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服贸会的新贡献看服贸发展的新空间

2021-01-12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服贸会服务业贸易

白 明

众所周知,会展经济在中国的对外经贸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作为贸易大国,各种展会对于中国来说更是意义重大。与其他商业性展会不同的是,广交会、进博会等交易会与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一道,共同构成了中国的顶级展会体系。如果再扩大一下范围,也有一些展会可以被纳入国家级会展体系,一方面是厦门投资贸易洽谈会、海口消费品博览会、深圳高交会、东莞加工贸易博览会等专业性展会;另一方面是一些地方受国家委托举办针对性比较强的展会,如在南宁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在长沙举办的中国非洲博览会、在银川举办的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在乌鲁木齐举办的亚欧博览会、在哈尔滨举办的面向独联体国家的哈洽会、在上海举办的华东交易会等展会。

2021年9月2日至9月7日,2021年服贸会在北京举行。服贸会虽然看起来年轻,但追溯起来,也有10年积淀。早在2012年,党中央、国务院就批准由商务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京交会”。2019年,京交会更名为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从定位上看,服贸会既是国家级也是国际性的综合型服务贸易平台,现已成为中国服务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的重要渠道。相对于以往的京交会,服贸会不仅是变了一个新的名称,而且对于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来说也将会做出更多新贡献。

毋庸置疑,服贸会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然而,作为国家级展会,衡量一个展会所做贡献不仅要看与促进服务贸易相关的“规定动作”,如参展企业构成、来宾人数、成交额多少等重要指标,更要看各种各样的“自选动作”。就服贸会而言,无论是做好“规定动作”还是精心设计“自选动作”,都会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首先,要从提升会展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服贸会做出的贡献,其本身也应当是为发展服务贸易而提供高水平的会展服务。虽然因属于国家级展会而获得国家的大力支持,如海关总署对参展服贸会所需要进口的牵引车、医疗或外科用仪器等5类商品或价值不超过2万美元商品免除进口关税,但如果做不出高质量,得不到服务对象的高度认可,服贸会也做不长久,或者顶多是个“摆设”而已。幸运的是,无论是前些年的京交会还是近几年的服贸会,不仅得到各级政府的充分重视,而且也是越做越强,更是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认可。本届服贸会展览总面积为13万平方米,比上届扩大了18%,而且还增加了首钢展区。同时,注册参展参会企业1.2万余家,比上届增长52%。

其次,要从带动效应看服贸会做出的贡献,不仅是增加一些就业机会,带动多少GDP那么简单,其最主要的意义在于与首都的功能定位形成良性互动。作为一个国际城市,如果没有一个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展会恐怕会是一种遗憾。相对于举办过世博会和进博会的上海以及举办过广交会的广州,举办过投洽会的厦门,举办过消博会的海口以及举办过高交会的深圳来说,北京还真需要一个大型国际化展会为北京的国际城市定位“锦上添花”。这不仅是一个关乎城市形象的问题,更不是仅仅为了“撑门面”,而是一个关乎城市发展活力的问题。现阶段,北京正在积极推进“两区”建设。无论是大力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还是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都与服贸会的功能定位相辅相成。“十四五”期间,北京市高标准推进“两区”建设过程中将突出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特征,而服贸会的举办绝不仅仅是为了应景,而更是能够与“两区”建设相互借力。为了配合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本届服贸会在北京首钢园举办了供应链服务展,展区规划为“1+4”模式,其中“1”是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题展区,而“4”则包括生活服务供应链、生产制造供应链、商务服务展区、综合供应链展区,超过180家供应链和商务服务企业及相关机构线上、线下参展。

