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县级医院应急救治体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1-01-07吕虎范从华王舫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6期
关键词:西昌市全院门诊

吕虎,范从华,王舫

(西昌市人民医急诊科,四川 西昌)

0 引言

自2019年 12月以来,湖北武汉发现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1]。2020年2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名称修订为“COVID-19”[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强传染性,在人群中迅速暴发。该呼吸道传染病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群普遍易感,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并且存在气溶胶传播的可能[3]。西昌市人民医院作为国家三大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凉山州的首府县级医院,是2019年新晋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工作中,作为西昌市定点救治医院,面对空前的防控压力,医院快速启动常态化应急预案,结合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重建适合西昌市实情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应急救治模式,在实际的疫情防控工作中通过完善组织架构、修订工作方案、再造工作流程、强化人员培训、夯实后勤支撑保障服务等工作,完善应急救治体系的建设,截至2020年2月29日取得抗击疫情的阶段性成果,现将工作进行实践概述为今后县级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应急救治实施方法

1.2.1 完善方案、建立科学工作机制

县级医院处于医疗救治体系的中间环节,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大型三级医院之间起到桥梁作用,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县级医院在日常的管理中多重医疗工作轻应急救治,面对突然来袭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形势严峻。本院按照制定的平战结合应急救治管理模式,建立了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案,每年的应急救治工作中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每年两次大型应急救治模拟演练。就在2019年 9月和10月刚进行了此类演练。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本院提前预判,在1月20日由急诊科提前启动医院应对可疑呼吸道传染病应急预案,比四川省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前。并结合本次新冠肺炎疫情进行本土化的各类预案、制度、流程的修订。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牵头的双组长双岗责任负责制的院级防控领导小组和救治专家组,分别设立专门办公室;领导小组负责防控会议的召开、信息收集发布、人力资源调配、防控物资保障、宣传报道、后勤支持保障等责任并明确分工。救治专家组在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对发热病人的医疗救治工作、医院感染控制监管、医院内流程再造、全院医务人员培训等责任。建立了领导小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例会制度,专家组不定期联系会议制度,保障了全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一体化,防控目标明确、工作预案可行、责任分工清晰,从组织架构上保障了防控工作的有序进行[4]。医院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由呼吸、急诊、重症、检验、放射、院感等多学科专家组成。专家组结合医院实际及时制定了《西昌市人民医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应急预案》(第一版),并根据疫情变化和防控形势需要编写了《西昌市人民医院疑似、确诊和危重患者转运方案》《西昌市人民医院医学观察点隔离病房管理制度》《西昌市人民医院门诊分诊流程》《普通病房管理》《门诊管理》《西昌市人民医院急诊分诊流程》《西昌市人民医院院内处置流程》《西昌市人民医院陪伴制度》《西昌市人民医院疑似确诊患者急诊手术应急处置预案》《西昌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应急处置预案》《西昌市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应急处置预案》《西昌市人民医院人力资源调配方案》《西昌市人民医院应急物资管理制度》《西昌市人民医院院区之间普通患者转运处置预案》等院内防控指南;全院动员、参与,最大限度地保证医院及患者安全,初步实现疫情防控的目标任务。

1.2.2 动态管理,流程优化再造

西昌市属于县级市,是凉山州首府所在地,这里是凉山州外出务工及返乡的大通道,全州530万人口进出州内的人员密集,凉山州是全国的深度贫困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复杂,当地人口综合素质普遍偏低,经济落后,在疫情防控之初由中国三大通信运营商提供的信息面临近20万人口的流动,多种因素导致肺炎疫情防控难度极大,交叉感染风险高,感染控制难度大等,因此医院密切与西昌市应对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联动,结合医院的工作实情不断地组织实施防控救治工作的动态管理,密切联系实际持续优化再造多项工作流程。

