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论治头痛

2021-01-05李秋琼甘斌黄德弘

环球中医药 2021年7期
关键词:清阳肾阳阴阳

李秋琼 甘斌 黄德弘

头痛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通常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引发头痛的病因众多,大致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不能归因于某一确切病因,常见的如偏头痛、紧张型头痛;后者病因可涉及各种颅内病变,如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等。疼痛性质常见胀痛、闷痛、针刺样痛,部分伴有血管搏动感及头部紧箍感;继发性头痛还可伴有其他系统性疾病症状或体征,如感染性疾病常伴有发热。头痛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导致临床疗效欠佳,且病情易反复发作。西医治疗主要是口服止痛药,缓解当下症状,常用的止痛药物有非甾体抗炎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中枢性止痛药(如曲马多)和麻醉性止痛药(如吗啡、哌替啶),长期口服此类药物易出现耐药性、依赖性,部分药物具有成瘾性,且多出现不良反应,如腹部不适、心律失常等。笔者在临床跟师期间立足《内经》“阳化气,阴成形”理论[1],认为“阳化气”不足,阳气不化,清气不升,清窍失养,不荣则痛;“阴成形”太过,形成水饮、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阻滞经络,不通则痛。本文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头痛发病机理和临床治法,以期为临床辨治头痛提供理论依据与新的思路。

1 从“阳化气,阴成形”认识头痛病机

“阳化气、阴成形”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开篇即论:“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2]。这一理论高度浓缩概括了阴阳本质,二者统领万物,乃天地之道、万物纲纪、变化父母、生杀本始,代表着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是一切变化的根本,包括疾病的发生发展。张景岳在《类经》中注:“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3]他认为自然界万物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离不开阴阳的相互作用,阳主动而散,可促进万物的气化;阴主静而凝,可推进万物的成形。阳具有活动、温煦且布散无形的特征,可推动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阴具有凝静、冷滞且聚而成形的特点,可使气血津液凝聚而成形。《瘟疫论补注》中云:“阳气愈消,阴凝不化,邪气留而不行”[4],强调了当阳气不足以气化时,则出现体内痰、饮、水、湿、瘀等阴邪凝而不化,留而不行。《难经》有曰:“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故阴沉而伏,阳浮而动”[5],从积聚本质上阐述了阴阳形态,积是固定有形, 疼痛有定处;而聚是不固定,时聚时散,痛无定处,恰如阴主静而凝,阳主动而散。

1.1 “阳化气”不足是头痛发病之根本

名老中医李可[6]认为五脏六腑的正常运行离不开阳气的温煦、推动和气化,阳气宣通则阴霾自散,周身不病;阳气亏虚则气化失常,导致湿热痰浊水饮瘀滞。其提出“一切肥胖皆寒湿瘀浊堆积三阴,阳光一照,阴霾尽消”理论。凡痰浊、水饮、血瘀等病理产物的堆积,造成堵塞脉络、脉道不利,均需要阳气的温化方得以运化。通则不痛,脾阳、肾阳温煦全身,脑窍得养,则头目清利。先天与后天相互资生、相互促进,若肾阳衰微,可致脾阳不振。肾主一身之阳,脾阳根于肾阳,阳气化生不足,温煦推动力弱,脾不升清,精微物质输布失常,清气不出上窍,头窍失荣,故见头痛。肾乃先天之本,脏腑阴阳之根,生命本源。肾阳不足,失其潜藏相火之功,虚火循经上扰则致头痛。脾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喜食寒凉,或寒邪日久入脾,脾胃虚寒,脾土不运,阳气亏虚,气血不足,难以灌溉四旁,上不能达巅顶,下不能至四末,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发为头痛。若肾阳虚衰,内生寒邪,外感寒邪,内外相合而为病,脑络凝滞,发为头痛。脾肾阳虚,气化不利,导致湿热痰浊水饮瘀滞故见头痛。

1.2 “阴成形”太过是头痛发病之标

1.2.1 湿热蕴结 湿邪为长夏的主气,湿邪侵袭人体,多由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伤于雾露,或水中作业、久居湿地所致。湿邪阻滞气机,清阳不升,在上则头重如裹、昏蒙眩晕、重痛。热因湿阻而难解,湿热胶结,湿受热蒸而使阳气损伤,气化不利,易出现水湿浊秽的病症。阳气不足,化湿不及,加之易外感风热邪气,湿热蕴结,焦灼凝滞,脉络不畅,涩滞不通,发为头痛。

1.2.2 痰饮中阻 《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曰:“痰之为物,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头为诸阳之会,居于人体最高位,五脏阴经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朝会于高巅。若水饮上犯清空,遏阻清阳,或饮停脉络,津液不达,势发头痛。痰饮为阴邪,得温则化。脾阳亏虚,无力温化痰饮,有形之痰粘滞脉络,阻塞不畅,阻于脑络,则头痛。脾脏喜燥而恶湿,中焦乃是升降枢纽,痰饮阻塞气机,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窍被蒙,发为头痛。

