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人工“运动打卡”落实寄宿高中体育作业的实施策略

2021-01-10李晓芸

体育教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体育

李晓芸

摘  要:从寄宿高中生的课外运动条件与环境分析,当前寄宿高中落实课外体育作业面临着家校合作捉襟見肘、信息化工具缺失、学生认知与行为有偏差、校园运动文化底蕴不足等四重困境。本研究采用特色人工“运动打卡”来落实寄宿高中体育作业,并在实践基础上提出规避“运动打卡”弊端的有效实施策略:提高管理的系统化支持、优化项目的人性化设置、依托青协的志愿化服务、倡导激励的多样化呈现、共建师生成长的幸福家园。

关键词:运动打卡;寄宿高中;体育;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1)12-0046-03

《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校要合理安排家庭体育作业,形成覆盖校内外的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体系[1]。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曾提出:“体育课也必须布置作业,没有良好的运动习惯,没有长期坚持锻炼,学生体质怎么上得去?”中小学校要重视学生的体育作业。通过文献研究和调研得知,小学通过家校合作形式开展体育作业,大学以移动端GPS和运动小程序APP进行跑步“打卡”,都极大地弥补了课外体育作业的空白。教育有其共性,但不同教育阶段又有其独有的特殊性。高中阶段寄宿难以实现家校合作、管理要求封锁了个人信息化工具、趋利性教育导致运动内驱力不足、校园运动氛围欠缺等问题,使得寄宿高中无法借鉴小学和大学的体育作业实施经验。寄宿高中阶段的优势在于师生课外共处的时间增加了。虽然人工“运动打卡”有其弊端,但结合寄宿高中阶段的特殊性,特色人工“运动打卡”是落实寄宿高中体育作业的最适选择。

一、寄宿高中课外体育作业面临的四重困境

(一)家校合作捉襟见肘

高中学校因为招生区域扩大,许多学生家与学校距离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所以高中学校大多为寄宿学校。学生周六回家,周日回校,在校时间比在家时间多,师生共处时间比家人还多。父母对孩子在校情况的了解也多是通过班主任获得。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体育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体育项目的学练多以组合性技术为主,体育作业等已不能是简单的单一技术,一定程度上受场地器材、陪练者技能水平、指导者专业水平等限制,家校合作开展课外体育作业已经捉襟见肘,家长更是鞭长莫及。

(二)信息化工具缺失

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人生价值观,但面对电子信息化产品的诱惑,很容易坠入自我管理无底线状态。为了防止学生沉迷手机影响日常生活与学习,寄宿高中学校基本都禁止使用手机,即便带入学校也由校方保管。而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移动端的“运动打卡”方式。除了手机还有其他信息化工具,调查中发现,这类工具价格昂贵,是多数普通高中学校不愿意采纳的主要原因。且该类终端机仅是对学生“运动打卡”的时间和次数有着一定的统计便利性,但在“打卡”内容设置上有很大制约。

(三)学生认知与行为有偏差

高中生对于健康的认知和运动的认知并不差,但参与运动积极性却并不乐观。这可以解释为两种原因:第一,运动并非都是伴随着快乐,当没有运动兴趣而需要靠自身的毅力克服身体惰性和痛苦感受时,学生基本选择舒适;第二,高中生学业压力大,时间战仍是高中教育的主要学习策略。人是社会性的人,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的高考期望更胜一筹,即便学生认为健康重要、运动有益,他们也会向着获利更高的方向去偏移,以期获得更高的认同和认可。在学生还不能体会高效的时候,他们普遍认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有限的时间内还是做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学习。

(四)校园体育文化底蕴不足

文化的形成需要漫长时间的积淀才能底蕴深厚。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过程就是与高考“博弈”的过程。家长与社会以学校高考榜来评价学校,高中学校要靠高考来为招生做宣传,学生需要通过高考成就人生梦想。时代在变,教育在改革,“一考定终身”的思想虽已经有所改观,但“重文轻武”的思想仍根深蒂固。学校体育虽不断提高政策支持度,但体育文化的形成有赖于思想观念的逐步转变,有赖于各种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二、寄宿高中课外体育作业实施的方式

(一)寄宿高中需要特色人工“运动打卡”

寄宿高中生活是离家生活的开始,学生越来越独立,家长对孩子的管教已鞭长莫及。学生的课外时间基本都在学校度过,如何利用课外闲散、零碎的时间进行课外体育作业?大学采用的“运动打卡”方式有着很好的借鉴价值,但不同阶段有其特殊性,应结合寄宿高中学校经费有限、学生信息化工具缺失、安全防范意识不足、运动技能和体能需要过程指导等实情,推出符合寄宿高中的人工“运动打卡”。体育教师人数有限、时间有限,班主任精力有限,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主动性欠缺等都是影响人工“运动打卡”实施的障碍。为此,寄宿高中学校需要能够符合实情和解决实施障碍的特色人工“运动打卡”来有效落实课外体育作业。