再次,要从促进效应看服贸会做出的贡献,展会期间能够促成多少生意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服贸会如何能体现出导向与示范作用。当前,中国正在积极推进数字经济建设,而无论是从产业数字化还是从数字产业化角度来看,都在为服务贸易发展赋能,同时也都离不开服务贸易助一臂之力。“十四五”期间,中国要充分发挥大数据与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尤其是要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产业水平,同时也要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建设若干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深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应用。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本届服贸会将主题定为“数字开启未来,服务促进发展”这12个字不仅与时代的发展并不违和,而且更代表着服务贸易发展的大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的服贸会上,金融、文旅、教育、健康卫生、供应链等8个领域最前沿的服务项目,更加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观众将能与机器狗、智能安全帽、数字化诊断等数字化科技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正是因为抓住了数字经济这条主线,本届服贸会才能够让人们更好地感受到服务贸易发展的创新驱动元素,这也是我们打造贸易强国的必由之路。

最后,要从国际分工看服贸会做出的贡献,对于夯实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地位而言,举办服贸会可以说是不可多得的机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披露,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近5.4万亿美元,约占当年GDP的三分之一,位居世界第二,而当年中国数字经济同比增长9.6%,居世界第一。无论是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上游还是下游来看,中国都有资格在数字贸易上成为国际分工的主导力量。对于中国举办的服贸会,不仅我们自己十分重视,而且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产生了影响力和吸引力。从本届服贸会来看,共有153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参会,比上届增加5个国家,线下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占比为21%,国际化率为18%,均较上届有大幅提高。

顾名思义,服贸会的“主业”是要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甚至没有“兼营”。作为国家级展会,服贸会的规格定位之“高”,举办规模之“大”,覆盖领域之“全”,甚至超过了全球所有类似功能的展会。根据世贸组织的规定和划分,全球的服务贸易领域共分12大类,而本届服贸会对这12个领域均有不同程度涉及,这种“高大全”式服务贸易展会在当今世界上也算绝无仅有的。

2021年9月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服贸会开幕式上发表了主旨演讲。可以这样说,习近平主席的演讲“言简”而“意赅”,讲话中透露出的信息十分丰富。除了认为本届服贸会将会是特色鲜明与富有成效外,习近平主席特别强调了服务贸易独特定位,一方面服务贸易对世界各国来说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另一方面服务贸易对中国来说也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

应当看到,目前服务业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65%。同时,发展中国家三分之二的就业和发达国家五分之四的就业都来自服务业。相比之下,尽管近些年来服务业占中国GDP的比重不断增加,但一直到2020年这一比重也仅刚刚达到54.5%。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出发,如果服务业发展滞后,中国经济必然会面临两难处境,要么只能够谋求在制造业上进行粗放式发展,要么让服务业拖中国经济的后腿。要打破这种两难预期,必须要在服务业发展上投入更大的力量。至于服务业怎样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照我看来,离不开谋求开放红利,而发展服务贸易对于促进服务业开放则会带来更多机会。刚刚公布的《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20》显示,2020年中国服务进出口6617.2亿美元,同比下降15.7%,但降幅低于全球3.5个百分点,因而中国服务进出口规模连续七年位居全球第二。

理论上讲,货物贸易是以物化劳动为对象的一种跨国交易,而服务贸易则是以活劳动为对象的一种跨国交易,两者之间并不是完全孤立的。无论是货物贸易规模过大,还是服务贸易规模过大,都很难成为贸易强国。2020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破32.16万亿人民币并且创新高,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而从服务贸易来看,2020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为6617.2亿美元,在世界服务进出口中的占比为6.8%,其中服务出口在世界的份额为5.6%,居世界第四位,比2019年提升一位;服务进口在世界的份额为8.0%,居世界第二位。总的算下来,2020年中国的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约占全世界的6.8%。如果服务贸易的发展长时间滞后于货物贸易,中国也算不上是一个贸易强国。事实上,货物贸易越是快速发展,对于相关配套服务的需求也会更大。

对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来说,服贸会不仅是一个贸易促进平台,更是能够清晰俯瞰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立足点。站在服贸会这一平台上不难发现,中国不仅已经在朝着服务贸易大国方向迈进,而且也正在为打造服务贸易强国而努力。