1.2.3 瘀血阻络 《医林改错》云:“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为瘀”,表明气虚载血乏力,“阳化气”不足则不能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出现血行迟缓涩滞、血脉闭阻不通、血液离经停积等瘀积不通,发为头痛。头部是髓海所在位置,聚五脏之精血,汇六腑之气。脉络闭塞,精微物质无法出于上窍,气血精津液匮乏则脑窍失养,发为头痛。

2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以温阳化气法治疗头痛

张景岳曾言:“凡诊病施治,必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7]他认为阴阳是医家认识疾病最基本的思维工具,八纲辨证以辨阴阳为首。笔者认为头痛首辨阴阳,以“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为入手点。肾为生气之根,脾为生气之源,脾、肾协调配合可使先后天之脾肾阳气正常化生。清代何梦瑶《医碥·杂症·气》:“阳气者,温暖之气也。”阳气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机能、精血津液的生成和运行输布等具有激发、兴奋、促进等作用,正所谓“得温而行,得寒而凝”。若阳气不足,温煦作用减退,产热过少,可见虚寒性病变,表现为脏腑生理活动减弱,精血津液代谢减弱、运行迟缓等。故基于“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探讨以温阳化气法治疗头痛。

2.1 温阳化气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如果阳不胜阴,阴气相对旺盛,就会使五脏不和,以致九窍不通,不通则痛,故可见头痛。《景岳全书·杂证谟》:“阳虚头痛,即气虚之属也,亦久病者有之……头必沉沉,遇阴则痛,逢寒亦痛。”依上述可见头痛本为阳气不足,标为阴寒凝滞、血脉不通。临床运用温阳益气法,温补脾肾,益气升清,使血运常化,头窍清利。秦伯未[8]认为气虚头痛主要是阳化气不足,清阳不升,不荣则痛。用补气升阳法,以补中益气汤加减,其中升麻、柴胡益气升清。杨志敏教授[9]认为阳虚头痛的病机为阳虚寒凝,脑府失养,可从阳气的升降相因论治,在治疗上注重扶阳抑阴,运转枢机,引导气机升降。

2.2 温阳化饮

南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头痛证治》阐述了水饮之邪是头痛的病因。饮邪致痛多见头身困重,四肢酸楚,面垢,眵多,脘痞腹胀,食欲减退等。《景岳全书·肿胀》有云:“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在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若肺、脾、肾及其他脏腑的机能失调,则会影响津液输布和排泄,破坏津液代谢平衡,导致水液停滞。饮为阴邪,得阳则化,治疗更应注重温补脾肾之阳。孟颖舟[10]提出凡符合停饮阳虚病机,可予苓桂术甘汤治之,或加以温化之品于组方之中,遵循“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之旨。

2.3 温阳化痰

痰之为病,无处不到,若痹阻脑络,则气机不畅、血运凝滞、蒙蔽清窍,出现头痛、头晕目眩、视矇。肾阳不足,蒸化无权,水湿内停,上泛为痰。临床众多医家以温阳益气、利水化痰法治哮喘、咳嗽、胸痹、肿瘤等有形痰邪,效果甚佳。笔者认为痰浊头痛主要机理为脾肾阳虚,缘肾阳是机体阳气之主,肾阳虚则无以温煦脾阳,水液运化障碍,最终生痰。肾为先天之本,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所主,肾阳充沛,精气化生充足,五脏所主安和,神机健旺。笔者受多位医家临床经验启发,治痰浊头痛以温阳利湿、升清降浊为法,方以苓桂术甘汤加减,加升麻、牛膝,一升一降,达到通阳化痰散结之效。

2.4 温阳化瘀

《灵枢·痈疽篇》:“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医林改错·积块》:“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阳虚则脉道失于温通而滞涩,气血运行不畅,头窍失养发为头痛。外感寒邪、内生寒凝致痛乃气血难达巅顶之“阳化气”不足与血液凝滞头窍之“阴成形”太过所致,治宜温阳化气,活血化瘀。临床常以温阳化气、通络活血法治痛经、糖尿病足、下肢动脉闭塞、冠心病等,笔者临床从师以来,常以温阳化瘀法治疗头痛、中风、不寐、眩晕等脑系疾病。唐农[11]认为各种原因致使人体阴阳平衡遭到破坏,阳不在位,失去温煦和化生作用,导致“本虚”而致病。“本虚”当温阳益气,“标实”当化瘀活血,他基于《内经》“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着眼于阴阳,首次提出“五脏阳虚、痰瘀阻窍”理论,并创制五脏温阳化瘀汤治阳虚血瘀病证。