(二)挖掘人工“运动打卡”的特色

特色人工打卡的“特色”之源反映出“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即结合特长定岗、共享共建、灵活设置、互动激励,这四点将本研究的人工打卡与其他人工打卡区别开来。

1.发挥“人工”的特长优势,在过程监管中体现特色

全面调动学校师生,结合特长进行岗位分工,让体育教师专门负责监管技术性较强的各种运动技能项目打卡,让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等级的学生志愿者负责监管技术性一般的体能项目打卡,让党员教师志愿者负责安全巡察与监管。

2.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从共享与共建中体现特色

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也是活动的建设者,让全体学生参与运动打卡活动的监管。全体学生可以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信箱建言或直接与项目管理的学生和教师交流,让学生意识到运动打卡项目的实施效果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3.发挥人工“运动打卡”的灵活性,在项目设置中体现特色

结合学生的运动能力和体能情况,项目设置体能和技能两类,结合难度分层自主选择“打卡”内容。另外,在技能“打卡”内容上也可以实施课内外联动,让当天课堂学习内容在课外赛事中得以运用,夯实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4.发挥人工“运动打卡”的互动性,在激励措施中体现特色

从高中生心理出发,增加活动过程中的随机性、挑战性和不确定性。巡查教师对“打卡”学生的关注与表扬,参与“打卡”的教师与学生并肩运动等都是“打卡”过程中的随机奖励。因排队的随机导致与谁同场竞技的随机性,未知的结果将激发好奇心和趣味性,宣传最高挑战纪录,激发学生突破自我、超越他人的斗志。

三、特色人工“运动打卡”实施策略

(一)依托志愿服务平台获得人力资源协助

人工运动打卡的关键是人力资源问题。志愿服务是在不求回报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自愿付出个人时间及精力所做出的服务工作。高中基本都有两个志愿服务组织。

一为学校团委管理的学生志愿者。青少年志愿者协会是学校团委培养志愿服务青年的平台,高中学生在毕业前需要完成规定的志愿时长。人工运动打卡的志愿者可委托团委招募与管理,招募对象需具备较高的运动能力,并对志愿服务的学生进行6个课时的服务培训。学生既可以得到服务的志愿时长,运动打卡的人工服务质量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二为学校党委管理的中共党员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是党支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设置运动打卡党员志愿服务岗,党员教师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自主报名参与安全巡查、个别指导等服务。师生联合做好人工“运动打卡”志愿活动,提高运动打卡人力资源的系统化支持。

(二)做好预案争取学校各层面的协调配合

学校管理就是合理地组织学校各项工作,协调好学校各种关系,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活动过程。一个活动想在学校有良好的发展,不仅要符合学校管理要求,也要争取各个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

第一,领导支持问题。通过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分析、体育与健康课程新高考形势分析、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全面分析人工“运动打卡”的活动意义,提高校领导的认可与支持。第二,时间保障问题。与年级部做好沟通,保证人工运动打卡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让年级部引导、鼓励班主任来宣讲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和推动学生积极参与“运动打卡”。第三,学生安全问题。与负责安全的行政部门沟通,做好安全预案,设置运动安全规范指引和运动损伤应急处理方案。第四,引导与激励问题。与德育部门沟通,将学生“打卡”情况作为学生努力程度评价,将学生努力程度与体质测试成绩作为学生体育期评和评优评先的依据,将班级打卡情况作为班级评比指标之一。第五,“打卡”志愿者的管理,与学校团委沟通,联合团委进行志愿者岗位签到、工作考核和志愿时长核算等工作。第六,涉及场地器材布置与管理,与后勤部门沟通,需要隔断或有安全警示需求的拉警戒线等。第七,涉及学生“打卡”宣传工作,与宣传部门沟通,设置“打卡”点提示标语,每个月进行个人“打卡”次数排名公示、班级打卡情况评比等。

(三)从心理需求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高中生的学业压力较重,南方寄宿学校课外活动时间大概为一个半小时(包含晚餐、冲凉、洗衣时间),为了不给“打卡”学生增加心理负担,给学生志愿者留一定的生活时间,运动“打卡”时间设置为放学后的40分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时间条件,选择是否“打卡”,选择自主“打卡”内容。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同时,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是重点和难点,除了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运动认知外,还需要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寻求更多的策略。

1.项目设置上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第一,结合学生运动兴趣,设置技能和体能两种“打卡”类型,让学生各取所需。技能结合学校选项教学项目设置,主要以竞赛形式进行,由专项教师监管安全与运动指导。体能结合学生体质测试项目设置,主要是以素质练习形式进行,由学生志愿者和党员志愿者教师监管安全与运动指导,体能练习有15项,学生结合自己的时间条件自主选择一项或多项内容进行练习。

