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策略思考

2021-01-05王洪秀

考试周刊 2021年94期
关键词:核心素養数学文化小学数学

摘 要: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可以采用文化渗透的方式,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储备,促使其能够在文化引领下,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点,进而优化数学教学效果。对此,文章将结合实际,并在核心素养大背景下,积极寻找数学文化在课堂中的渗透策略,以便改善传统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弊端,从而切实促进课堂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養;小学数学;数学文化

一、 引言

数学核心素养有:数据分析、数学建模、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学文化从狭义上来定义,主要包括数学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从广义上来说,数学文化则包括数学史、数学美以及数学教育等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着眼于核心素养,并积极寻找数学文化和教材知识点的联系,促使学生能够在数学活动中,不断提升文化素养和认知能力,并在完善的知识体系引导下,高效完成数学问题的解答,从而实现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并让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且具有趣味性。

二、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重要作用

(一)丰富教学内容,展现课堂风采

在核心素养大背景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如果只是依照教材单一地进行理论传输,很容易使课堂内容变得枯燥乏味,学生的知识储备也无法得到切实扩充。在此期间,结合具体知识点,引入数学文化,可以让课堂变得丰富有趣起来,比如在进行公式定理讲解时,穿插一些与之相关的来源及背景材料,可以使学生的头脑放松下来,提高知识接收效率,发展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素养,并让教学内容更加充实,从而使课堂风采更足。

(二)促进学生发展,完善人格形成

数学文化的学习对人的发展及学生人格的完善具有积极作用,比如在课堂教学期间,可以结合知识内容,使学生了解数学思想家的优良作风和思想品德,以及他们刻苦钻研的精神。通过积极正面的文化渗透,能够有效促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并形成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学习态度,从而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久而久之,学生的人格及思想态度都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促进知识理解,体会数学价值

在数学课堂上向学生展现知识产生的背景以及数学观念的形成等文化内涵,可以帮助学生寻根溯源、开阔眼界,在丰富的文化宝库中探寻积极力量,从而加深对数学文化价值的体会,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观,让学生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并消除对数学的畏惧感,拉近与数学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好地参与到数学探究活动中来。

(四)感悟数学之美,提高学习兴趣

在进行文化渗透过程中,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数学之美,感悟数学的统一美、简洁美、对称美以及奇异美,在此期间,课堂沉闷乏味的状态会得到改善,学生也会在丰富的文化中获得思维的启迪以及道德素养的提高,此外,还可以促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以发展,进而全面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五)凸显文化属性,优化学习效果

数学知识理论性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公式定理,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后,很容易认为数学与文化类科目是毫不相干的,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可以看到,数学其实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对学生开展数学活动而言具有积极作用。作为教育引导者、教学方案的制定者,在指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时,需要帮助学生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促使学生能够切实感受数学文化的存在。当学生看到文化在数学中的正面作用,能够对数学学科有更全面的认知,同时还可以加深对其中定义与规则的了解和把握,进而增强参与数学的热情。

三、 核心素养下数学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提高教师重视度,充实教师数学文化

想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要拥有一口泉。从职业角度而言,教师除了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化。为了全面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数学建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直观想象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并在授课过程中做好数学文化渗透工作,首先,需要教师看到数学文化的价值,提高对文化渗透及核心素养的重视度,只有从教师层面加以重视,才能在数学教学期间落实文化渗透要求,并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使其核心素养进一步提高。其次,还要引导教师做好相关学习工作,通过阅读书籍、查阅网络资料,加深对不同类型数学文化的理解,以此丰富教师的知识储备,并在课堂教学活动期间,更好地向学生进行文化渗透工作。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比如在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文化传输,比如使学生了解数字的不同表现方法,如:古巴比伦的楔形数字、古埃及的象形数字、中国甲骨文中的数字、中国的算筹、古罗马数字、玛雅数字、阿拉伯数字等等,通过这样的文化传递,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提升参与课堂探究的热情。同时,还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民的计数的发展演变历程,比如:摆石子计数、刻道计数、结绳计数等等,并引入具体图像,促使学生能够调动视觉感官,获得对数字及计数方法的深刻认知。当学生从丰富的文化中获得了对数学的深刻认知,可以激发其对数学问题的探究兴趣,并灵活选择多种方式,展开答疑活动,进而为发展核心素养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在指导学生学习《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圆形,使学生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进行紧密联系,同时,还可以引入丰富多彩的圆形图像,并从传统文化角度出发,向学生对圆进行分析,促使学生意识到我国人民对圆的美好寓意:无棱无角、团团圆圆,象征着美好和安全等等。在数学课堂上引入与之相关的文化内容,能够使学生对数学学科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还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兴趣,促使学生能够看到除公式定理、知识概念以外更丰富的学习内容,并帮助学生能够摆脱对数学学科的刻板枯燥印象,从而有效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