1.2.2.1 实施门诊及住院的严格三级预检分诊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是尽可能早期识别疑似及确诊患者,避免其进入门诊及普通住院病房发生交叉感染。因此,有效地预检分诊在实际接诊治疗中就显得尤为关键,医院及时启动门急诊及住院部预检分诊,单独分隔出发热门诊,实施院内三级预检分诊,并对院内的预检分诊进行了3次流程再造,不断完善改进符合医院实际疫情防控需要:(1)预检分诊前移,在院本部大门及另外两院大门实施单进单出,严格通道管理,开展发热监测及询问流行病学史,对发热患者全部由专人引导至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点;(2)在门诊、急诊预检分诊点再次监测体温、再次询问流行病学史,有流行病学史的发热患者做好个人防护并有专人引导就诊;(3)发热门诊医师做好个人防护,对发热患者进一步询问流行病学史,实施问诊查体并按诊疗指南开展相关检验检查,有流行病学史的发热患者在排除诊断前全部收入医院隔离病房实施医学观察。门诊医师接诊患者后对每一位患者再次实施一测三问,排除新冠肺炎后继续实施诊治;(4)住院部入口实施单进单出,严格通道管理,开展发热监测及询问流行病学史,每一病区入口再次设专人实施一测三问,住院部医师接诊住院患者进一步询问流行病学史,排除疑似新冠肺炎患者方能住院。到目前为止全院门诊及住院部未发生一例疑似新冠肺炎患者漏诊。

1.2.2.2 实施儿科、普通发热门诊双人双值班制,提升接诊救治能力,减低院内感染风险

齿轮毛坯,先通过铣削、车削等成形工艺加工成形,然后通过热处理工艺,改变齿面材质的内部结构,改善齿面硬度,但与此同时,齿形轮廓也将发生变化,因而需要进行最后的精密磨削加工。齿轮精密加工通常采用几何不规律的切削刃进行加工,以实现两个重要的目标值:齿面最大的承载能力和齿轮啮合产生最低的噪声。齿轮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渐开线齿面的精度。

随着疫情变化,儿科与普通成人发热就诊患者增多,院区院内感染的风险进一步加大。医院及时调整发热患者就诊流程,在院区外相对独立的区域按发热门诊设置规范重设儿科及普通成人发热门诊,实施单独设置,将所有发热患者全部隔离在医院院区之外进行诊疗。同时加强发热门诊力量,实施每个诊室配备医师护士,由医院儿科、呼吸科、急诊科抽出具备经验的医师和护理人员组成,经过培训,确保发热病人诊疗的规范性,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将标本的采集设立在发热门诊,进一步减低院内感染的风险[5]。

1.2.2.3 实施多级会诊制,严防漏诊

医院在动态分析评估新冠肺炎疫情的基础上,改变由发热门诊及急诊科医生单独诊断的模式,及时改变发热病人诊疗模式,建立新冠肺炎多级会诊制,成立由急诊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高职称以上专家组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院内24h会诊班。对于有疫区病史的发热患者或无流行病史但检查结果不能排除的儿科、普通发热门诊患者以及急诊科院前急救收治的发热病人,对每一例不能排除新冠感染患者均要上报2个科室专家同时会诊确定,目前确诊3例新冠肺炎患者,医学隔离观察63人,实现“零漏诊”。

1.2.2.4 落实多项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为防范院内交叉感染,医院积极实施三通道管理措施。主动联系消防部门到医院指导,在符合消防规范的管理原则下,关闭医院部分病区通道,严格实施单循环通道管理,在医院门诊处设立专门病人及家属通道、发热病人独立通道、医院员工通道,每个通道处配备红外体温检测仪,由医院专职护士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对进入人员均进行体温监测,及时将发热病人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专门开辟发热病人CT检查通道,设置独立的CT机为发热病人专用,提前通知、做好个人防护、使用后及时消毒,保证了CT检查的安全性。同时加强患者及家属宣教,制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类公告在当地媒体、医院网站、海报大力宣传,严格陪伴和探视制度,进入院区所有人员要求必须佩戴口罩。在各病区严格实施门禁管理,患者凭腕带、家属实名制陪伴证进出。加强病区院感管理,关闭院区所有空调,病区每天通风,由专人管理、记录,院方总值班配合质控、院感的督查,及时在医院微信群进行通报,纳入质控专项考核[6]。减少院内会议的召开,控制次数及参加的人数,多数会议以视频会议进行,多措并举,减少和避免院内交叉感染,目前全院实现“零感染”。

