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牛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治研究

2021-01-05

河南畜牧兽医 2021年24期
关键词:牛舍疫区口蹄疫

王 维

(遂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遂平 463100)

在牛饲养过程中,口蹄疫作为一种常见病症,已经被国际兽医局规定为A 类传染病,主要由病毒引发,具有发病急、传染性强、影响范围广等特点,病灶多为病牛的口腔、皮肤、乳房等处,发病后出现水泡、烂斑等,对整个养牛业造成巨大损失。对此,在日常饲养中应加强防范,并对病牛科学诊断和治疗,做好隔离工作,对周围地区流行病学展开调查,最大限度减少疫情扩散带来的经济损失,确保养牛业健康稳定发展。

1 传播途径

口蹄疫在牛群内大肆传播,需要确定携带此类病毒的牛才能从根本上控制病毒传播。一般情况下,该病毒寄存在病牛咽喉、食道与软腭等处,且长期释放和排泄病毒,使传播范围扩大,速度提高,通过乳汁、粪便与唾液等传播,有些也会通过肉或者皮毛进行传播。在牛感染病毒后,牛棚、水源与草地均会变成主要疫区,此类病毒通过空气、水源以及动物皮肤接触等进行传播。除此之外,还会通过昆虫、鼠类传播,对牛群整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在患病牛中,成年牛的抵抗力较强,一般不会产生较高的死亡率,但犊牛的死亡率相对较高,为饲养者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2 临床表现

与常规病症相比,口蹄疫的传染性较强,牛在感染口蹄疫病毒后,因自身体质不同会影响潜伏期,一般在感染病毒后的3~4 d 出现明显临床反应。部分病牛口腔内部起水泡,十分疼痛,无法正常进食,饮水量增加,并从口腔内流出许多泡沫状液体。如未能及时找到病源进行救治,口腔内水泡数量不断增加,发展扩大,为病牛带来极大的痛苦。在水泡破裂后,病牛体温逐渐恢复到正常值,水泡也逐渐朝着乳房、蹄部等毛少位置扩散;当病牛蹄部长水泡后,疼痛感增加,导致无法正常行走,长期卧地。在接受科学治疗后,若没有继发感染情况发生,此种症状一般在7~10 d 后逐渐改善,但病牛仍然向外释放此类病毒,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3 病原诊断

在口蹄疫病毒诊断中,需要饲养者密切关注牛的日常状态,如若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低下、发烧等情况,应立即将病牛隔离,利用相关器具定时测量牛的体温,当体温超过40 ℃、呼吸频率加快、口腔与面部出现小水泡,个别水泡扩大破裂后流出淡黄色清澈液体,表面出现溃疡面时,基本判定疑似患有口蹄疫。病牛在感染口蹄疫病毒后,前期感染过程状态为良性,因此涉疫初期死亡率较低,临床诊断可通过动物接种试验,采用实验室诊断法。在诊断中采集病变组织开展常规细菌分离鉴定,未能发现细菌存在,再对病牛血液进行采集,分别用牛口蹄疫ELISA 抗原检测试剂盒、琼脂扩散法检验血清内的此类病毒,还可确定该病毒为O型或者A型。

4 防范措施

4.1 定期消毒牛舍

养牛场应控制牛的饲养密度,确保通风良好,并对牛舍定期消毒。通常在入口位置安装紫外线灯,对进出厂内的人员进行消毒;还可通过喷洒药液的方式消毒,以喷雾形式开展,每日喷洒浓度为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牛舍,采用浓度为1%的福尔马林水溶液对牛群体外消毒,确保牛舍环境良好,避免疫病扩散。

4.2 重视牛群免疫

因牛口蹄疫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影响范围较广,即便已经恢复的病牛身上仍然会继续释放此类病毒。在养牛过程中,应定期注射口蹄疫疫苗。种牛或者后备牛每间隔半年注射一次,每头注射3 ml,牛在接种后半月内便会产生免疫力,接种一次有效期为半年。

4.3 科学处理病牛

4.3.1 隔离封锁

在发现口蹄疫流行后,应对疑似病例所在区封锁隔离,疫区内各类动物以及畜产品都禁止向外流动,严格控制病例区牛群活动范围,并对周围养殖区彻底消杀,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消毒一次,连续21 d以上。当疫区连续21 d没有出现新病例,且经过严格检疫和消杀后才可解除封锁。

4.3.2 注射治疗

针对确诊病牛进行注射治疗,病牛一般身上会出现水泡溃烂情况,需要用高锰酸钾浸泡溃烂位置,并做好清洁,才能使溃烂病症得到改善。同时,还要科学调配饲料,将维生素C、维生素B等加入其中,增加病牛的营养,使其自身免疫力得到显著提升,能够战胜疫病,恢复健康。

4.3.3 无害化处理

在牛口蹄疫预防中,应派遣专人负责看护病牛,针对病情恶化的牛及时采取救治措施。针对急性死亡的病牛,应对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如焚烧、深埋等,以免因随意丢弃病牛尸体导致病毒扩散传播。□

猜你喜欢

牛舍疫区口蹄疫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2 种牛舍对冬季伊犁地区肉牛生长性能及环境的影响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牛红眼病如何预防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发酵床牛舍与散放式牛舍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为年轻女医护剃光头发赴疫区作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口蹄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