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全人教育的“三全育人”理念在医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2021-01-15

黑龙江科学 2021年13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医学生育人

高 妍

(塔里木大学,新疆 阿拉尔 843300)

“三全育人”包括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及全方位育人,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实践途径[1]。“三全育人”既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全人教育与人才培养规律的必然结果。其中,全员育人是基础与保障,全过程育人是客观要求,全方位育人是载体,三者均与学生教育管理紧密相连,对于培养优秀的医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全人教育起源于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学习观,该理论的出发点为自然人性论[2]。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进一步指出,现实教育在制定与实施过程中,体现出认知与情感相互分离,二者作为人类精神概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形态结构与作用上具有统一性[3]。教育的最终结果和核心作用一方面在于传授学生知识和谋生手段,另一方面在于学生的内在教育,使其认知、情感与品格等方面能够获得综合性提升。全人教育的重点在于“全人”,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认为“全人”理念应包含全人类文化教育,使学生通过文化熏陶,在思想、情感及个人品格方面能够具备较高涵养。西方教育理论认为全人教育应包含学生的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同时具备社会性、物质性、艺术性及创造性等,使学生能够领悟生命、人文精神、学科理论及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联系,从而在思维与个人品格上能够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

1 基于全人教育的“三全育人”理念在医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意义

1.1 有利于提升高校德育实施水平

医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不仅包括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还应包括德育教育。在“三全育人”教育理念背景下,医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逐渐从以往单一、片面的医学专业教育转变为重视学生差异性与品格塑造的德育教育模式。“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提出,其理论意蕴也逐渐渗透到了医学生教育管理领域,一方面能够为教育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与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原有的教育理论与观点,有利于实行较为科学、合理的德育教育模式,使医学生在接受原有专业教育基础上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与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4]。

1.2 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任何一门专业的学习过程都会涉及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医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处理好与同学、教师、辅导员及其他行政人员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对专业学习、理论实践与社会发展具有正确的认知。“三全育人”在理论体系上包含观念教育,即与现代社会发展观、荣辱观等相适应的理论观念教育。全人教育的出发点在于以人为本,医学生在个人成长与专业学习上须适应时代特点与社会需求,树立正确的理想价值观念,促使自身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上实现良好的精神传递。在个人与社会发展上,要能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与时代特点,从而在自身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并在个人成长规划上客观地衡量利弊,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专业学习与理论实践中。

1.3 有利于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医学专业在学科与专业内容上涉及面较广且具有多元化特点,比如医学专业在大类上可分为现代医学(如西医学)和传统医学(如中医学、藏医学等),不同地区与民族的传统医学也具有较大差异。就现代医学生教育管理而言,专业教育与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法医学、检验医学及康复医学等,不同专业之间又包含多种门类专业知识,比如基础医学在教学内容上包含医学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人体免疫学及医学寄生虫学等。根据“三全育人”与全人教育的基本要求,医学生在接受专业理论知识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高校应从人本理念出发,针对医学生的基本需求实施相应的教学模式,以此使医学生通过专业学习明确学习目标与社会责任,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终身学习理念[5]。

1.4 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体系

医学专业在理论体系与内容分布上具有相对完整的结构。在医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一方面要强化教学方式转变,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思维引导。“三全育人”顺应高校人才培养的趋势与思政工作的发展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与思想品德。

2 基于全人教育的“三全育人”理念在医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路径

2.1 创新管理模式,突出医德教育

在“三全育人”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高校应紧密围绕医学生的成才与成长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方案。根据医学专业与学生特点分层次地开展医德教育,同时结合实践活动全方位、全过程地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其坚定理想信念。例如,高校可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开展下基层、进社区等医疗服务活动,组织学生为乡村医疗点和社区医院提供医疗服务。此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义务献血和福利院志愿者活动,以此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

2.2 转变教育观念,加强管理主体建设

在医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施中,高校一方面要转变教育观念,优化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主体建设。“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科教育、理论实践与“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相结合,使学生在接受理论教育的同时获得思维、品格与素养上的引导和提升。管理人员要正确认识“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及全人教育的实施形式,避免出现教育管理工作与实际教学情况不协调的现象,从而影响高校医学生教育管理质量[6]。高校要加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教育与技能培训,促使其转变教育观念,保障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 结语

“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升高校德育实施水平、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基于此,高校应积极创新管理模式、转变教育观念、完善课程设置,以此促进医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为社会培养出道德高尚、信念坚定的优秀医务工作者。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医学生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减肥与断食晚餐认识的比较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