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吟诵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意义

2021-01-12余菊芬刘甜园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35期
关键词:吟诵古诗教学小学语文

余菊芬 刘甜园

摘要:吟诵是汉语诗文传统读法的统称,是中华传统的读书法,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歷史。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其中的“读”和“吟”均为现在所说的吟诵。古人无论是读诗还是创作诗歌都是在吟诵中进行的,吟诵的意义对古人不言而喻。吟诵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古诗的声韵美,还可以让看似枯燥的古诗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

关键词:吟诵  古诗教学  小学语文

一、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传统上学习古诗大多采用死记硬背加默写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枯燥无味,而且还会让小学生对古诗产生畏惧的心理。一提到古诗小学生就会联想到背诵默写的“噩梦”,还未真正学习,心理上就已经输了。用吟诵的方式学习古诗,首先在声音上就吸引了学生。吟诵,这种类似于唱的形式,会让学生心理上放松,觉得很自然很放松很好玩,不知不觉中对学习古诗产生兴趣。吟诵,作为一种学习古诗的全新方式,足以让学生眼前一亮,带给他们前所未有的听觉盛宴。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反复吟诵,从中逐渐感受古诗的意义。并且吟诵不同于唱,学生不用因担心在吟诵的过程中走调破音、不好听等问题而羞于开口。

例如《池上》这首诗,部编教材将它编排在一年级上册中。编者将这首充满童趣的古诗安排在一年级学习,正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一年级是学习古诗的黄金时期,要先入为主,先发制人,让学生对学习古诗产生兴趣。为此,教学中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古典背景音乐,教师首先声情并茂地吟诵这首诗。学生们听得十分入神,觉得十分新奇,也纷纷跟着小声吟诵,大家学习古诗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学习古诗的兴趣被激发,接下来听录音加教师示范,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学,先试着拉长韵字,然后再拉长二、四位置的平声字。经过一番练习以后,放手让学生同桌之间相互吟诵,接着同桌起立全班展示;对于胆子大的同学,播放伴奏使其独立展示。吟诵展示变成学生们的展演,大家争先恐后地要吟诗展示。学生们愿意用这样的方式反复吟诵,因之也就能熟记于心。

二、帮助学生记忆古诗

吟诵中有一条重要的规则——依字行腔。也就是按照字的读音去吟,按照字的声调走向去吟,同时把字的声音拉长。这大大降低了学生们学习的难度,让学生们乐于开口。学生们乐于开口后,就会在无形中加深对诗歌的印象。除此之外,吟诵按照诗文的声韵规律来进行,这让吟诵的旋律变得抑扬顿挫,不仅好听又不枯燥。古诗吟诵随着诗意的不同,时而轻松活泼,时而高亢悲愤,时而沉思浅吟,时而哀怨悠扬。小学生朝夕吟诵,反复涵泳,当掌握规则、熟悉内容以后,就可以一口气吟诵出来,轻松自如。而且吟诵兴趣被激发以后,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上快速记忆古诗,甚至课下都会不由自主地浅吟低唱。吟诵这一独特的读诗方式,无形中帮助学生加强记忆。

例如,很多学生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考试中补充诗句时,大脑会突然变得一片空白,平时很熟悉的古诗,就是一个字也想不起来。笔者的一位学生这样说:“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是以前,到考试结束都没办法想起,但是学了吟诵,心中尝试按照吟诵的旋律找感觉,居然想了起来,吟诵真的很神奇!”又如笔者在三年级时给所带班级学生拓展了《春江花月夜》的吟诵,每天利用第一节课后的时间放给学生们听。这首诗是课外拓展内容,诗歌很长,没有要求背诵。但是仅仅两三天的时间很多学生居然能吟诵大半,到第二周时有不少学生居然能全部吟诵。这里教师没有给学生任何的压力,只是每天播放,但是学生们却意外地在很短的时间内脱口吟诵。无疑,吟诵有旋律有节奏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学生们记忆。

三、帮助学生理解古诗

诗歌本身短小精悍,很少的文字却能传达很多的内容。让小学生理解古诗一直是教学的难点。然而,吟诵能很好地帮助小学生从字面上理解诗歌的内容。汉语诗文大部分都是押韵的,韵中包含了情绪,基本上决定了一首诗歌的情感格调。在诗歌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从韵字中去感受诗歌的感情,将韵字拉长,韵字拉长后从声调和开口度的大小中判断诗歌的情感。

例如,在《悯农(其二)》教学中,由于一年级孩子很难理解农民伯伯种田的辛苦、粮食的来之不易,笔者教学时让学生把诗歌中的韵字“午”“土”“苦”拉长去感受。一年级的小学生通过拉长韵字能纷纷讲出农民伯伯劳动很辛苦,仿佛切身体会到他们烈日下劳作的不容易。在诗歌《山村咏怀》的教学时,让学生们把韵字“家”和“花”拉长,一年级小学生也能感受到乡村美丽开阔,以及花很美。

另外,吟诵时讲究“平长仄短,平低仄高,入声读短,韵字拉长”等规则,理解诗歌意思时要把握“高是强调,长是延展”的口诀。老师在教学时通过具体的诗句简要分析,反复强调这些口诀,一步步指点学生、引导学生,再反复练习,慢慢地熟能生巧,吟诵就能若有所悟。

例如,古诗《村居》中“草长莺飞二月天”这句诗吟诵时,“草长”“二月”是高音,理解口诀“高是强调”,“草长”强调草在生长,“二月”强调时间是仲春二月,生命最勃发的月份;“莺飞——”“天——”吟诵时需要拖长声音,理解口诀“长是延展”,拖长的声音会让人产生短暂的联想,“莺飞——”让人想象到黄莺翩翩飞舞的样子,“天”字声音的延展可以让人感受到天空的高朗开阔。又如杜甫的“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这句诗字面上已经描述出了繁花满簇的样子,吟诵时“压”为入声字要短促,这短促的声音除了传达繁花满簇,还能将花朵沉甸甸的感觉表达出来;后两句“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中“恰恰”二字为入声,吟诵时短促顿挫,正好把黄莺啼叫时的感觉通过声音形象生动地传达出来。

吟诵是我们先辈代代相传下来的文化瑰宝,如今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价值不言而喻。吟诵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古诗的声韵美,还可以让看似枯燥的古诗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有义务带领学生吟诵,继承传统的读诗方法,把中华语言文化的精髓传给学生,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参考文献:

[1]郑彩霞.声情诗情两相宜——论古诗词教学吟诵的作用[J].新课程(上),2017,(4).

[2]高辽远.谈谈吟诵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作用及其学习吟诵的方法[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3]倪静.重视吟诵 学好古诗[J].山西教育(教学),2016,(12).

[4]徐健顺.吟诵概论[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吟诵古诗教学小学语文
吟诵国学经典,提升语文素养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靖江吟诵的采录以及初步研究
古诗教学如何激发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研究
吟诵,拥抱经典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