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后现代主义浅析《楚门的世界》

2021-01-13伍仪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环球首映 2021年11期
关键词:楚门后现代主义隐喻

伍仪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由于后现代电影偏向于揭发把理性的商品作为消费文化的符号对人性本真的抹杀,引导着我们对于现实真实性的合理怀疑。关于从后现代主义的反讽以及电影所隐喻表达去分析《楚门的世界》,目前学术界的观点较少。本文从这些角度出发,探讨如何以这些特点去分析电影。

一、后现代电影的概况以及反讽手法在《楚门的世界》的运用

后现代电影也叫后现代主义电影,而后现代主义源于现代主义,但又不完全是现代主义,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发展。后现代主义不能用简单的词汇来定义,可由于它本身是反本质主义,是模糊了艺术和非艺术的界限的一种广泛情绪。从后现代主义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决定了它的概念很难被定义,而后现代主义认为对给定的一个文本表征和符号有着无限多的层面可以去解释其可能性。对于后现代电影泛指对一切现有规则的打破和对新的形式风格的探索,它的核心是颠覆传统的思想观念,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追求思想的自由。

1998 年由彼得·威尔执导的一部有着后现代主义风格的《楚门的世界》就是一部这样的电影。在这部电影里主人公楚门一直生活在演戏之中,但是他本人却不知道,周边的人都是演员,亲人朋友爱人等都是剧本规划好的一切,时时刻刻都有摄像头监控他,把楚门的一生通过电视转播给全世界看。在这个桃源岛里面,所有的事情都是围绕着楚门展开的,而在这已经写好了的人生里,有一天,从天而降一个道具灯,上面还写着天狼星的字样,可见在这个桃源岛里就连星星都是假的。经历了三十年的荒唐人生,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有些不对劲,自己就像是温室里的花朵一样被人养育着,失去了自由,于是他决定逃离这里。楚门渴望自由,用尽方法打破一直以来的生活,学会了对他的生活进行怀疑。这就展示了后现代主义里面的打破传统,体现个性,对于千篇一律的生活敢于创新[1]。在后现代主义的环境下,电影的商业性和复制性与后现代主义下的商业性互相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反讽就是在后现代主义里面的一种话语类型。反讽这个词汇源于希腊文,本来的意思是当时的希腊表演者用来佯装自己的无知,贬低自己的方式,也被翻译成伪装的无知,虚伪的谦逊。而反讽始于美学家波德莱尔“以丑为美”的主张和技巧,就是在通常的意义之外包含着相反的意义。后来苏格拉底也特别喜欢运用这种方式,慢慢地,反讽也就成了一种修辞方式,并且它不仅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创作手法之一,也成为摄影、绘画、动画、电影和戏剧等相关领域的公告同语言。这种创作的手法在《楚门的世界》就运用广泛。

剧情的开头,楚门在购买报纸的路上遇见熟人打招呼的时候,两人却刻意推着他到背后的板子,清晰的看到背后板子上面的广告;当自己的妻子下班回来时,买了新的厨房用品还特地讲解了自己免费拿到的“厨房好帮手”的功能,以此插入广告;后面当楚门意识到他的生活有问题和妻子聊天时,妻子却不接话拿起桌上的可可豆,突然开始讲解起可可豆的好处再次插入广告。尤其在和楚门吵架的时候,他的妻子还能兼顾自己的演员职业,冒着暴露的风险念出完整的广告词,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被当作广告一样硬板刻画。而作为楚门的妻子不难看出她作为演员是很称职,但是却抛弃了自己的人性。电影里面那桃源岛的人都是将引导控制楚门的人生的演员,他们为了扮演好自己该做的角色,根本就不照顾楚门的心情,将他如一只宠物一样圈养。

