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连环画保护的一项重要成果
——《民国时期连环图画总目》评析

2021-01-07国家图书馆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21年3期
关键词:总目国家图书馆著录

王 芳(国家图书馆)

民国时期是中国现代连环画的发轫期,产生了大量的连环画作品,这些作品为研究民国时期的美术史、艺术史、出版史、文化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第一手资料。然而,民国时期造纸、印刷、装帧等技术工艺相对落后,包括民国连环画在内的民国文献老化损坏程度日趋严重,部分文献甚至濒临消亡,亟需有效保护。为此,从2003 年开始,国家图书馆对馆藏民国连环画开展了一系列整理保护与宣传推广工作。2011 年,国家图书馆在全国启动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项目,民国连环画被列入普查登记和重点保护的范畴[1],国家图书馆在馆藏民国连环画书目编纂、影印出版、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继续深入开展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业绩。《民国时期连环图画总目》(以下简称《总目》)就是国家图书馆在对馆藏民国连环画普查和对国内部分省级公共图书馆馆藏民国连环画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的重要成果。《总目》是现阶段收录民国连环画数量最多的一部回溯性专题目录,为研究人员和连藏爱好者整体把握、有效查考、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民国连环画提供了文献线索,堪称近年我国民国连环画整理的一部佳作。

1 《民国时期连环图画总目》编纂概况

国家图书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就开始了对于民国连环画的收藏工作,通过捐赠、收购、调拨、转交等方式陆续筹集民国连环画。经过几代馆员的努力,馆藏逐渐充实。截至2020 年6 月,国家图书馆馆藏民国连环画近8,000 种、28,000 余册,是国内民国连环画最主要的收藏机构。《总目》编者基于国家图书馆馆藏,在对国内部分省级公共图书馆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本着尽可能多地汇集和揭示民国连环画积累状况的原则,制定了编纂思路:以国家图书馆和国内主要公共图书馆的民国连环画馆藏为主进行实体著录,同时,尽量收集整理民国报刊中的连环画出版信息、连环画原书后附的出版目录、前人整理的民国连环画书目、学术界公布的民国连环画出版信息、连藏界披露的个人收藏信息等。通过信息整合及去重,形成“民国连环画总目录”[2]。因此,《总目》将国家图书馆全部馆藏民国连环画7,951种悉数收录,同时收录其他图书馆馆藏民国连环画5,432 种,共计13,383 种。

1993 年6 月,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出版了第一部民国连环画联合目录——《现代连环画寻踪》,该书目收录了3,369 部(册)民国连环画。1994年5 月,书目文献出版社(现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了大型回溯性联合书目《民国时期总书目·文化科学·艺术(1911—1949)》。该书目收录了81种民国连环画。可见,《总目》是现阶段收录民国连环画种类最多的一部联合目录,是掌握和检索民国连环画的重要工具。

2 《民国时期连环图画总目》编纂的缺憾之处

《总目》是立足于国家图书馆和国内主要公共图书馆馆藏民国连环画基础上的初步成果。纵览全书,不难发现《总目》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缺憾,有待完善。

2.1 收录范围

民国时期出版印行的连环画种类繁多,数量不菲。《总目》收录的1.3 万余种民国连环画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大量的民国连环画还有待广泛搜寻和深入挖掘整理。同时,鉴于国家图书馆的馆藏情况,《总目》收录的仅是民国时期的单行本或丛书连环画,对于清末民初的连环画报、报刊中连载的连环画作品以及抗战时期解放区出版的连环画作品收录甚少[2]。匹配“民国时期连环图画总目”主题范围,收录的民国连环画数量应尽可能丰富,类型应尽可能全面,以不同载体形态呈现的连环画皆应被收入其中,如此方可称之为权威的“总目”。

