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小地垫提升初中生跑与跳体能练习趣味性

2021-01-10朱广袤

体育教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趣味性

朱广袤

关键词:小地垫;体能练习;跑与跳;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21)12-0073-02

初中阶段对于跑与跳提出了更高要求,初中生喜欢新颖有趣、富有挑战的体能练习,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参与跑与跳练习的兴趣,是体育课乃至体育训练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充分借助小地垫颜色丰富、形状各异、轻便携带等特点,充分挖掘其用法,针对跑与跳设计了丰富多样且可以灵活创编的体能练习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尝试与合作探究,逐渐形成知之、行之、乐之的良好锻炼习惯。

一、巧用小地垫发展跑的能力

首先利用小地垫设计跑的任意图形,拟定跑的任意路线,灵活设定跑的速度、时间、步数、距离等,遵循由易到难原则,任选以下一种或几种跑的形式进行体能练习,如慢跑、快速跑、接力跑、耐久跑、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后退跑、后踢腿跑、侧身交叉跑等,练习时保持安全间距。初中阶段主要发展各种跑的能力,教师可以依据单元教学目标、课时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任意选择、组合或搭配跑的图形、路线、条件、形式。本文将小地垫赋予情境,设计了定向“寻宝”“循环空间站”“扫雷”三种跑的体能练习,旨在提高跑速,发展有氧耐力。

(一)定向“寻宝”

练习目的:耐久跑与“寻宝”情境融合,丰富跑的组织形式,提高耐力水平。

练习方法:学生分成4组,每组8~10人。将红、黄、蓝、绿4种颜色小地垫分别标上数字1~10,相互间隔3米以上,交错分散于场地,学生自由选择并站在小地垫上。教师一声哨响,学生以高抬腿跑的形式,快速离开自己位置,在最短时间内找齐同颜色其余数字,每找到一个数字,喊出数字并举手示意,全部找齐,以快速跑的形式回到起始位置举手示意。比评谁用时最短或规定时间内谁找到数字最多(图1、图2)。练习4~5次,做到及时避让,防止碰撞。

练习创编:小地垫的布置,跑的形式、路线、练习次数等,可灵活变换。比如每种颜色适当增加几个不标号的小地垫,增加“寻宝”难度;每找到一个数字,变化一种跑的形式,力求每次都不同。

(二)“循环空间站”

练习目的:在定向“寻宝”的游戏基础上,升级难度,使之新颖、富有挑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发展有氧耐力。

练习方法:学生分成4组,每组8~10人,分别站于红、黄、蓝、绿4种颜色小地垫围成的4个“空间站”内(如正方形、三角形、菱形、圆形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空间站”大小可灵活调整,相邻“空间站”间隔10米以上。一路纵队从各自起点“空间站”出发,“后蹬跑”至右侧相邻“空间站”,绕其逆时针“后踢腿跑”3圈,继续向右“后蹬跑”至下一个“空间站”,绕其逆时针“后踢腿跑”3圈,直到跑完3个“空间站”,冲刺跑回起点。以蓝色“空间站”为例(图3、图4),练习4~5次,练习时保持好间距,注意运动安全。

练习创编: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逐渐增加空间站数量、升级路线难度,满足学生挑战欲望。比如每种颜色“空间站”各增加2个,标记序号如红“空间站”1、2、3等,相同颜色“空间站”尽量相隔最远,相邻“空间站”间隔10米以上,学生从起点(红)“空间站”1出发,绕其逆时针快速跑1圈,然后侧身交叉跑至(红)“空间站”2,绕其逆时针快速跑2圈,然后侧身交叉跑至(红)空间站3,绕其逆时针快速跑3圈,最后快速跑回起点纵跳10个。

3.“扫雷”

练习目的:在定向“寻宝”和“循环空间站”的游戏基础上,增加“扫雷”情境,使之趣味新颖,进一步提高有氧耐力水平。

练习方法:学生分成4组,每组8~10人,分别站于红、黄、蓝、绿4种颜色小地垫分别围成的“空间站”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空间站”大小可灵活调整,相邻“空间站”间隔5米以上。两路纵队从各自起点“空间站”1出发,快速跑至同色“空间站”2,绕其逆时针高抬腿跑2圈;快速跑返回起点“空间站”1,完成10个蹲跳起;接着高抬腿跑出发寻找同色“地雷”小地垫1~5号,可以不按顺序,每找到一个同色“地雷”,完成10个收腹跳,找齐同色“地雷1~5号”代表扫雷成功,冲刺跑回起点“空间站”1。以蓝色“空间站”1为例(图5),练习4~5次,注意及时避让,防止碰撞。

练习创编:可以灵活改变跑的形式,任意组合跑的路线,增加“空间站”个数,增加“地雷”颜色及编号。比如,从起点红(黄)空间站1出发,跑至红(黄)空间站2,绕其逆时針跑2圈;然后快速跑回起点做10个纵跳,接着快速跑至红(黄)“空间站”3,绕其逆时针跑3圈;随后快速跑回起点做10个纵跳,最后出发寻找红(黄)“地雷”1~5号(可不按顺序),每找到一个红(黄)“地雷”,即刻完成蹲跳起10次,找齐红(黄)“地雷”1~5号代表“扫雷”成功,快速跑回起点。

二、巧用小地垫发展“跳”的能力

首先利用小地垫设计跳的任意图形,拟定跳的任意路线,灵活设定跳的时间、组数、步数、距离等,遵循由易到难原则,任选以下一种或几种跳的形式进行练习,如蛙跳、跨步跳、并腿纵跳、分腿纵跳、分腿跳转、立定跳远、三级跳、深蹲跳、弓步交换跳、脚跟前(侧)点地跳、脚尖前(侧)点地跳、开合跳、小马跳、收腹跳、单足吸腿跳、单足盘腿跳、单足后搬腿跳、盘踢交换跳、正(侧)踢腿跳等,练习时保持安全间距。

本文在充分设计小地垫的排列方式、路线布局的基础上,将各种跳的练习融入小地垫中,对于每种形式的跳,既可向前、向后、向左、向右,也可加上跳转90°~360°,或与其他形式的跳进行组合,即可创编出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跳的体能练习(表1)。

三、结语

教师可以根据小地垫的实际数量、颜色、形状、大小等,结合学生实际年龄特点、体能发展水平与目标,合理选择和搭配具体的跑与跳练习内容、练习次数、组织形式,适时升级练习难度,使其练习更具适切、新颖多样、富有生趣。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小地垫进行跑与跳体能练习或创编之前,要尽可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跑与跳动作,形成学生自身“动作素材库”,可为体能练习或创编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健康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推进策略研究”(项目编号:T-b/2018/12)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趣味性
提高小学拼音教学趣味性的策略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以画之名
论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语言的趣味性
趣味几何
探析趣味性包装创意元素的表现形式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趣味性
高中化学趣味性教学模式构建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