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构建

2021-01-15刘占凯

黑龙江科学 2021年13期
关键词:学生宿舍宿舍辅导

刘占凯

(山东华宇工学院,山东 德州 253034)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础,也是高校校园安全的重要保障。高校生活中,宿舍是学生最基本的组织,学生以宿舍为单位在一起生活,形成一个集体,宿舍内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

1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不和谐因素

1.1 个体的差异化

大学生家庭环境各有不同,城市地区学生和农村地区学生的家庭环境有很大差别,不同家庭环境下所形成的性格特征、生活习惯也有所不同。个人的差异化造成了在集体生活中产生了许多隔阂和误解,若是缺乏有效的沟通和理解,就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当下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习惯以自我为中心 ,其在进入高校学习和生活以前缺乏集体生活经验,因此在高校集体宿舍中应对人际关系时缺乏必要措施,又因其自身的一些独特的生活习惯,就有可能造成一定的人际关系的紧张。

1.2 生活空间过于紧凑

个体的差异化是客观存在的,但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个体的差异化并没有什么优势劣势,可是在宿舍集体生活中则会造成人际关系问题,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宿舍的生活空间过于狭小,每个人的行为都会或多或少地干预到他人。狭小紧凑的生活空间将每个人的距离拉得很近,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会展露无疑,所以在这样狭小的空间中生活,若是彼此性格与习惯相似,就会令其建立起牢固的情感,反之也会加剧关系的一定恶化,尤其是一些学生缺乏自我反思,在集体生活中不注意自己言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1.3 大学生压力过大

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压力,同时自身也处在思想不成熟阶段,所以他们在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压力时,往往心理承受能力过低,会产生一定的过激意识和过激行为。在集体宿舍生活,学生的情绪可能会受到其他同学的干扰,一些简单的事情在一个时间点上可能会引发情绪的崩溃,继而会产生争吵等行为,这些都是十分正常现象,若是在事件结束之后能理性看待问题,切实解决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这也只是成长经历而已。然而有些学生心理过于脆弱,无法有效承受压力,他们随时会释放情绪,造成人际关系不够和谐。

2 大学生和谐宿舍人际关系构建的意义

2.1 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宿舍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一种相对较为私人化的空间。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可以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良好集体的温暖和热情,排解学生的思乡之苦;良好宿舍人际关系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排解压力,释放情绪,互相帮助,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摆脱心理束缚;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充满激情。

2.2 有利于构建和谐班级、和谐校园

宿舍是大学中最小的组成单元,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同学们会懂得彼此包容,形成健康乐观的性格,不断增强的个人荣誉感也会蔓延至其他学生,进而影响整个校园的精神面貌。反之,班级中诸多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不和谐,个体游离于集体之外,班级也将无凝聚力可言。和谐校园,首先需要宿舍和谐,需要宿舍成员的自我接纳和互相之间的人际信任。

2.3 有利于未来的职业发展

学生在大学期间建立的友谊,主要是以宿舍或者兴趣为中心形成的。宿舍作为一个生活场所,不仅提供休息,学生在宿舍中更加亲密地交流沟通,有助于形成一致的思想意识。许多学生在毕业之后会选择一起参加工作,在职业道路上共同进步,建立终身的友谊。也有一些学生在大学期间或者是毕业之后,选择共同创业,成为良好的创业合作者,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绩。在宿舍人际关系中所建立的健康、良性的同学情谊是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 通过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构建的策略

3.1 加强辅导员心理辅导的作用

高校学生管理中,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最为亲密。在宿舍人际关系构建中,辅导员也应该发挥出一定的作用和效果,发现并且解决宿舍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学生管理中,辅导员一般也是以宿舍为单位来实现学生的精细化管理,除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外,辅导员也应该将更多的精力关注在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上。辅导员可以通过学生宿舍长,以其为主要联系人,了解和调查学生在宿舍的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宿舍中存在人际关系不佳、矛盾突出的现状,并且通过一定的心理辅导来切实解决学生宿舍的人际关系问题。除了特别关注以外,辅导员还应该在日常学生管理中,经常性地强调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性,通过多种有效的形式,如班级讨论会、主题辩论会等方式,来解决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对人际关系进行良好的构建。

3.2 专业心理教师要发挥积极作用

高校专业教师要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有效解决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比如通过心理辅导来改善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构建良好的宿舍文化。专业心理教师应该在高校中开设相关课程,可以以选修课的形式及通过互联网线上课程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另外,专业心理教师还可以利用新媒体等网络手段,建立相关的心理咨询服务,对于学生较为关注的与宿舍人际关系相关的内容通过专业咨询来实现有效的解决。专业心理教师的效果要主要用在预防上,而非是处理和解决学生的病态心理,这样才会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3.3 加强学校心理课程建设

目前来看,许多高校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并没有足够重视,这也导致了大多数学生缺乏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在处理宿舍及其他的人际关系时总是手足无措,甚至弄巧成拙,因此在高校建立和强化心理教育相关课程十分有必要。高校的心理教育中,可以依托思想政治课程来实现或者是通过选修课和公开课要求学生来完成一定的课程,实现个人心理调节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将心理教育引入专业课程中,强调在职业发展中心理调节能力的重要性。

4 结语

构建和谐的宿舍环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个人发展,更是会影响整个宿舍乃至整个学校的精神文明氛围,基于此,应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不利思想,让学生首先学会接纳自己,进而去改变。在引导学生自我接纳的同时也要通过心理辅导、心理主题班会等形式尝试信任他人,不负他人的信任,这样,和谐宿舍的环境才会应运而生,校园环境也会得到进一步净化。

猜你喜欢

学生宿舍宿舍辅导
莫里永学生宿舍
——贯穿建筑的连续上升走廊
热得快炸了
基于信息化视角的宿舍管理系统化品牌研究
学生宿舍远程智能管理系统设计
吉田寮:亚洲最破的学生宿舍
学校到底是谁的
热得快炸了
如何帮助大一新生建立良好的宿舍关系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