(二)结合公式及定理,渗透相关数学文化

数学定理和公式,是千百年来数学思想家的结晶,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人们学习数学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是促使学生核心素养得到提升的重要内容。纵观小学数学教材,可以发现,几乎每个定理和公式的产生都蕴含着一段数学的发展史,为了使学生更好参与到学习中来,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可以在讲解中进行文化渗透,以便学生能通过对公式定理的把握,切实发展自己的数学推理能力及数据分析能力。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活动不仅要使学生着眼于教材进行文化吸收,还要突破教材,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比如在讲到“比”这部分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使学生了解“比”的含义:两个数相除就叫作两个数的比。同时,可以结合课内外资源中的数学文化内涵,使学生加深对“黄金比之美”的了解,教材中提到了人体中有许多黄金比,建筑设计、艺术作品中也都包含着神奇的黄金比,对此,教师可以引入图像资源,使学生加深了解。通过使学生了解相关内容,促使其感受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还可以为学生引入课外资源中有关“比”的数学文化,比如:黄金比的产生与发展;黄金分割现象;黄金比在艺术、摄影、图形、建筑、酿酒中的运用;黄金比给人美感的原因;等等。通过引入丰富的文化内容,能够使学生加深对“比”这一定理概念的了解和认识,并能够在丰富的图像资源和文字资源中,切实感受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于数学知识概念的了解,促使学生在文化的熏陶感染下,获得对公式定理、知识概念的有效把握,同时,这样的教学形式,还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的数学学习压力,促使学生不断开阔眼界、增长文化见识。此外,将枯燥的公式概念与多元文化进行结合,还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学科的价值,并看到数学文化创造产生时的智慧之光,从而增强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三)结合数学思想家,展现丰富文化内涵

数学文化的内涵不仅表现在知识本身,还寓于它的历史和产生、发展过程中,对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介绍相关数学家的故事。比如:祖冲之、刘徽、贾宪、杨辉、华罗庚、陈景润等人,数学史上这些伟大的思想家不仅体现着典型的数学文化,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也起着积极助推作用。

在课堂中进行文化渗透,可以使学生透过数学思想家的成长发展轨迹以及创造文化的过程,加深对于其高尚品德、思想信念、价值观念的了解与把握,以著名数学思想家陈景润为例,教师可以专门制作一个微视频,向学生介绍与陈景润相关的信息,比如陈景润的生平、主要成就、小故事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展现陈景润的成长发展事迹,促使学生能够从中获取一些积极向上的力量源泉,并作为激励自我成长的教育元素。同时,在名人名家的影响下,还可以使学生建立对数学的探究兴趣,这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数学体系,同时内化学生人格、气质、修养,进而切实凸显数学的人文素养。

(四)结合数学竞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数学竞赛活动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的魅力色彩和趣味性,并使其数学素养得到全面提升,教师可以组织开展系列竞赛活动,促使学生加深对于数学文化的把握与了解,以此展现数学的独特魅力,并帮助学生在多彩文化中发展逻辑思维、数学推理能力及运算能力。同时,竞赛活动的开展与实施,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数学知识、数学文化的探索兴趣,这对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综合素养都具有积极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为了提升学生运算水平,全面增强其核心素养,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口算大比拼”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心算学习,以此帮助学生有效调动自己的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观察力。同时,还可以引入华容道游戏,这是古老的中国民间益智游戏,它与七巧板、九连环等中国传统益智玩具统一被称为“中国的难题”。通过趣味游戏的引入,可以切实增强学生对数学文化的感受力,并让数学活动更具奇妙色彩。此外,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知识提问,以此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认识,促使学生提升对于数学内容的了解与把握,并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发展。

四、 结语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综上所述,可以看到,核心素养大背景下,在小学数学课堂积极渗透数学文化,无论是对学生学习还是授课活动而言,都具有积极作用。对此,教师看到数学文化对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切实发挥自身引导作用,采用多種引导方式,为学生进行文化渗透,并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从而促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够切实得到提升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伶聪,孟红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案例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6).

[2]祝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思考[J].贵州教育,2018(19).

[3]王红梅.渗透数学史,丰盈小学数学课堂[J].数学大世界,2021(4).

作者简介:王洪秀,山东省威海市,山东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蒿泊小学。

猜你喜欢

核心素養数学文化小学数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多元目标的实施
历史与社会向更深发展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物理复习策略
精致数学概念设计,提升数学抽象素养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如何构建有文化的数学课堂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