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2021-01-15郭晓帆

黑龙江科学 2021年13期
关键词:应用型考核课程

郭晓帆

(湖北工程学院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湖北 孝感432000)

为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以行业(职业)需求为导向实施课程拓展计划,旨在解决目前本科教育存在的应用型学科特征不明显、办学层次模糊、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模式单一、教学内容脱离实践、专业细分不到位、学生知识和能力储备不够、距业界要求差距大、供求矛盾突出、就业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本研究开展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促进专业与产业、学业与职业的有机衔接,推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改革。

1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注重师德培养,强化教风建设,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团队师德师风建设。按照培养引进、专兼结合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以全面提高教师实践素质为中心,以优化师资结构为重点,加强实用技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以教学能力提升作为主要任务,着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建成一支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教学理念先进、实践技能与科研能力突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教育师资队伍。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和制度管理。打造教学团队精神和加强团队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提出团队目标,制定管理制度,抓好目标管理,使团队形成合力。要制定教学团队带头人职责制度、经费使用制度、教学活动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定期对团队进行考核,按成绩对团队带头人及成员予以奖惩。这些措施有力增强了团队管理水平,提升了团队执行能力。

2 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构建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

运用现代网络通信和多媒体技术改革教学模式,拓宽教学途径,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调查研究人力资源需求现状和趋势,根据对新媒体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对课程任务进行分解,将具体实施阶段细化,将教学大纲、授课内容、教学日历、考核方式等内容细化,做到课程全程化跟踪。构建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所需要的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不断融入新元素,保证培养出的人才能够长期符合社会需求。利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等多种翻转课堂模式实现对现有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实现教学主体由教师向学生转变,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

聘请企业家走上讲台,为学生开设讲座、演讲,或讲授部分专业课内容,融实践于教学,开阔学生视野。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业能力,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衔接起来,把分散的学生通过创业实践组织起来。采取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研讨式教学和引智教学等方法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在指导教师指导下选题,由学生自己管理,引导学生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进行学习。要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勇于探索、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善于动手、富于创造的实践能力。要因课制宜选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 面向核心技能培养,构建现代化实践技能培养体系

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整体优化课程体系。按照强化应用、突出特色、注重规范的原则组织教学过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以培养学生实用技能为核心,开展实践教学模式、内容、方法和管理体系的全面改革,主要包括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和制定实践教学大纲,要强化集中实习、基地实习、带队实习,严格进行实践教学管理,落实实践教学内容。大胆融合各核心课程间的实验内容,改变原来实验课受教学时长、季节变化的限制,对各专业相近的核心课程实验课单独开设独立的实验大课,在全年按季节交叉进行实验教学,增开耗时长的综合性、探究性实验,加强创新性教学内容。根据实践教学系统性、整体性、循序性、全程性、平衡性的特点促进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深化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要适应用人单位和市场需求,强化与学科相关企业的合作关系。企业可根据生产过程中的重大技术问题设置相关课题,组建教学科研团队。学生要参与企业真实的实践项目,促使他们深学专业、活用知识,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资源与平台,建设一批高水平产教融合实习基地。要推进信息技术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努力探索和建立新型的实验教学方法,科学设置实验项目,加强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提升实验室网络化、智慧化管理水平。

4 加强教学管理建设,侧重实践性考核

在主要教学环节,实行严格的质量监控措施,强化过程管理与监控,突显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专业建设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由校内专家、企业主管和行业专家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会对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等进行定期研讨,围绕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制定培养方案。应用现代教学方式改革传统课堂教学,采用小班教学、微课、慕课等新型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求,增强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要对主讲教师选聘、督导听课、教学研究、课程考核等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在学生日常理论教学、课程教学实习、生产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诸多环节都有严格的质量监督评价体系和管理机制。要抓常规管理,树立向过程要质量的意识,进一步规范和优化过程管理,认真落实备、教、辅、改、考、评等各环节,加强日常教学检查。

改革课程、学业评价考核方法,实施多样化考核评价机制。应建立面向生产一线的考核评价标准和方式,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考察,减少考核笔试成绩所占比例。课程考核侧重实践性,考核可以生产或实践报告的形式完成,考核地点可以在企业生产一线或田间地头。可实行目标考核和过程考核并举的管理运行机制。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考核目标,实施培养过程,完成教学效果评价,包括教学质量整体评价、毕业生现代实践技能及创新能力评价、毕业生满意度调查、毕业生企业适应能力追踪调查等。过程考核中,要对人才培养过程的主要阶段和关键环节实行有效监控、评价、诊断和管理,包括教学管理、教学基本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教学质量监控等。学校要建立和实施基于过程监控和状态评估的有效监控体系,监控体系能够着重体现科学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保障了教学质量。

5 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的产教融合,加强教学改革和协同育人的深度

以需求为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地方产业发展。立足服务地方经济,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学年学分制为基础,以因材施教、分类指导为核心理念,依托各专业的岗位职业能力发展需求,加大项目教学力度,将相应岗位的项目引入教学中,通过项目引出课程内容,参照工作过程开展教学,提高教学的

针对性和实效性。多学科交叉研究和联合攻关,让高校成为区域创新创业教育的智库、资源共享平台和对外合作的窗口,为区域科技工作提供智力支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与企业联合攻关技术难题。与企业建立产业学院,加强教育、科技、经济间的互动,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

6 加强教学平台建设,促进资源共享

遵循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规律,积极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平台化、模块化、层次化人才培养模式。整合校内实验室资源的同时,要加强与地方、行业、企业的联系,积极调研校外大型实验仪器设备共享的可行性。开展校企和校研合作,打造一流实践教学平台,建设高水平产教融合实习基地,把教育部倡导的实施实验教学创新与质量工程计划落到实处,并以此为突破口,实现人员的学术交流,促进专业发展。根据企业需求和学生兴趣爱好,构建订单式培养机制,落实订单式培养细节,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更具科学性、实效性。校方应搭建学科创新平台,为创业孵化项目,促进成果转化,为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技术服务,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体系,促进优质资源的充分共享。

7 结语

以市场标准为导向,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研究与实践。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专业教学改革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应用型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猜你喜欢

应用型考核课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内部考核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