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幼儿园教科研工作效率的策略探究

2021-01-05何敏

考试周刊 2021年94期
关键词:教科研工作效率策略

摘 要:幼儿园的教科研工作正是一种实践型的教育研究过程,是一线幼儿园教师开展的教育行动研究,这样的研究关系着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研究指出,虽然这几年幼儿园教科研工作蓬勃发展,热度不断上涨,但是,仍然存在着效率低下的问题。幼儿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教科研工作效率:首先,要完善規章制度,建立合理教科研管理制度;其次,应该发挥一线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构建温馨的教科研氛围;再者,每次的教科研活动应该聚焦主题,做好课题提炼和升华;最后,要真正做到依托教科研兴办幼儿园,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仅仅依靠内在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应该以“引进来”的视角,重视教师的教科研培训,通过专家培训赋能教师专业发展,才能真正提高幼儿园教科研工作效率,进而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园的发展。

关键词:教科研;工作效率;策略

教育研究的作用在于将一线的教学经验总结凝练升华,总结出有效的教育规律并运用于实践中。如今我们所熟知的学前教育理论,国外的瑞吉欧教育课程模式、高宽课程模式、学习故事评价法,又或者我们国内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陈鹤琴的五指教学法,每一个理论都是来自长期的一线教育实践升华,可见,幼儿园一线的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幼儿园的教科研工作正是一种实践型的教育研究过程,是一线幼儿园教师开展的教育行动研究,这样的研究关系着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随着近几年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幼儿园教科研工作作为幼儿园生存的一条生命线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幼儿园的管理层都在狠抓教科研工作。然而,幼儿园教科研发展的实际现状如何呢?有研究指出,虽然这几年教科研工作蓬勃发展,热度不断上涨,但是,幼儿园教科研工作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赖映红的文章中指出,目前,幼儿园教科研活动的很多内容与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活动像“两张皮”互相分离,并没有相关内容,多数内容都是幼儿园的管理层自己制定的教研主题,管理层的保教人员工作在长期脱离一线实践的状态下,制定的教研主题很多都过于空大,没有针对性和适宜性,导致教研活动主题与一线教学不在一条线上。这就造成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在教研过程中敷衍了事。这样走形式的教科研工作既没有意义,也在浪费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对幼儿园的发展起不到任何作用。而这种教科研工作现状,不是一个幼儿园面临的问题,在大多数幼儿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教科研工作亟待提高工作效率。

要提高教科研工作的效率,应从这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合理的教科研管理制度;其次,应该发挥一线教师的主人公意识,构建温馨的教科研氛围;再者,每次的教科研活动应该聚焦主题,做好课题提炼和升华;最后,要真正做到依托教科研兴办幼儿园,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仅仅依靠内在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应该以“引进来”的视角,重视教师的教科研培训,通过专家培训赋能教师专业发展。

一、 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合理教科研管理制度

教科研工作属于幼儿园的一项常规管理工作,既然是管理就要有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想要提升教科研的工作效率可以说是难于上青天。试想,一所幼儿园专任教师50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周一的中午是教研工作会,而这时候每位老师都觉得教科研与自己无关,有其他的事情要安排,等开教研会的时候,按时到场的老师寥寥无几,这种情况如何提升教科研工作效率呢?在管理阶段的初期,“硬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建立完善合理的教科研工作规章制度,并在新学期开学的全体教职工会议上征求教师的意见,如果教师有意见,根据提议的合理性继续修改章程制度,争取在民主的基础上制定幼儿园的教科研管理制度,这样制度既体现了民主性,同时又将“硬管理”公之于众,让教师知道了教科研的规矩是什么,应该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而在制定规章制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体现“合理性”。例如,要将教科研会议形成常态化,作为一项幼儿园的常规工作管理,那么就要将每周进行教科研的时间固定下来,这个时间点的确定既要从教科研工作本身的效率性出发,同时也要兼顾教师的常规工作,不能扰乱教师一日带班活动,这样的“硬管理”让教师也心服口服。H幼儿园将每周一的中午12:40至1:30作为幼儿园每周教科研例会时间,作为管理层的教科研主任是这样考虑的,她认为每周一的上午是幼儿园中层以上领导的会议,会将这一周的重要事情在班子会上做统一安排,保教工作的重要事项也会在这个时间段传达。作为教科研负责人,可以根据本周保教工作重点和上周的工作总结,制定本周的教科研主题,在周一中午及时向教师传达。这样既保证了工作的时效性,又体现了教科研主题的针对性,能最大化提高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的效率。而中午这个时间段,是保育员值班看护孩子午睡,教师岗的教师刚好能抽出来时间参加会议,50分钟的会议时间,结束之后教师还能有时间午休,既不耽误教师午休,又不额外占用教师的休息时间,可谓是一举两得。在教职工代表大会上提议这个规章制度时,教师一致全票同意通过。