不仅如此,当楚门发现自己的生活不对劲和自己最好的朋友马龙诉说心事的时候,在断桥两人交谈,但事实上马龙说的一切都是通过剧本一字不落的说出。就连最后结尾那句“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再怎么样也不会欺骗你。”也不过是稿子里面的一部分,并不是作为真正的朋友发自内心所表达的。这里就更加讽刺现实生活中你虽然有着很多朋友,但绝大部分都是表面朋友,看似和你一起每天吃喝玩乐,但如果你变得贫穷患病真正需要他们帮助的时候,他们就像是树倒猢狲散一般跑开,多么的虚假。

在拍摄楚门的导演接受采访时,他作为领养楚门的“父亲”却将他作为赚钱的道具,称他活在自己所创造的乌托邦世界里面,在这个世界里面没有欺骗也没有谎言,似乎一切都是真实的。但身在其中的楚门,身边的一切却全是假的,为了不让楚门离开这里,剧情还安排让他的父亲死在海里,给楚门留下了极大的心理阴影。将他的生活安排成自己规划的,就算有一个妻子受不了楚门,导演还可以给他安排第二个女人。这将楚门这个活生生的人当作了什么?没有任何隐私的楚门从刚开始出生时的一台摄像机到后来的五千多台摄像机无时无刻地监视他的生活并将这些转播给全世界的人观看。放在如今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来看更加的有现实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究竟是人在束缚媒介,还是媒介在束缚人?电影安排这种戏剧化的情节就是为了讽刺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自由和隐私究竟是被解放还是被金钱利益下所操控,这是值得人深思的话题。

其中最具有讽刺效果的还属楚门开头的那句“如果再也见不到你,那么祝你早安,午安,晚安。”并且这句话在楚门历经千辛万苦最后终于到了世界的尽头,找到了离开桃源岛的楼梯,在打开那漆黑一片看不到外面风景的门,楚门再一次说出了这句话。这句话不仅是让整部片子首尾呼应,更是显示了楚门的决心,看不到光的门背后究竟是什么,未知的黑暗让人感到恐惧,但楚门能够走出去,脱离了一直以来的生活,迈向那个可以追求自我本性的地方。这在现实里面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好比在哥白尼真正的提出日心说时,又有多少人会去怀疑地心说的真实性,这正是电影讽刺那些贪图过着安逸生活却不懂得改变的人。正如英国作家路易斯·卡洛尔的《爱丽丝镜中奇遇记》中,红皇后对爱丽丝答道:“在这个国度中,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使你保持在原地。”如果在进化的这条道路上,你不作出改变,那么就是倒退。后现代主义就以颠覆固有思维发展新的思维为出发点的一种创新形式。

二、隐喻手法在《楚门的世界》的运用

在楚门生活的桃源岛实际上是给在现实世界的观众观看,导演克里斯多夫创造了楚门真人秀,利用现代媒体的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地。作为观众越是在意楚门的生活,越是对他感兴趣,就会陷入媒介的影响。而影片的播放就隐喻了现在社会中的电视媒介已经潜移默化的开始影响着现实社会里面的人,并且从他们买楚门各种周边就能发现影响效果的深刻。

影片的开始有一段楚门对着梳妆镜自言自语的片段,虽然那个时候的他并不知道自己早已被机器所监视,但那小小的镜子就像是一个树洞一般,将他的压抑释放出来。而之后楚门带上截然相反的笑容与邻居妻子打招呼。这里就隐喻了人们在生活当中有着表面的模样,但在旁人看不到的地方,每个人都有压抑着的孤独感。可见人要是没有自由,没有追求,在他人的安排下按照计划行事,那和机器人又有什么区别?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为人有独立的情感。

在影片当中,楚门的生活在荧幕面前产生出了几种看与被看的关系。首先,楚门本身被全世界观看这个节目的观众所观看,他就作为一个被看的角色。其次,作为观众反馈于导演的收视率,周边的购买率,二次创造版权等让导演尽收眼底,这样他们就变成了被看者。不仅如此,导演和演员的互动也作为了互相观看的对象[2]。如同劳拉·穆尔维所说的:“电影提供若干可能的快感,其一就是观看癖。在某些情况下,看本身就是快感的源泉。正如相反的形态,被看也是一种快感。”

