基本的社会经验

当下高校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物质生活相对较为充裕。在进入高校学习之前,大多数学生都是在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缺乏基本的社会实践经验。许多学生没有独立生活的经历,缺乏必要的独立生活基本能力。进入高校学习之后,每个学生既是高校团体的一员,也是社会独立的个体。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对于社会中的某些行为不够理解,缺乏自我保护能力。面对当下复杂的社会环境,学生一旦接触到不良事物就会变得手足无措,会对学生的个人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损害。

2 新时代加强高校学生管理的意义

2.1 维持高校正常稳定的教学活动

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社会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维持高校正常稳定的教学活动。高校的首要目的是教书育人,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和接受知识。当下大多数高校学生人数众多,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有不同的风俗和生活习惯。在高校生活和学习期间,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都会影响自身学习状态。要想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生活和学习状态,就要进行全面的学生管理工作,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保障学生正常接受学习的权益。

2.2 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很大变化,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进一步提高。传统单一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社会需求,在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中,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被逐渐摒弃。全面的综合素质人才培养,除了正常的专业教学之外,还离不开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只有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个人素养等基本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和人性化教学,培养出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相符的优秀人才。

2.3 达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要求

立德树人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立身之本。当前,在校大学生大多为网络新生代,生活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成长于多元思潮冲击和博弈的时代背景下。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学生的思想观念复杂,生活习惯追求个性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配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和学习习惯,使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真正渗透到学生的个人学习和生活中,为学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成为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3 新时代高校学生管理策略

3.1 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

在新时代的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有效提高学生管理成效。当前,高校学生处在一个较为叛逆的时期,采用传统手段进行学生管理工作只会给学生增加心理负担。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主张在尊重和理解学生精神思想的前提下用一定手段进行引导。对于学生较为偏执的思想价值观,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学进行引导,也可以通过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积极的思想价值观。要对学生进行精细化管理,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学生辅导员和生活教师制度,使教师能够贴近学生生活,真正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实现人性化管理目标。

3.2 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应该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广泛应用,提高管理效率,满足精细化管理要求。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娱乐社交媒体建立网络交流平台,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效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动态,让学生有机会和渠道向教师倾诉。除了互联网社交平台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总结和分析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更加准确掌握学生特点,及时发现学生遇到的问题并有效解决。

3.3 加强对学生的积极心理培养

积极心理是学生潜在的优秀品质和能力的重要内容。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要加强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使学生能够有效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力,增加未来的选择途径。积极心理的开发,能够使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态度和个人生活情趣,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学习和未来发展,在高校时期全面提升自己、塑造自己。

4 结语

新时代的社会环境下,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一定改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意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更加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实现更完善的人才输出。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时代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