2.2 编排体例与检索系统

(1)体例结构。《总目》 由序言、绪论、凡例、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民国时期连环图画书目、其他馆藏民国时期连环图画书目、编绘者索引、出版机构索引、名人名家对连环画的评价、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连环画研究书目和后记组成。遍览全书,没有“编辑说明”,这不仅影响《总目》编纂体例的完整性和严谨性,也使《总目》的工具功能发挥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编辑说明”是对图书编辑加工情况的介绍,是读者了解书目的重要窗口,也是有效利用书目的基础[3]。对一部工具书而言,“编辑说明”必不可少,不能略去。

(2)编排系统与检索系统。《总目》收录的民国连环画涉及多家图书馆馆藏,编者采取了“先以是否是国家图书馆馆藏分类,再以题名音序排序”的方式将全部民国连环画按照馆藏地分为国家图书馆馆藏民国时期连环图画书目和其他馆藏民国时期连环图画书目两大类目,再在每一类目中按照民国连环画题名的汉语拼音字母次序逐次排列。这种编排方式按照文献的馆藏地来分类,不涉及文献的题材内容,因此无法将所收录的全部民国连环画按题材内容的类型、层级、内在逻辑关系编排展示出来。此外,尽管《总目》对题名相同的连环画均全部列出,但是并没有对其排列顺序作出明确规定。从读者检索利用的角度看,《总目》现有的分类编排方式实用性不强,值得商榷。《总目》有两套辅助索引,分别为编绘者和出版机构。尽管辅助索引能够发挥一定的检索功能,但《总目》的目次设置却值得商榷。这是因为编排与检索是相辅相成的,以馆藏地为分类依据形成的目次,一是较为粗疏,二是揭示深度不够,直接影响检索效果。

(3)条目著录。《总目》的书目著录格式和内容有书名、编者、绘者、原著者、出版者、发行者、出版时间、册数、页数等,编者对原书缺失的著录项目(如编绘者、出版社等) 进行考证,将考证后得到的信息补充著录,标注于中括号内。《总目》的条目著录内容总体上能够反映出所收录民国连环画的基本信息,但是也存在欠缺之处。①没有著录条目编号。《总目》编者没有为每个民国连环画条目进行编号,既不便于统计全书收录民国连环画的总数量和某一类目下的民国连环画的数量,也不便于读者快捷索书。《总目》两套索引提供的都是检索结果所对应的书页页码,读者索书时,要先按照索引提示翻到相应书页,再在整个书页范围内逐个条目仔细查找,不易快速准确定位,若同一书页内涉及多个检索结果时,较容易漏检。②没有著录馆藏地。缺乏对非国家图书馆馆藏民国连环画馆藏的著录,读者无法获知确切的馆藏地信息,更无法赴收藏馆查阅文献。③没有著录提要附注。提要附注即图书的内容提要和必要的说明,它是对民国连环画内容和必要信息的提炼与概括。对于一本线索性工具书而言,著录提要附注能够提高书目揭示的深度和广度。缺乏著录提要附注,读者就无法全面了解民国连环画的内容及相关信息,无法对民国连环画做出判断、比较和取舍。

3 《民国时期连环图画总目》再版的完善之策

《总目》是一部专题性民国连环画目录。其编纂目的,一是全面、系统展示民国连环画概貌,二是为研究人员掌握、检索民国连环画提供文献线索。为此,《总目》应在收录范围、编纂体例和检索系统三个方面优化完善。

