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2021-01-10韦佳卫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19期
关键词:转化策略小组合作学困生

韦佳卫

摘  要:随着教学不断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成为教育者们的关注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逻辑能力、抽象能力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而出现学困生。因此教师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融入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改善数学课堂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初中数学的学习效果,对贫困生进行有效的转化。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引言

小组合作学习是初中阶段应用较为普遍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互动性及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每个班级中都存在学困生,他们对于学习任务的配合度不高,常常拖拉作业,应付学习任务。而学困生的转化也是初中教学所面临的难题之一,如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实现学困生的转化也是很多初中数学教师一直在积极探索的课题。

一、初中数学学习中“学困生”成因

(一)学生自身原因

首先,就是长期以来的不良学习习惯。在数学学习遇到困难时,首先产生的是消极情绪,而不是寻找解决方法和有效的帮助,从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断受到负面情绪的干扰,无法安心寻找问题答案。再者,就是淡薄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种强有力的外在力量,可以推动一个人进步,而“学困生”则恰恰缺乏这种进步动力,又因为能力弱和学习成绩差,导致更不喜欢上数学课。最后,就是不科学、不合理、不适合自身的错误学习方法。

(二)家庭方面

毫无疑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孩子成长和发展中发挥不可小觑的作用。然而部分学生家长长期外出打工,孩子的教育重任落在老人肩上,这种严重缺失的家庭教育或多或少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当前,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数量日渐提升,这与家庭教育缺失有着紧密联系。通常情况下,家庭方面常见严格管束型教育和过度溺爱型教育。其中对于严格管束型,当前大部分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才,在教育方面相对严格,普遍希望孩子服从自身,不允许孩子与同学过多接触,而要一心专注于学习。这虽能在短期内提升学习成绩,却不利于学生的总体发展水平。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受到任何鼓励和许可时更不会思辨和质疑,长此以往就形成了解知识但不会学习和应用的状况。

(三)学校原因

学校方面的因素分两部分来看,一是校方的错误理念,二是教师的错误教学法。首先来看校方因素,校方为了提高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强制学生进行超负荷学习,作业任务繁重、课堂教学安排紧凑、时间安排不合理等,都间接或直接的令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拒绝深入学习,从而形成“学困生”。其次,教师对于学生的区别对待、错误的、不合理的教学手法,也往往是导致“学困生”产生的重要因素。对数学学习好的优等生就无微不至的关心,对“数学学困生”则耐心缺乏,长而久之的不平等待遇就会令学生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导致学习成绩的进一步退步。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分析

(一)培养合作意识,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在授课过程中创设学困生喜欢的合作教学情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就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他的数学思维能力不差,但却总喜欢在课堂合作中开小差,再加上他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善于沟通,所以在合作过程中很难融入小组中。

(二)优化小组成员安排

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进行分组,优化小组成员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分组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合理有效的小组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过程中,不应该将学生的主观意识作为分组依据,也不能将学生的位置因素作为分组依据。在对初中数学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性格作为主要的分组条件。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带动学困生,性格之间的不同,让小组成员之间的性格差异能够得到有效的互补。同时注重初中数学的知识结构,通过知识结构帮助学习组间有效的学习小组,真正做到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对学困生进行转化。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难度适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观察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智力。同时再次确定学生的性格,以此为根据对学生进行小组安排,保证每个小组中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小组中的学困生能够得到精准的帮扶,让学困生通过学习别人的學习方法,总结出适合学困生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完成学困生的转化。

(三)降低认知起点,设计分层练习,让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应用不同的方式对学困生进行学习引导,能有效提升学困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向学生讲授“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知识时,设计了一组逐渐深化的习题,这组习题分为A组、B组、C组,每组习题的难度不同。对于学困生,要求他们必须学会C组习题的解法;对于中等生,要求他们必须学会A组、B组、C组所有组别的习题;对于优秀的学生,要求他们在掌握三组习题的基础上,学会知识拓展。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在学困生完成C组习题后,给予他们鼓励,让他们尝试着去完成B组习题的解答,从而逐渐引导学生拓宽思路、激发潜能。

结束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困生的外在影响因素进行解决,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让学困生得到优等生的帮助,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思考,从而推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参考文献:

[1]乔俊华。浅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考试周刊,2021(68):73-75。

[2]王军南。论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解决路径[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3):156-157。

[3]乔俊华。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2021(25):29。

猜你喜欢

转化策略小组合作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大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浅析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