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化学时代下的阅读

2021-01-10张庆锋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19期
关键词:中学化学魔术浅谈

张庆锋

摘  要:中学时代的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不仅是科普知识的了解,更多的是要高效理解化学传达的信息,并通过相应信息的加工,将其以某种形式或记录或展示到某种平台上。那作为一线老师,如何帮助学生完成这一特殊时期的阅读任务呢?以下是我的一些经验分享。

关键词:化学;阅读;逻辑;关键词

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要研究化学阅读,就要先从为啥要学化学开始谈起。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出发点,抛开革命先辈般安天下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外,当下的同学们无外乎以下的一些原因:以便今后更好的为社会做贡献,考一个好成绩从而进一个好高中,喜欢这个学科,为了父母家人而学,又或者是被人逼着学……

我们可以把以上的人分为:有内动里的和没有内动力的。前者在学习时,比后者而言具有较好的持续度。作为老师,应该引领同学们,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方面让有内动力的同学,坚持的方法更行之有效;一方面让内动力不足的同学,充分挖掘化学学科的闪光点,培养化学学习的兴趣,进而实现化学阅读的原动力。

二、化学学科魅力无穷

内动力不强的同学,有什么方法能让他们感知化学的魅力呢?化学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这可不是泛泛而谈的。

(一)神奇的魔术中有化学

魔术对于很多人而言是神秘的,有趣的。其实魔术绝不是魔法的体现,反倒是科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比如化学中常见的一个魔术,魔棒点灯,是在没有明火的前提下,把玻璃棒放在酒精灯的灯芯后,将酒精灯点燃的一个操作。通过有趣的魔术,可以引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有兴趣自然有动力,让化学老师以魔术师的身份来解密其中的化学知识,同学们还会感觉无趣吗?

(二)美丽化学美轮美奂

通过特殊的摄影技术(微距摄影、高速摄影、延时摄影和红外热成像),呈现的《美丽化学》《重现化学》,以其特有的视角展示着化学的美。以《美丽化学——化学花园》为例:视频中有烟絮般白色沉淀的生成,也有缓吐泡泡般的黄色沉淀的生成,这里还有精灵般的蓝色珊瑚沉淀的生成。化学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途径,这色彩斑斓的现象就在我们的化学实验中,这么美的景象怎能不引发学生的喜爱之情?

(三)化学中不乏宝贵精神

化学的发展离不开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离不开实验者的大无畏和一丝不苟,离不开科学家脑海中模型构建和无数次的验证完善。

如最初人类对化学的使用,是发现食用雷火后烧烤过的动物口感更好,才慢慢对“火”展开了深入的了解。也正是因为火的使用,才有了化学学科的实质性研究的展开。而陶瓷也是因为善于观察与思考的劳动人民,最初是为了方便放东西,用土做成了容器,而这种容器遇到高温后最终形成结实且防水的新器皿。

三、化学的阅读中离不开关键词

任何阅读都要有侧重点,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的人要抓不同的信息点。普通资料中可能穿插了文学,情感,学术,但作为化学角度的阅读,就要更好的去抓住与化学有关的信息点。

同样都是字,哪些是关键词,这就需要有相关的训练来培养。

(一)逻辑顺序是关键

在使用高锰酸钾进行排水法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我们经常会问“收离熄”的顺序若颠倒会引发什么后果。天平的使用过程中,左物右码的顺序颠倒会引发什么后果。配制一定浓度的食盐水时要注意先固后液的溶解顺序,否则不规范。

设计实验时,我们也要求学生从三个层面来一一阐述。操作→现象→结论。一环扣一环,要说明其相关性,因果关系。

粗盐中可溶性杂质去除的时候,我们更需要知道离子间相互关系,为了除去什么离子,且方便后期的对引入的除杂离子进行除去,就更需要相关的逻辑关系。

(二)度量数值要注意

比如实验中若没有指明具体量,固体要铺满试管底部,倾倒的液体约1-2mL,滴加的液体2-3滴。在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过程中,化学变化中最小单元的“原子”,就像拆建楼房一样,原子的个数、种类、质量都未发生变化,这也是为何要对方程式进行配平。

同样在较为简单的计算题中,未知数x表示了数据和单位,所以x后并不加写单位。而某个数的意义是什么,计算时它的书写位置,列比例式时的理论依据及展示标准,都是需要重点注意的。

(三)图像信息要认清

对于初中的推断题,框图题,坐标曲线图等常见一些资料,我们都要看清数据的含义。如坐标轴是时间,还是反应时间,又或者是加热时间。一个不小心,就会造成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更有甚者还可能南辕北辙。

(四)如何让关键词更显眼

有意识的画出关键词是最简单且直观的方法,但是一味的说画出关键词,对于不习惯画关键词的学生,是很难养成相应习惯的。所以结合条件反射学说,我认为阅读的时候让学生左手拿尺右手持笔,每次学生拿尺的时候可以一方面对阅读内容进行相应的遮挡,另一方面形成一种条件反射进行心理暗示“我要画关键词”,还是一种非常不错的策略。当然再好的方法也要适当的坚持,才能达到相应的效果。

四、表述时需要逻辑+关键词

阅读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资料的相关内容,对人而言是信息的输入,但通常我們还要根据某些要求进行适当的加工,并以文字或者语言的形式输出。简单的讲,就是你告诉其他人资料描述了什么,你根据资料得到了什么。

那么猜测一下,若是试卷作答,什么答案是完美的。我猜应该是用最少的字,用逻辑性的语言,将必不可少的关键词系统性的表达出来。

化学是严谨的,只有严谨的态度才能更好的读懂化学,只有抓住核心关键才能快速的理解化学,同样只有用规范的逻辑思维准确的表述才能让对方读懂我们想要表达的化学。

参考文献:

[1]崔自文. 浅谈中学化学教学在教育新时代下的发展方向[J]. 读与写:上旬(2):1.

[2]汪建军. 浅谈中学化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J]. 课外阅读:中下,2012,000(015):68-68.

猜你喜欢

中学化学魔术浅谈
吸管悬浮
浅谈虚拟语气
浅谈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浅谈命题
基于手持技术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应用的研究
例析中学化学中对硝酸强氧化性的
“时尚&建筑”的浅谈
庞大的魔术联盟
变废为宝的“魔术”
小小魔术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