1.2.3 全员培训,重点突出,全面提升防控能力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重点是全员参与,科学精准防控,提升全院人员防控的意识和知识尤为重要,培训是实现提升的关键。医院遵照国家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相关诊疗指南及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技术指导,依托医院专家团队实施分类分层培训。

1.2.3.1 大众性普及培训

院感专家通过视频、微信群、OA系统对全院员工进行大众性培训;急诊专家及院感专家对医院保安、保洁进行防护培训减少职业暴露;宣传部组织院感、呼吸、急诊、心理专家通过媒体、医院微信公众号、医院网站对普通人群开展大众性培训,以提升公众防控意识和正确认识,缓解心理恐慌。

1.2.3.2 重点科室、人员专项培训

院感专家和急诊专家对发热门诊、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诊疗指南和个人防护培训;院感专家及院内专家组针对疾病特点、诊治要点对急诊科、医学隔离病房、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开展专题培训以提升救治能力。通过广泛培训,实现医院员工、患者、家属及西昌市社会公众防控依从性的持续提升。

1.2.4 做好人财物房调配,全力保障防控需要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系统工程,有效防控新冠肺炎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医院从人员、经费、物资、药品、病房几个方面做了大量应急支撑保障工作。

1.2.4.1 常备医院人力资源紧急储备机制发挥积极作用

疫情防控工作开始,医院首先从常态化管理的机动护士、应急救援队中抽调人员,组成第一梯队,立即全院动员主动报名完全满足了本次防控人员的需求。从以下方面实施:(1)院内救治组。涉及构建医院前移分诊点、发热门诊和医学观察隔离病房的队伍,根据疫情和救治需要建立多个梯队,从全院共紧急调配151名护士,20名医生,组成有分诊团队、会诊团队、专家团队、隔离病区团队,由相关专业如呼吸、急诊、儿科为主等全院所有科室参与,所有调配人员培训后进入工作区域。(2)院外救治技术指导组。主要对西昌市其他医疗机构及集中隔离点实施诊疗技术支撑。选派综合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觉悟好、技术过硬、经验丰富、沟通能力强、家庭负担轻的专家组成专家团队,共6人。(3)支撑保障组。涉及医院管理、医学装备、后勤保障、救护车、宣传、信息、保安、保洁等部门,共调配49人。负责防控工作的除医疗外的各项保障工作[7]。

1.2.4.2 应急房屋储备为疫情防控提供多层次空间

由于疫情的变化很难做到一次到位的准确预判,在本次疫情防控中医院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多次调整防控用房。医院从2018年开始改扩建,但是独立的两个院区及房屋都是时刻准备,能够短时间改造后投入使用。(1)发热门诊的设立,医院从1个改成2个,在符合院感要求的前提下最后选址设立在医院院外独立区域,将儿科、成人发热门诊迁移在一处。(2)医学隔离病房的设置,经历2次变迁,最后将医院一处院区单独设置,完成满足传染病房设置需要,医护、患者通道要分开。(3)负压病房选址建设2间。本院在单独院区从选址到建设完成1周,2间负压病房紧靠RICU。做好房屋空间调整的工作本院的经验就是医院领导小组统-部署、统一协调、下达指令,科室评估明确去向,医务部、护理部、医学装备、后勤、信息、采购等部门共同高效完成。

1.2.4.3 平战结合的防控物资储备模式使疫情防控物资得以保障

物资准备涉及防护物资、消毒用品、药物、标识标牌等,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造成防护物资紧缺,对防控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在本次疫情面前,全国大多数县级医院防控物资不足。本院对于应急物资的储备管理实施平战结合的管理模式,日常储备全院七日量,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战时紧急取用,这一应急储备物资机制保证了本院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物资的供给。确需紧急补充的防控物资,医院简化招标采购流程,多渠道联动。在新冠肺炎防控物资管理实行应急管理机制,由书记、院长亲自管理,医疗装备科统一进行调配,采购与接受捐赠同时进行,全力以赴准备防护衣、护目镜、面屏、N95口罩等防护设备,同时药剂科紧急准备雾化吸入用a-干扰素、胸腺肽等以备使用,院感、医务部门确定重点科室、人员、岗位,规范使用、节约使用,为保障防控工作有序开展提供有效支撑。

