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合理用药研究

2021-01-10朱德玲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5期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朱德玲

【摘要】目的:讨论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合理用药。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5年-2020年见上报国家监测中心的药品不良反应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这150例药品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病关系等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在所有的药品不良反应患者之中,以一般药品不良反应患者居多,占比达到52%。在药品剂型方面,因注射剂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占比最大。在临床治疗药品不良反应后,大多数患者都得以痊愈或病情出现好转。结论: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较为复杂,医院需注意与之相关的多种因素,尽可能减少药品不良反应情况,推进安全合理用药。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安全合理用药;药品剂型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9-0069-02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之下出现的有悖于用药目的的有害反应[1]。ADR具体而言包含了对人体有害的各种副作用、较强的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后遗效应和继发性效应等[2]。ADR的临床症状与发生原因极为复杂,具体而言可分为A型、B型与C型三类。A型为因药品的药理作用过强所导致的ADR,B型为与药品正常药理作用无关的ADR,C型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不属于A型和B型的ADR1%本研究将讨论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合理用药,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5年~2020年见上报国家监测中的药品不良反应15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年龄在15~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7±6.8)岁,包含男性68例,女性82例。

纳入标准:①符合《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诊断标准的患者;②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具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②具有严重精神缺陷的患者。

1.2 方法 对ADR患者的ADR类型、ADR药品剂型、ADR情况等进行分析和讨论。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的ADR类型,主要分为一般ADR、严重ADR、新型一般ADR与新型严重ADR。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严重ADR为因使用药品后引起以下任意一种损害情形的反应:①服用后死亡;②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③导致癌症、畸形或孕妇服用后致新生儿出生缺陷④导致显著性或永久性人体伤残或人体器官功能损伤;⑤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大幅延长;⑥导致其余重大医学事件。新型一般ADR为药品说明书之中并未记载的不良反应,新型严重ADR则是指同时满足了严重ADR与新型一般ADR判断标准的药品不良反应。一般ADR指除以上说明外的一切药品不良反应。

统计患者的药品剂型,包含注射剂、片剂、胶囊、口服溶液、颗粒及其他剂型。

统计患者的ADR病症药物类别及构成,主要包含抗感染药物、抗肿瘤药物、消化系统药物、血液系统药物等。

统计患者临床早治疗后好转情况,分为症状痊愈、好转与未见好转三种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研究所得计量资料(t)和计数资料(x2)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版本)分析,表示方式为(x±s)、(n,%),若P<0.05,则判定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ADR类型 在150例ADR患者中,一般ADR患者数量最多,共有78例,占比达到了52%,其次以严重ADR患者居多,共有54例,占比达到了35%。新型严重ADR患者最少,共2例,占比为1.3%。详情见表1。

2.2 患者ADR药品剂型 因注射剂引发ADR患者数量是最多的,共%例,占比达到了64%。其次以口服片剂引发的ADR患者数量较多,共33例,占比达到了22%。其余药品剂型则包含胶囊、口服溶液、颗粒、雾化吸入剂、散剂等等。详情见表2。

2.3 引发ADR的主要药物类别及构成 引发ADR的药物以抗肿瘤药物为主,例数最多,占比为37.3%。其次以抗感染藥较多,占比为32%。具体到各类型药物上,以化疗药、β-内酞胺类、抗结核类药物引起的ADR较多。详见表3。

2.4 患者临床治疗后ADR好转情况 在经过有效治疗后,有120患者的ADR症状得到痊愈,有24例患者的症状有所好转,仅仅只有6例患者的病情未见好转。详情见表4。

3 讨论

药品不良反应的产生,多为不合理用药的结果。

在ADR患者中,注射剂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最多。作为一种治疗方式,注射剂具有给药便利、疗效快速等特征,在临床应用中较为便捷,但在实际应用中,注射剂的使用要求十分之高,对于溶媒、医疗人员的操作都有较高的要求,一旦溶媒、操作不当,就可能导致药品不良反应的产生,这也就是注射剂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最多的主要原因[4]。此外,在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药物类型中,因抗菌药物导致的患者数量是最多的,这是因为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较为严苛,必须严格根据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使用才能保证用药的安全合理。