一是克服疫情困扰,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扫除障碍。从本届服贸会和上一届服贸会来看,都是在防控新冠肺炎压力下举办的,非常不容易。如果近两年来在武汉、绥芬河、北京、广州、新疆、南京、营口等地集中爆发的大小规模疫情不被及时控制住,举办服贸会也的确很难操作。即使勉强按期举办,也很可能不会像现在这样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而不得不采用完全线上模式。在疫情尚未完全根除背景下,举办服贸会并不容易,而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也同样充满坎坷。近些年来,旅游业、建筑业、运输业一直是驱动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三大主导力量。然而,疫情让国际旅行基本停顿,而有限的国际航班也时常因为疫情原因被熔断。显然,无论是入境旅游还是出境旅游,短期内还难以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除了旅游业,建筑业与运输业也是受疫情影响的重灾区。正所谓“堤外损失堤内补”,随着数字经济的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跨境交付模式愈加成熟,特别是对影视、游戏、软件开发等有条件远程交付的项目来说,各种非接触式应用场景必然会大有用武之地。

二是对标国际规则,提高服务贸易对外开放水平。对比20年前“入世”之初,中国承诺在100个领域开放服务贸易,而实际上中国“超额”实现了当初的承诺,服务贸易的开放领域达到120个。然而,中国在服务贸易上的开放也体现在管理体制的与时俱进之上,其中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快出台有关服务贸易的负面清单。说起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投资领域的负面清单最早出现在2013年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立之时。迄今为止,国内已先后出台自贸试验区版、全国版、海南自贸港版共三张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相比之下,在服务贸易领域开放上引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也刚刚起步,直到2021年8月26日海南自贸港版的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才开始生效,而海南的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包括70项特别限制措施。海南版的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若能在全国推进推广复制,将更有利于中国在区域合作协定中占据主动权,也有利于中国服贸企业走出去。按照习近平主席在服贸会开幕式主旨发言中所强调的“全国推进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那样,当下,尽早出台全国版的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应当没有大问题。只要有了自己的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中国在RCEP、中澳自贸协定等自贸协定中有关服务业开放的正面清单才能如期“转负”。与此同时,在服务贸易上引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也会倒逼自身体制机制的优化调整。为此,必须按照习近平主席所要求的那样,加强服务领域规则建设,支持北京等地开展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规则对接先行先试。

三是聚焦园区建设,优化服务贸易发展的小环境。作为国家级展会,服贸会之所以有缘落户北京,在很大程度上与北京市在发展服务贸易上走在前列有关。2020年8月28日,国务院原则同意《深化北京市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方案》。仅仅一年多时间,商务部会同北京市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于2021年9月3日印发了《北京市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最佳实践案例》,为各地服务业开放与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借鉴。从这个意义上讲,由北京市担任服贸会东道主角色倒也并不出人意料。既然在北京探索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效果不错,那么就可以在全国加以进一步推广。

四是扩大服务进口,实现服务贸易供求双方供应。毋庸置疑,中国经济的成长不仅从货物贸易角度溢出了许多进口机会,在服务贸易领域也同样溢出不少机会,许多国家更是因此有机会“沾光”中国。2012—2019年,在全球服务进口年均增速仅为4.5%的情况下,中国服务进口实现年均10.6%的增长。中国对全球服务进口增长贡献率达15.7%,累计拉动全球服务进口增长5.5个百分点。然而,中国扩大服务贸易进口也有助于增加全球资源优化配置的机会,提高配置效率。近些年来,随着中国技术进口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向海外支付的专利使用费大幅度增长。但我认为,这些钱花得值,可以让国内企业最大限度享受到国际分工带来的比较利益。

(作者系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研究员)

猜你喜欢

服贸会服务业贸易
系列视频 聚焦服贸会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打造“永不落幕”的服贸会
图片报道
图片报道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