3 医家经验

宋祺[12]认为湿邪困遏中焦,阳不化湿,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脑络失通,发为头痛,以清震汤加减。其中柴胡佐助升麻、葛根升举阳气,荷叶升阳利湿,使阳气得化,气得升清,头窍得利,故头痛得解。乔明亮[13]认为水饮内停、上犯头目可致头痛,予柴胡桂枝干姜汤治之,其中桂枝、干姜、柴胡温中升清,更有制附子温肾阳之火,火阳得旺,上饮得化,则饮邪散,头痛减。佟梁[14]认为水邪停聚致头痛,方以桂枝汤;小便不利者,予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君药桂枝温经通脉、通阳化气,阳温水利,水邪去,经脉通,头痛则缓。郭正刚[15]认为头为精明之府,诸阳之会,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内伤痰饮瘀血邪火,均可上犯清窍,闭阻脉络,重则头痛,以温阳利水、化浊散结为法,用五苓散加减治之。

4 验案举隅

患者,女,49岁,2020年1月9日初诊。主诉反复头痛3年余,加重1周。头痛部位以巅顶及后枕部为主,呈隐痛,平素自服布洛芬胶囊可缓解。一周前患者夜间疼痛致醒,后枕部呈针刺样疼痛,持续约2小时。刻下见头痛遇风、感寒时加重,伴有双肩酸痛,时有清涕,畏寒肢冷,纳眠一般,大便调,小便清长。舌暗红,边有瘀点,舌底络脉显露,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头痛,寒凝血瘀证。西医诊断:血管神经性头痛。治宜温化寒凝,活血通络,方以温阳化瘀汤加减。处方:益母草15 g,桂枝10 g,细辛3 g,干姜15 g,熟地15 g,当归10 g,川芎10 g,赤芍10 g,莬丝子15 g,地龙10 g,桃仁10 g,丹参20 g,党参10 g,白术10 g,茯苓15 g,甘草6 g。4剂,每日1剂,水煎服。

2020年1月13日复诊,诉服药后头痛症状有所改善,疼痛次数较前减少,且针刺感减轻,持续时间缩短至1小时,夜间可眠,无流清涕,畏寒症状减轻,双肩劳累时仍有酸痛,口干欲饮,舌暗红,舌边散在瘀点,舌底脉络显露,苔薄白,脉弦细。处方:上方加葛根30 g,天花粉10 g。3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2020年1月16日复诊,诉服药后头痛症状明显改善,服药期间头痛未再发作,畏寒肢冷持续减轻,双肩酸痛消失。处方:守第一方,14剂,每日1剂,水煎服。

按 患者中年女性,绝经前后期,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肾气亏虚,日久气虚及阳,且病程较长,已出现见风、遇寒加重、畏寒肢冷、小便清长、白带清稀等“阳化气”不足之症,头痛已由隐痛渐至发展成固定不移针刺样痛,更有舌暗红,边有瘀点,舌底络脉显露等瘀血形成的“阴成形”太过之象。《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患者年岁渐长,肾气日渐亏虚,气虚则无力推动,清阳不升,不能温阳头目,阳化不及,则生命活动失去应有的动力,机体功能减弱,呈现出脏腑功能低下的病理变化,如凝结、瘀滞等有形之物阻滞之象。《素问·生气通天论篇》:“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人类生、长、壮、老、已循序渐进,与阳气的盛衰变化密切相关。肾阳为一身之阳的根本,若肾阳亏虚,人就会减损寿命或夭折,生命机能亦暗弱不足。肾阳如灶中火,温化寒凝,温煦全身脏腑、形体官窍、四肢百骸,“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肾阳充足,头窍得以温煦,则机能旺盛,精神振奋。故治宜温补肾阳,温阳化瘀。温阳化瘀汤方中益母草通行瘀血、生新血,桂枝、细辛、干姜温阳散寒化瘀,莬丝子、熟地黄补肝肾、益精髓,川芎上行头目,为治头痛要药,与赤芍合用利血活血,当归温阳养血活血,地龙通经活络,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桃仁活血化瘀,党参益气生津,白术、茯苓补益脾胃,甘草调和诸药。此方共奏温阳、化气、补虚、化瘀、活血、通络之效,可供临床医者参考使用。

猜你喜欢

清阳肾阳阴阳
从“清阳”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经验
汽车发动机机械故障的非接触式检测技术研究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肾阳不足的药膳疗法
阴阳学说在杨式太极拳中的表现浅探
由“三焦气化”浅议“治下焦如权”之法
福晋与王爷的爱情轻喜剧
法于阴阳
阴阳泛函
OntheapplicationofAntConcinpre—translationofmach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