药品不良反应的产生,大多因药品不合理使用引起,比如静脉注射方式的不正确,或是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这意味着实际临床用药的过程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当前药物种类繁多,即使是专业的医护人员也不可能了解所有类型药物的详细使用情况,因此医护人员需要扩展自身的知识储备,在治疗前翻阅药物相关资料,规范各类药物的用法用量,从源头减少药物使用风险,减少ADR患者的发病率,确保安全合理用药[5]。

在ADR患者的临床症状中,一般ADR患者居多,其临床反应多为皮肤起疹、瘙痒等,严重ADR患者位居其次,临床症状多为过敏性休克、抽搐、意识不清醒等。大多数患者的临床反应对其伤害不大,严重者为少数[6]。在ADR症状出现之后,患者需要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并根据患者病症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进行干预治疗。ADR的治愈率颇高,在本研究中,ADR患者治疗后痊愈的占比高达80%。

重复用药极可能导致ADR的出现,以高血压患者服用硝苯地平片为例,若患者在未严格遵照医嘱的情况之下擅自增加用药量,长期的过度使用药物就会导致患者的血压降低,并引发外周水肿等不良反应,因此需重视用药量,禁止任何重复用药的情况。联合用药也是较为危险的情况,在临床治疗中,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应用治疗病症是较为常见的,但部分药物之间存在配伍禁忌,这些药物的联合应用反而会使药效降低,并产生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额外损害。

抗生素滥用也是不合理用药的表现之一。抗生素对于增强人体免疫力有较大作用,但抗生素的滥用则会导致药品不良反应的产生。在我国,抗生素滥用情况较为普遍,作为一种抗菌药物,抗生素通常用于预防感染,抗生素的滥用则会增强细菌耐药性,从而导致抗生素失效。

患者未按医嘱在正确时间服药也可能导致ADR。药品作用的发挥,需要在合理的时间内服药才能产生最好的效果,如患者未按医嘱规定按时服药,就极可能产生副作用。部分药物对于服药时间极为严格,比如硫糖铝,应当在饭前一小时,或者是在睡前30分钟服用,如在饭后服用会对患者胃粘膜造成额外的损伤。对于部分需长久用药患者,服药时间也有一定的讲究,如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其服用降压药物的时间最好是在凌晨或午后,这样能使降压药的药效最大化,减少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ADR的产生原因极为复杂,但其大多都与不合理用药有关。为了确保安全合理用药,首先需要在ADR发生之后,第一时间进行上报,将ADR数据录入数据库,以方便专業研究人员对药品和ADR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根据药品具体风险来决定是否需采用相关安全措施,比如更新药品说明书。其次,需要让医院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安全合理用药知识培训,尤其是抗菌药物的使用,需要严格按照我国相关药物使用规定进行,尽可能减少静脉注射频率,增强医疗人员的安全用药意识,从而保障患者的安全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唐志勇,苏强,杨思芸.南充市中心医院2018年24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田,中国医药导报,2020,17(19):147-150.

[2]黄玉玲,陈秋凤.某“三甲”医院2017年2019年间252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其对策[J].抗感染药学,2020,17(06):885-887.

[3]王宏红,孙超,赵海霞.某医院21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18):168-170.

[4]付腾飞,严懿,郑珊婉.我院2015-2019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广州医药,2020,51(03):93-97+101.

[5]陶春,我院30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海峡药学,2020,32(05):217-219.

[6]庞洋,董海燕,樊迪.某院2015-2018年44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20,17(01):41-44.

猜你喜欢

药品不良反应
357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报告
关于完善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的思考
应用PDCA循环促进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上报及效果分析
应用PDCA循环促进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上报及效果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分析与医院药事管理探讨
行政干预对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质量的影响
73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3~2014年153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研究
我院23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