第二,同一内容设置不同的练习难度。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难度,并能在原有难度基础上提供提升的空间,使学生得到更好发展。如跳栏架,设置30cm、40cm和50cm三个不同高度的栏架,同一高度的栏架也可以设置不同的栏间距来体现练习难度的分层。女生可以结合个人的弹跳水平选择30cm栏架,也可以尝试挑战40cm栏架,男生选择连续跳跃近距离的栏架,再挑战连续跳跃远距离的栏架等。

第三,增设趣味的、多样的练习方式。如为了防止学生重复练习同一内容而产生乏味情绪,同一练习部位设置不同的练习方式。如腹肌练习,设置仰卧触膝、仰卧起座、仰卧两头起等,还可在传统练习中增设趣味元素。如短跑练习,设置阻力伞跑、弹力带阻力跑、斜坡跑等。另外,增加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互动与交流,两人一组互为辅助或多人一组同时进行。

2.激励措施上考虑学生自我价值动机

根據自我价值定向理论,当一种具体的行为预期满足价值大于预期代价,指向性的行为就会发生。如果预期的满足价值与预期代价相抵,或是小于预期代价,则指向性的行为就不会发生。不同学生的自我价值动机不同,激励措施应考虑学生自我价值动机的差异性。运动的过程就是克服自我生理条件和心理障碍的过程,它时常与痛苦相伴,只有在获得快感的体验时才产生运动乐趣,如进球、超越他人、持球突破等竞赛规则上的体现。但有运动优势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如何让普通学生获得良好的运动体验,就需要在活动设计上有更多招数。

让活动具有仪式感。“打卡”有专门“打卡”印章,每完成一次“打卡”盖一个印章,印章上会有各种卡通图像和激励语,如“你真棒”“你很不错哟”等,每月进行一次个人“打卡”总数统计,对年级“打卡”次数的前20名,给予张榜表扬。

让奖励具有游戏随机性。游戏很受青少年的喜爱,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奖励的随机性、不确定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期待感。如每隔10分钟,“打卡”志愿者可在提交的打卡表中随机抽取3~5个学生获得2倍打卡计分。

学生成绩挑战突破奖励。根据高中生体质测试表中各项目的优秀成绩标准,学生可自行找巡察教师或志愿者进行项目挑战,达到优秀标准可奖励一个5次印章。

让评优评先更注重过程。体育作为“五育”之一,是学生评优评先的参考依据之一。改变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评价方式,将日常运动情况纳入评优评先的范畴。学生体育期评优秀加上2次月度“打卡”优秀或者3次月度“打卡”优秀,均可参与学生评优评先,让学生知道只要努力就可以参与评优,燃起学生的运动激情。

3.主体地位上赋权学生参与共享共建

学生是校园的主人,也是参与“打卡”的活动主体,是对“打卡”活动体验最真实的人,为了“打卡”活动能越办越好,邀请学生为活动出谋献策,参与到活动的共享共建中。(1)信息收集与反馈就是一种问题发现与解决的途径。学校设置“运动打卡专用信箱”,对“运动打卡”过程中的任何情况学生都可以投信到信箱,由项目管理的教师或学生集中反馈。(2)“头脑风暴”征集改进策略,每周专门开辟一个时间,由有意见或想法的学生直接与管理项目的体育教师或学生进行头脑风暴。(3)让学生知晓项目的各种情况,如学生体质有了很大的改观,升旗仪式久站不适的学生少了,体检晕血的学生没了,学校在中山教育界受赞无数,现有多所学校观摩学习与推广。“运动打卡”项目的创办、发展、影响等情况,是师生共享共建的,有困难一起面对,有收获一起分享,共同做“运动打卡”项目“摸索-成长-成熟”的见证人。

四、结语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本研究分析了寄宿高中学段落实“运动打卡”的四重困境,创建特色人工“运动打卡”模式,并对实施策略进行了详细的总结与描述。该“运动打卡”模式在实践基础上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为寄宿高中学校提供经验借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因学校间的文化差异、经济差异、制度差异等,经济条件好的学校可采用信息化手段开发适合寄宿高中的特色“打卡”模式。信息技术虽便利,但它不能代替“人”的及时指导与反馈、运动兴趣的引导与激发、师生的互动与喜悦的分享。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EB/OL].(2016-05-06)[2019-08-06].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5/06/content_5070778.htm.

[2]陳曦,苏坚贞.“交叠影响域”理论视域下课外体育作业的三重困境及其出路[J]. 体育学刊,2020,34(02).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现状与改进策略的研究”(2018ZQJK044)]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体育
体验营销在遵义旅游业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探讨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系中的实施策略
我们的“体育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 最美妙的娱乐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