3.1 扩充收录范围

3.1.1 补入刊载在民国期刊、报纸上的连环画

民国时期,连环画的刊载方式和载体形式呈现出两个方向。一种是印刷装帧成书的连环画册,有单行本连环画,也有丛书连环画。《总目》 收录的1.3 万余种民国连环画都是这种连环画册。另一种则是刊载在期刊、报纸上的连环画,通常是多期或多日连载的长篇连环画。比如,叶浅予的《王先生》 从1929 年开始,先后在《上海漫画》《上海画报》《时代漫画》连载,前后共连载了十年[4];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 连载于1947 年6 月15 日至1949 年4 月4 日的上海《大公报》[5]。与连环画册不同,这种刊载在期刊、报纸上的连环画多由知名画家创作,普遍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理应在《总目》中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目前图书馆界对刊载在民国期刊、报纸上的连环画还缺乏系统整理,相关研究阙如。对于散见在民国期刊、报纸上的连环画,只有以披沙淘金的功夫去寻找才有可能发现它们。因此,笔者建议《总目》编者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国家图书馆的馆藏民国期刊、报纸资源,对刊载其上的连环画进行全面、系统整理,并补入《总目》,另一方面联合其他富藏中国近现代报刊的图书馆,共同开展对刊载有连环画的民国期刊、报纸的调查与整理工作,对《总目》进行补遗。需要注意的是,在查阅报刊过程中应着重关注民国时期出版的漫画期刊,民国时期刊载连环画的期刊中有很多都是漫画期刊,连载在上面的连环画也多属于漫画连环画。

3.1.2 搜寻现已出版的民国连环画目录,查缺补漏

搜寻现已出版的民国连环画书目,并将《总目》与之对比,查缺补漏。除《总目》外,现已出版的民国连环画专题目录或含有民国连环画目录的书目还有《现代连环画寻踪》《中国·天津和平区少年儿童图书馆珍藏连环画目录》《民国时期总书目·文化科学·艺术(1911—1949)》《湖南图书馆古旧文献目录附编》等。此外,《老连环画》(一部展示解放前上海老连环画的画册)也登载了民国连环画“四大名旦”(赵宏本、沈曼云、钱笑呆、陈光镒)部分书目选。上述这些目录、画册都可以为《总目》提供民国连环画书目信息。

除公开出版的书目外,内部编印的民国连环画书目也是重要的信息来源。比如,20 世纪50-60 年代,我国各地政府文化主管机关编制的查禁、收换民国连环画书目,尽管这些书目中收录的民国连环画可能会存在各种问题,但它们是民国连环画的组成部分,应当被补入《总目》。再如,1963 年上海出版文献资料编辑所编印的《全国各解放区连环画(单行本)目录(初稿)》,该目录收录1937-1949 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材料暂从阙)各解放区所出版的连环画单行本,针对《总目》对抗战时期解放区出版的连环画作品收录甚少的现状,《总目》今后再版时可以参考这一书目,给予补充。

3.1.3 挖掘多馆馆藏资源,普查补遗

《总目》是国家图书馆凭借一馆之力,在对本馆和国内部分省级公共图书馆馆藏民国连环画调研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然而,仅以这些图书馆的馆藏民国连环画为来源,对于“总目”而言,数量还相差很远。目前,民国连环画册不仅存藏在国内公共图书馆内,还有很多存藏在各级各类少年儿童图书馆中。比如,湖南图书馆、南京图书馆、菏泽市牡丹区图书馆、首都图书馆、重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天津市和平区少年儿童图书馆、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武汉少年儿童图书馆、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等都存藏有民国连环画册。未来,《总目》编者可以联合包括上述图书馆在内的尽可能多的民国连环画存藏图书馆,共同协作,完成民国连环画的普查和补遗工作,补充丰富“民国连环图画总目”的内容。

3.1.4 积极寻访民国连环画,钩沉补缺

通过网络采选,去旧书市场收购,参加拍卖会购书,向连环画收藏家、老画家等征集、收购或动员他们捐赠,走访各地收藏协会连环画专业委员会并对其收藏的民国连环画采取征集、收购等方式促进实体民国连环画的入藏。对于暂时无法入藏的实体文献,可以通过复制、扫描、拍摄等方式实现民国连环画内容的数字化入藏。此外,依据民国连环画的行销轨迹、传播范围等,在条件允许时,到我国港、澳、台地区乃至海外地区积极寻访民国连环画。对寻访得来的所有民国连环画进行整合,补入《总目》。

