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画龙点“境”

2021-01-10吴敏娥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19期
关键词:油纸伞雨巷丁香

吴敏娥

在文学历史长廊中,诗歌作为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盛唐的天空,感染者历代的文人。而中国现代新诗,犹如一杯清凉的甘醇,陶冶着众多少男少女的性情。

诗歌为什么能得到那么多人的青睐,这就不能不提到意象提炼的美好。闻一多的三美包括: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之所以久久被人们所传唱,就因为这首诗完全符合三美原则。大家喜欢这首诗,就在于它的每一节都可看作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例如第一节中的意象“云彩”,是一种藏于内心的静美。后面的意象“金柳、艳影、青荇、柔波、拜伦潭……”,它们都美到了极致。

诗人通过诗歌表达情感时,不一定是直接表达,往往是把自己的情感、理想、志向、抱负等,融入到诗歌形象(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或景物形象)当中,借助某些诗歌形象含蓄地去表达。习惯上,我们把寄托或承载诗人主观情感的诗歌形象称为意象,即有“意”之“象”,意象就是蕴涵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在鉴赏诗歌时,应该借助意象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说,品析把握意象是和诗人进行情感交流的有效途径,也是解读诗歌、打开诗人心灵之窗的一把钥匙。

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一诗中,把作别康桥的时间安置在了夕阳即将西下至星辉斑斓这一时间段,精心选取了夕阳、云彩、金柳、青荇、榆阴下的一潭、星辉等一系列清新飘逸、绚丽多姿、美到极致的物象,并且把離别时种种复杂的情感寄予其中,不仅给我们以赏心悦目的美的享受,而且以其蕴涵的复杂细腻的情感拨动着我们的心灵之弦。本文力图从普通高中学生的知识层面对该诗中的部分意象加以浅易的品评、分析,以便揣摩和走近徐志摩的情感世界,和诗人进行情感交流,加深学生对诗歌中意象的体会和理解。“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读着这些诗句,我如徜徉在康桥河畔,静静欣赏着河畔的金柳,在水底招摇的青荇。沉淀着彩虹梦的拜伦潭。星光下的小船,几声浸透着哀愁的笙箫,沉默的夏虫。这充满梦幻般的绮丽色彩,把人带进了一片充满蜜意的柔情康桥。

《雨巷》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雨巷》中的诸多意象:

第一个是油纸伞:这是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落入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伞的迷蒙意境。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还具有一种独特的浪漫气息。时间选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平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

第二个是雨巷:雨巷是由“雨”和“巷”两个意象构成的。这时的“雨”应该是怎样的“雨”?当然是细雨,朱自清的《春》中是这样描写雨的:“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这是一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在《雨巷》中是怎样一种情境呢?雨浥尘,打湿了梦起的地方。细雨迷蒙,天色阴沉易使人产生伤感。诗中用什么样的词来形容“巷”呢?作者用“悠长、寂寥”来形容“巷”。“悠长”写出了小巷的幽深;“寂寥”表明了这是一条空寂的小巷。小巷里又有“颓圮的篱墙”,“颓圮”写出了小巷的残破;还有让人怀旧的具有隐蔽和遮挡作用的油纸伞,再加上蒙蒙的细雨,阴暗潮湿,青砖灰瓦青石路面,色调阴冷,这几个意象构成了一个阴冷、迷蒙、破败、空寂的背景。

第三个是丁香: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愁怨,说丁香是愁品。开的花为淡紫色或白色,颜色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第四个是篱墙:这个篱墙是颓圮的,就让人有种哀怨、凄凉、衰败的氛围。

大部分人都认为丁香是主体意象,而且很多资料也这样认为。但我们仔细读来,可以发现,这条小巷随诗的流动而贯穿我们的整个感受,不曾中断。就像诗歌的开头和结尾,仿佛“我”一直都走在雨巷里,走不出来,而这也正好与诗的意境相吻合。再进一步分析,诗呈现给我们的实有意象是雨巷、油纸伞和“我”,而“丁香一样的姑娘”是虚象。她的“存在”无改于雨巷中视野的迷茫和雨巷的无尽蜿蜒,彷徨的行人一直在雨巷中彳亍、彷徨。用中国古人绘画和雕刻龙的技艺比之:“雨巷”就像“龙”的情形,龙的饿首尾显现,一如诗的首尾两节中“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的“现身”;龙身隐于云雾,就如“雨巷”为“丁香一样的姑娘”所覆盖;云雾中偶尔显现出龙的一鳞半爪,一如“雨巷”在诗中的偶尔出现;虽有云雾的隐没,但我们的视野中心仍然是龙,所以这首诗的主体意象依然是“雨巷”。“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加深了诗歌的意蕴。

细细品读《雨巷》,给人一种深幽、静愁的安谧。唤醒学生的一颗诗心,这才是最为诗意的遇见。戴望舒用独特经典的意象,描绘了江南小镇上的一次邂逅。这首诗唯美精致,朗朗上口,字字珠玑下流淌出的那份诗情,朦胧而不晦涩,低沉而不颓唐,情深而不轻浮,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经典。从此,丁香姑娘就永远定格在文学长廊中,成为无数人的美丽幻梦。

通过以上事例可见:诗歌是最精炼、最纯粹的语言艺术,它以语言描绘一个个意象,即可组成一幅幅美妙的画面,美不胜收,言简而意丰,妙不可言。它的美在于意象选择的精准,精美的意象组成一幅幅优美的画面,诗歌的美,在读时才能感受到,才能感悟其内在的意蕴。意象的作用在此彰显——画“龙”点境。

猜你喜欢

油纸伞雨巷丁香
The Meaningful Flowers
泸州油纸伞
冬季的雨巷
再见雨巷
油纸伞的守望者
油纸伞下的四月
走出“雨巷”的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白丁香紫丁香
极速快递
丁香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