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探析

2021-01-05王晓霞

考试周刊 2021年94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高中语文教学

摘 要:教育是一项有漫长历程的事业,在教育的改革历程中出现了许多教学方法,其中最高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合作学习教学。合作学习教学最初在西方课堂上开展,后逐渐也在中国教育中广泛应用。合作教学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共同完成一个教学目标,是一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中国进行了教育政策改革,从以往的应试教育发展到素质教育。教育要落实到学生身上,要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能够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优秀学生。合作学习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育人理念,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合作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合作学习;教学

一、 引言

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弊端和漏洞已经得到教育主体的认识,探索新颖有效的教育模式成为教育者的共识。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调动各个学生参与的模式,在提升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有学者认为合作学习是经过多年摸索被证实的高效学习方法,对学生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合作意识、养成正确价值观念都有很大的帮助。文章将立足于教师与学生两个主题,从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教学的意义和组织策略方面展开。

二、 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课程的讲解主要包括学习的目标、学习的重点以及学习的难点,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下,要求学生能够在课前进行自主预习或与同学探讨,在课程学习中达到基础知识应有的学习,在课后完成相关的语文习题练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僵化,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生动形象的发散性思维和探讨,学生在单一的教学模式中,会缺乏对所学知识更深程度的理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对学生来说阻碍了他们的综合思考能力,对教师而言,部分教师未能认识到,他们应该培养的是具有综合学科素养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的学生,而不仅仅是做到课程知识的传授。教师观念落后,重知识的传授,不看重学生的高效学习,没有尊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有效的学习过程应该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感兴趣的点入手,以生动有趣的例子引入,以图像化或简单的思维导图的方式向学生展现课程内容。如果师生的互动仅仅停留在讲解、练習、考试方面,这就不利于老师对学生学习程度的把握,也不利于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方式严重缺失。

语文课程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其内容大多与人文价值理念有关,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地进行人文思想渗透,向学生传达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中语文课程教学,并不仅仅是语言课程教学,也需要进行文化价值传播。部分高中语文老师会认为学生价值观念教育应该放在专门的思想教育课程上进行,而不应该占用语文课程的时间,在自己的课堂上仅仅讲解语文知识,而不关注学生的素养。显然这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以及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学生在进行语文课堂学习时,除了对基础的语言知识有所了解外,更要通过课程的学习来了解到中国优秀的价值文化,在此过程中进行自己的理解,并能够通过语文来对自己的价值理念进行表达。

语文课程的讲授最终要落实到学生身上来,语文教学过于关注教学的实用性而忽略了人文素养的培育。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应该是体悟中国优秀文化,促进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新课改下的农村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要融入素质教育的理念。合作学习能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和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三、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教学的意义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育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应该是具有人文底蕴精神、科学精神、能够学会自主学习、进行健康生活、对他人和社会具有责任担当、具有实践创新的优秀的全方位发展的学生。就语文这一学科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四项能力:第一,语言能力,即学生能够运用语文这一语言来理解与表达观念和情感;第二,文化意识,对中国历史进程中产生的优秀价值文化有所认同;第三,思维品质,即学生通过语文学习与运用表现出来的创新、批判、逻辑分析等心智特征;第四,学习能力,这是学生能够更上一层楼的发展条件,要求学生积极运用语文知识,不断地学习,追求更高效率的学习。学生从该课程的学习中培养自己的底层逻辑,形成看待问题特有方式。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生活中,他们也能够运用它来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而这正是基础教育应该达到的目标。合作学习过程能够充分启发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符合当下时代的核心素养培养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部分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并不能持续性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甚至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追求个性化的发展,他们对新颖的教学模式更感兴趣。如果学生能够从老师的教学中激发自己的兴趣,他们将对这一课程的学习更具有积极性,进而在语文学习中体会到获取知识的快乐。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处于平等地位,大家互相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听取他人的观点意见,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而不是一味被教师引导。在合作学习中,通过分享感受、换位思考、情景模拟等一系列互动真正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高中语文课程教育过于重知识轻素养,导致师生在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中都只关注知识的积累而忽略了素养的培育,老师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而学生也没有在课程中反思自己的行为。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需要与学生的综合素养结合,依照育德树人教学理念,将学生的素养培育作为教育的重点目标。新课改下的农村语文教学应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进行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真切地了解到他人的想法与感受,明白个体之间不可避免存在差异,在探讨交流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共情能力。

