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渗透策略

2021-01-10姚冰玲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19期
关键词:渗透策略高中历史

姚冰玲

摘  要:历史是高中的主要科目之一,学生通过系统化的学习,可以了解古今中外的历史事件。高中历史教师要抓住教学重点,在教学中利用各种途径和方式渗透家国情怀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明白自身肩负的使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提高学生的团队感和集体意识,将核心素养教育渗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基于此,本文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渗透策略,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家国情怀素养;渗透策略

引言

家国情怀教育是加强学生对“小家”家庭、“大家”国家的热爱与责任感的教育,是在加深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和自豪感下,更好地追求社会繁荣、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借助高中历史教学渗透家国情怀教育,可以激发和内化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并将其转化为为祖国和社会奋斗的力量动力。

一、培养家国情怀素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有利于开展爱国教育。家国情怀是指对国与家的情怀,其中爱国情怀为核心内容。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开展家国情怀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爱国情怀形成。在分析历史事件过程中,了解不同时期历史人物的爱国精神,使学生逐渐受到影响与熏陶,这实际上有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推动其健康发展。其次,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在学习中国史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历史整体发展脉络,感受到民族特有魅力,在学习世界史过程中,能够读史明智,进而在历史事件中学会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历史觀。最后,有利于辅助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家国情怀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从家庭角度考虑,家国情怀教育的实施,能够增强学生的家庭意识,重视家庭内部的稳定。从国家角度来讲,能够培养学生爱国之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努力。家国情怀教育和德育教育本质上具有一致性,教育目标相同,旨在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三观,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以及道德品质。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渗透策略

(一)透过历史人物事件渗透家国情怀素养

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通过历史的记录,跨越千年来到课本中一定有他们的道理,而这道理的背后往往就是我们需要的家国情怀,教师如果可以抓住这一点进行渲染,课堂也将十分精彩。如在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这一单元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对林则徐、邓世昌、于成龙等历史人物的故事进行讲述与演绎,甚至可以进行辩论探讨。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历史名人身上爱国、爱家、爱自己的品质,借此完成对家国情怀的渗透。

(二)自主化学习渗透家国情怀素养

高中历史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将自主化学习融入高中历史课堂,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问题和发现问题,从而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家国情怀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例如,在讲解“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与发展,让学生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引着我们不断向前,改革开放为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推动着我国的不断发展。这种教学形式可以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强大。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展开高中历史课堂,可以弘扬爱国情怀,加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三)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家国情怀素养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我们的祖先用勤劳、智慧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中华文明,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财富,这是我们引以为豪的。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拓展传统文化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例如,我国《九章算术》编纂发明的珠算提出了当时最为先进的计算方法,为世界数学计算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天文观测方面,中国也是领先世界的,为我国的天文预报和农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我国自古以来是农业大国,农业研究也很成熟,经过几千年的不断的探索和总结,为未来的农业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也有助于解决世界的温饱问题。在我国,文学、艺术方面也有很多成就,丰富多彩的书画、令人耳目一新的戏曲,经过历史的积淀,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光彩夺目。这样的灿烂文化足以让学生感到自豪,教师应在教学中更多地涉及这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

(四)创设历史情境渗透家国情怀素养

高中历史家国情怀的渗透要做到有史实,有结论支撑,以增强历史教学中课堂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在历史教学的实践中既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史料信息,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知识,也需要科学、合理地创设历史教学情境,营造更有利于历史教学的环境和氛围。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感同身受地去体会史实,真切地感悟家国情怀,并在日常的生活和实践当中自觉地践行家国情怀,利用所学的相关知识、观念、方式、方法去服务我国的改革创新、民族发展和伟大复兴。例如,在学习“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收集和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科技、军事、教育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让学生真实地感悟和体会祖国的强大和繁荣,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国家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强化学生的民族自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核心素养是十分有益的,做到了这一步,就能对历史教学和学生性格养成提供巨大的帮助。通过历史人物的分析、授课方式的多样化、传统文化的弘扬、历史情境的创设等方式来授课,就可以逐渐做到对家国情怀的有效渗透。

参考文献:

[1]曾武赐.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J].新课程导学,2020(33):61-62.

[2]苟学珍.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J].文理导航(上旬),2020(12):54-55.

[3]李冰.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探析[J].家长,2020(32):123-124.

猜你喜欢

渗透策略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农村初中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刍议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