2 结果

全国新冠肺炎疫情虽尚未全面控制,但西昌市已经连续13d无确诊新增新冠肺炎病例,在疫情防控最严峻的1个多月以来,医院应急救治防控模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修订工作方案15个,再造流程27个,调配人员226人,改建医学观察隔离点2个、36床,负压病房2间,发热门诊2个,负压救护车1台,筹集防护物资能满足疫情防控需要。接诊发热患者658例,确诊新冠肺炎3例,实施医学隔离观察63人,转运117人次。截至目前未出现医务人员间、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家属间的交叉感染,应急救治模式的有效启动和实施,不仅为患者提供了及时的医疗救治,同时也为医务人员提供了高级别安全保障,在西昌市县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讨论

平战结合的县级医院应急救治体系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体现出较好的效果,证明该应急救治模式的可行性。之所以能发挥高效率的应急救治效率,主要在于医院日常管理中对应急工作的高度重视,将应急救治体系建设纳入医院的常态化管理工作,保证应急救治体系的科学使用。

3.1 科学的应急救治管理机制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保证

本院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借助国内外处理新突发传染病的管理经验,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条例,严格遵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要求,及时应用灾害脆弱分析管理工具的凯撒模型进行提前预判,结合医院的实情修订完善各项制度和工作方案,在实际的防控工作中不断优化、流程再造,精准有效的执行措施,落实每一个环节质量的严格程序,从制度制定、运行、监督的每一个环节职责明确,各司其职。这些措施反映出应急救治体系的应急处理能力及全程的持续改进管理理念。

3.2 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及技能培训是应急救治疫情防控的关键环节

科学合理地进行全院人力资源使用,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全院员工的效率和效能。结合本次疫情的特殊性,医院在基于医院实情的框架下,快速组建多层次、多梯队的应急团队,保证了全院防控工作的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员高质量地完成任务[8]。合理弹性排班,充分保证了医务人员的休息。全院人员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从而保证疫情防控的质量及医务人员的安全。面对新冠肺炎这一全新的疾病,对于全球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县级医院的医务人员更是巨大的危机。必须进行深入系统的培训,主要是业务技能及心理素质的培训。结合全院工作实际,进行分类分层次的不同培训,让不同岗位的人员掌握不同的知识内容,培训达到科学、有效、实用。全方位的不同层次的培训,全面提高医院员工应对新冠肺炎的综合应急能力,使其成为疫情防控的主力军、先锋队。

3.3 防控物资管理是保障战胜疫情的基础

县级医院在此次疫情面临的共性问题就是防控物资的严重不足,口罩、防护服、隔离衣、消毒液等不能满足一线医务人员的需求,发生导致自身感染的惨剧。本院在本次疫情防控中,专门成立防控物资管理小组,由医院书记、院长直接管理,实行每日清单。按照不同的科室、岗位人员,规范地使用每一件物资,既兼顾普通科室有用,又保证重点人员防护。医院对于应急物资的储备管理实施平战结合的管理模式,日常储备全院七日量,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战时紧急取用,这一应急储备物资机制保证了本院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物资的供给。从疫情防控工作开始,全院人员的防护物资能够满足需求,这从而保证了全院医务人员的自身安全。

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本县域内下一步工作仍要高度警惕,医院会根据疫情防控的形势变化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应急对策,决胜本县域内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县级医院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有待今后工作中不断的改进。应急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引起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平战结合的县级医院应急救治模式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取得成效,可为县级医院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西昌市全院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PDCA循环在全院复用器械基数管理中的应用
四川西昌邛海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现状及成效分析
白衣天使穿上绿装拓展忙
覆盖全院科室的医院财产物资财务管理模式研究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西昌市棚中棚早春黄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西昌市城镇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