四、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

(一)通过相关阅读扩展展开合作学习教学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扩展,而课外閱读就是最好的方式之一,让学生各自收集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激发课堂的活力,提升学生的见识。

比如,在对《哈姆雷特》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其他的莎士比亚文学作品,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与讨论。一方面,增加学生对于大文豪莎士比亚的了解;另一方面,可以营造活泼欢快的课堂氛围。合作学习是一个表达的过程,更是一个吸收知识的过程,学生们在合作学习中了解到更广阔的天地,抓紧时间,汲取生命的精髓。

(二)通过信息共享合作学习

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不同,可能一些学生不知道的知识有另外的同学知道,每个人掌握的信息是不同的,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展现自己了解到的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提出一个问题,让知道的同学进行回答,通过多人的回答来完善问题的答案。

比如,在对王维诗三首的教学中,老师不直接向学生讲述诗人王维的平生和所处时代背景,而是让学生自主起来将自己了解到的相关知识告诉老师,由老师写在黑板上。通过许多同学的回答与补充,黑板上会呈现出这些信息——王维是唐代诗人,以诗歌闻名于唐朝开元、天宝年间;以山水田园诗见长;王维在安史之乱爆发期间遭到迫害;王维在早年间曾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做出一番事业,最后无奈时局变化逐渐平息,后半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王维诗中有飘零之感也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颂;诗歌一方面反映了诗人所见景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以及在壮阔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感,显出诗人的豁达情怀。这些都可以通过同学们的信息共享展现给全班同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学习思路,通过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三)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与深思品质以促进合作学习

语文是百科之母,高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与深思品质对学生对其他科目的学习与今后的人生发展都有深远的意义。学生在语文课堂中通过合作学习养成倾听的能力,对他人传达的信息进行准确的接受,经过自己的思考最终转化为自己内在的品质。语文课程的讲解更多地需要教师讲解而非学生练习,这就对学生的倾听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深思,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语文课堂中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与深思品质,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沉浸到语文的世界中,感受语文这一学科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助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通过问答与讨论的合作学习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倾听能力。如果一整堂课都是老师一个人在讲话,学生难免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这就要求老师充分进行课堂互动。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时不时向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也可以单独抽同学起来回答,在问答中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合作学习需要让学生有倾听他人观点的耐心以及深度思考的能力。

(四)通过角色扮演开展合作学习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来理解一篇课文中包含的价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人物受到时代大背景的影响,不同的人物面临不同的时代环境,有不同的困境,会做出不同的抉择。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将人物与时代背景相结合进行分析,让学生多方面进行考量。在学生对书中人物进行价值观判断的同时,会引发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

比如,在《烛之武退秦师》课程教学中,老师要对每一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每一个主要人物的行为方式进行分析,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假设他们是课本中的人物,在那种情景下又该做出怎样的抉择,面对危难的环境是否能够坚守本心,是否愿意牺牲个人利益来顾全大局。学生通过情景假设真切体会到课本中的英雄人物高尚的情操,了解到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价值关怀的学科,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意愿,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五、 结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合作学习是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在课堂上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课堂活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有通过合作学习开展教学工作的意识,致力于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有思想有能力的学生。文章提出了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策略,比如信息共享模式、角色扮演模式等,期望文章的研究能为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刘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D].重庆:西南大学,2019(4).

[2]彭钢,蔡守龙.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

作者简介:王晓霞,甘肃省陇南市,甘肃省陇南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高中语文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