而在影片的最后,当楚门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这个世界并不是真实的世界。天空下着雨,但是雨水却是在他的头顶跟着他走,而走的时候还变慢了,当导演发现时派了更多的闪电呼啸而来。工作去开车的时候车内的广播坏了,意外说出各个演员的安排,当楚门开始怀疑的时候却被导演发现,于是快速安排转换频率并做出解释。走进电梯却看到后台的人员在里面休息,原本摆放在那里的电梯意外消失,当楚门被赶出去的时候还故意拍打了旁边的装修工人,如果是真的装修工人而不是演员一定会发脾气或者跳下来,但作为演员的基本素养,工人无动于衷并且继续修理着他的东西。当楚门和自己最好的朋友看日落却发现太阳云朵都是不动的,像是一块板子……种种的一切让楚门下定决心离开这个桃源岛,但因为对海洋的童年阴影,无论他是开车、坐大巴、坐飞机都会有各种意外阻挠着他。最后战胜恐惧的他趁着天黑乘上了那小帆船。被导演发现的时候,他却不顾楚门的安危一档接着一档控制天气,狂风暴雨来回切换,目的就是为了阻止这唯一的主角离开。这种具有绝对的权威操控着一切,如同上帝一样将这个世界玩弄于股掌之间无不隐喻了强大权威所带来的专制性,以及导演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产生强烈的控制欲,不让楚门这个香饽饽离开。

怕水的楚门被狂风暴雨掀翻落于海洋,观众似乎感同身受看得揪心,不无在心底呐喊楚门一定要活下去。无论导演如何的劝说,楚门仍旧推开了全是黑色的门后。全黑的门暗示着外面的世界全是未知的,不一定是光明但也不一定是黑暗,无论是黑暗还是光明,楚门都有勇气打开门并且踏出这一步。最后当楚门的船碰到“世界的终点”,观众无不都是发自内心的为他欢呼,他终于获得了自由。这是电影的隐喻,象征着人们对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下对人全面控制的否定。楚门的成功逃离,也预示着人们摆脱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美好愿望的实现[3]。

在导演接受采访的时候,有人提问究竟有多少的摄影机时,那夸张的5000 多部让人惊讶。从刚开始是婴儿的楚门被一部摄影机所观察,随着年龄的增大,摄影机也越来越多,隐喻了作为窥探的机器野蛮地掠夺了人们的隐私。当今处于数字化的时代,只要是在大庭广众的地方,免不了摄像头。而有些过分的狗仔通过对机器的依赖将明星的私生活暴露在大数据上,作为明星的同时,他们也是一个个普通人,而当网络将这些暴露的时候,他们的隐私不仅一览无遗,并且还要受到网友的指责点评,明明是很奇怪的事情却会被从众心理操控的人们理所然当化。

三、结语

《楚门的世界》是个虚拟的故事,但是在这故事的背后却映射出传媒对人的影响,像是一个寓言故事一样,将观众的从众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大众媒体监视他人的生活,将其赤裸裸的展示出来,值得人们思考。并且它作为一部后现代主义的电影,以反文化的立场颠覆对传统艺术电影的深度思考。影片构建了一个虚拟的世界满足了观众的偷窥心理,并且以此讽刺他们猎奇的心理。当面对千篇一律的生活安于现状,接受一切而不是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打破,那么社会就不会进步。生命有无数种可能,每个人都可能是楚门,自己的命运是掌握在那些勇于努力付出改变的人手里。

猜你喜欢

楚门后现代主义隐喻
再次看望楚门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突出重围
楚门的世界
论解构型影像系统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以《大话西游》为例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楚门的世界,我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