这是初始阶段的“硬管理”,也是我们常说的制度型管理,主要是依据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职权来进行程式化的管理,它的侧重点是“事”,是以服从和奖惩作为基础的管理。这种形式的管理模式在初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能让教师在权威之下服从幼儿园的管理,但是,它缺乏灵活性和创新精神,不能调动教师们参与的积极性。一所幼儿园教科研的良性发展,不仅对幼儿园有收益,还能给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带来好处,而这要取决于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才能有时效。因此,要真正提高教科研工作效率,还要从“软管理”上下功夫,转变管理思路,让教科研工作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位教师都主动意识到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调动给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外在的制度约束转化为教师内在的自制力,教科研工作才能真正焕发活力。从制度约束转向职业自律和主动发展,这种管理属于软管理,目前,软管理成为时代主题,也是这个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例如,H幼儿园的教科研工作会议一直都是幼儿园的教研主任主持的,每周的教科研主题也是教研主任根据一日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的,教科研课题的申报是传达市里的工作精神,每一周的教科研工作例会在教师的眼里如同流水账模式一样,先传达市里或者幼儿园的重要精神,再说一说上周工作存在的问题,最后提醒教师近期要上交什么教科研资料,一周的教科研工作会议就结束了。听起来也是毫无新意,而这种困境如果破解呢?如何调动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呢?这也是下面将要提到的,要发挥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构建温馨的教科研氛围。

二、 发挥教师主人翁意识,构建温馨的教科研氛围

在H幼儿园,教科研主任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调节教科研例会的氛围,做了这样的改革:每一周的幼儿园教科研工作例会由各年龄段段长轮流主持,每一次的教研主題就由主持会议的教师根据一日带班中存在的问题来选择。第一次以这样的形式开展教科研会议时,小班的年龄段段长王老师,紧张了好久,不知道如何主持会议,更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主题进行讨论,当时正值9月份刚开学的时候,小班教师普遍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入园适应,王老师虽然是一个老教师,具有一定的带班经验,但是时代在变化,孩子的个体适应能力也都不同以前,这件事情还是颇让她感到头疼,她决定这一次的教科研主题就定为“小班入园适应的对策研究”。在教科研例会上,王老师抛出这个问题之后,不同往日的一片寂静,大家开始纷纷发言,有教师说到,由于现在二胎放开,一个家庭两个孩子,家长没有精力照顾,到孩子该练习自主如厕的时候,依然给孩子穿纸尿裤,现在小班的孩子入园时普遍自理能力偏弱,还有的教师从家长的育儿观念方面分析存在入园适应难的问题。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给了王老师很多思路,王老师把一条条建议都记录了下来,她觉得这个可以申请一个课题来研究,回头要好好琢磨琢磨。H幼儿园的教科研主任看到这样的情景,感慨到这次改革做得非常好,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动性,教科研氛围也格外轻松,教师都很活跃,最重要的是这些问题来自一线,教研的成果也能应用于一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实行民主型的管理,它将教职工看成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人;职工是被改造的对象,又是改造者;体现了人既是发展的主体,又是发展的目标这一“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思想。因此,要树立教职工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激发其主人翁精神和工作责任感、归属感,鼓励他们积极向园里献计献策,发表自己的看法。幼儿园的教科研工作也一样,要想提高教科研工作的效率,就要将管理的重心往下移,转交给教师,让教师主动参与教科研工作。管理重心下移后,不仅能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充分挖掘教师自身的教育资源,也改变了由少数教育行政人员参与的强制型管理,使之向全员管理的方向发展。

三、 聚焦教科研主题,做好课题提炼和升华

教科研工作效率提高的重要衡量指标在于质量的不断提高,也就是教科研不能仅仅停留于表面工作,只有零散的教科研记录,没有研究成果。教科研成果是研究者对所从事的教育研究过程和结果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的产物。教科研成果的质量也代表着教科研工作开展得深度和广度,要提高教科研工作的质量,应该聚焦教科研主题,做好课题成果的凝练和升华。

近几年,我国幼儿园教科研普遍面临这样的问题,教科研成果很零碎,过程性资料记录得很全面,但是教科研成果不突出,优秀的教科研成果更是寥寥无几,要改变这样的现状,最主要的就是聚焦教科研主题。例如,H幼儿园的王老师在教科研会议中教研的小班入园适应问题,大家集思广益给了她很多建议,也打开了她的思路,在年底的市级课题申报中,她就以此为主题申报了重点课题。从小问题入手,以生态系统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小班入园适应难,最终形成的研究报告获得了优秀奖。这样的课题来自一线,以小见大,问题聚焦,更容易出成果,同时,研究成果也能应用于一线。可见聚焦教科研主题的重要性,做研究问题一定要小,不能过于宽大,这样才更容易出成果。幼儿园的教科研有很大的优势条件,教研主题来自一线,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教科研管理者应该利用好这样的优势,做好课题的凝练升华。

四、 重视教科研培训,赋能教师专业发展

一线教师做研究的优势在于研究的实践性较强,劣势在于理论基础薄弱,对于研究问题的深入度不够,对研究成果的凝练缺乏一定的理论功底,面对这种情况,幼儿园应该从“引进来”入手,请高校的专家开展相应的培训,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理论基础,解决教师在研究中面临的疑难问题。闭门造车是不能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想真正提高教科研工作效率,应该重视教科研培训。当教师做研究的能力得到提升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也更为清晰,这样的收益会让教师更有参加教科研的热情和积极性,进而又提高了教科研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田春梅.浅谈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的管理与指导[J].当代学前教育,2009(2).

[2]王静.幼儿园教育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才智,2014(25).

作者简介:何敏,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淮安市合肥路幼儿园。

猜你喜欢

教科研工作效率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略论基础教育期刊编辑与中小学校教科研共同体的互动
提高森林资源监测工作效率和实用性的探索
基于STEAM教育的立体教科研模式构建与实施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简论提高统计工作效率方法
提高工作效率必须改掉的7种习惯
“教-研-修”一体化网络教科研平台的设计研究
10种方法助你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