3.2 完善编纂体例与检索系统

3.2.1 增加“编辑说明”

笔者建议,《总目》今后再版时,编者应撰写“编辑说明”,使《总目》 的体例结构更加严谨、完整。同时,在“编辑说明”中将该书目的编纂背景、编辑经过、收录内容、收录数量、书目信息来源、编排方式、编者致谢、存在问题、期望等进行说明,使“编辑说明”真正成为读者查考、利用《总目》的说明和指导依据。

3.2.2 完善编排系统与检索系统

笔者建议,《总目》今后再版时采用“先以题材内容分类,再以题名音序排序”的文献分类编排方式。首先,在对收录的全部民国连环画的题材内容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将民国连环画的题材内容划分为几个基本类目,如武侠类、中国古典小说类、神话故事类、民间传说类、外国文学类、惊险推理类、科学科幻类等基本大类。之后,在每一类目下按照书名音序逐次排列收入该类的民国连环画,书名相同者再参照编者、绘者、出版年代等依次排序。这种分类编排方式能够把民国连环画按照不同的题材内容组织起来,也为读者提供了一条以民国连环画题材内容为检索点的分类检索途径,便于读者查检、利用。

3.2.3 增加著录项目

民国连环画的著录应力求在真实、准确的基础上提高书目揭示的深度和广度,笔者建议,在《总目》原有著录项目外增加以下几个项目。

第一,著录条目编号。对《总目》收录的全部民国连环画统一连续编号;类目间,一律上下连续编号。为每一条目编制一个序号既能揭示出《总目》收录民国连环画的总数量,又能揭示出某一类目下的民国连环画数量及多寡情况。同时,方便读者索书,读者可以根据检索结果的条目编号准确、快速定位所需书目。

第二,著录馆藏地。《总目》的编制形式为联合目录,收录的民国连环画涉及多家图书馆馆藏。著录各馆藏地能够揭示民国 连环画收藏图书馆的情况,便于读者查找原始数据与馆藏文献。

第三,著录提要附注。对连环画的内容及原书信息进行著录和揭示,如撰写序言、前言、后记的作者,以及书前撰写文章、书后是否附有编者的话等。著录民国连环画的内容提要和必要的说明能够增强条目的阅读性和指示性,使读者深入了解民国连环画内容,进而做出是否继续索取原始文献的判断。

4 结语

目前,受限于民国连环画及其相关资料的稀缺,学术界对民国连环画的研究尚存在诸多困难。在这种背景下,《总目》的出版无疑对民国连环画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总目》以书目的形式对民国连环画予以汇集和揭示,为研究人员提供文献线索。同时,在民国连环画日益老化破损的局面下,编纂、出版《总目》也是对民国连环画采取的一种及时有效的保护措施。国家图书馆以《总目》编纂为契机,先后开展了馆藏民国连环画家底摸查调研、影印出版、数据库建设、展览宣传等一系列保护工作。

《总目》是开启民国连环画研究之门的一把钥匙,是研究民国连环画的一部重要的参考工具书。未来,希望国家图书馆能不断完善《总目》,使收录内容更丰富、收录数量更庞大、编纂体例更合理、检索系统更实用便捷、更利于读者查检利用。同时,以完善《总目》编纂工作来带动开展其他各种形式的民国连环画保护工作,尤其是建设“民国连环画书目”数据库。建设书目数据库不仅能够实现馆藏民国连环画目录的计算机检索,还能解决《总目》出版后无法及时补充新收集到的目录数据的问题。

猜你喜欢

总目国家图书馆著录
著录格式执行GB/T7714-2015《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著录格式执行GB/T7714-2015《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常用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本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2021版)
总目次
第36 卷总目次
图书馆中文图书借阅排行榜
图书馆中文图书借阅排行榜(2016年3月)
《安徽园林》杂志继续为国家图书馆收藏
2014年第1—6期总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