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积分制”焕发代表履职新活力

2021-01-05沈卫良钱振华

人民与权力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主体作用负面人大代表

沈卫良 钱振华

综观各地探索与实践,人大代表履职积分制的实行目前还大多停留在笔头记录、纸面积分、上墙公示的传统方式上,存在与“互联网+”融合度不深,积分公示范围不广泛、内容不详细、公布不及时以及监督刚性不凸显等不足。为适应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笔者认为,具备条件的地方及基层人大要以“智慧人大”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动代表履职积分管理与“互联网+”相结合,助推人大代表履职质量和水平提升。

基于“互联网+”的代表履职积分制模式。如果说,以往人大代表履职积分制好比是1.0 版本,那么通过与“互联网+”的叠加就相当于升级到了2.0版本,可以让积分管理做到公开透明、及时有效,避免流于形式主义,可有效提升量化积分成效,增强代表履职管理工作的规划性、预判性和科学性。该模式对代表履职情况进行分类量化和实时统计并同步公示,通过经常晒一晒代表的履职动态,进一步增强代表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不仅填补了代表履职管理模式的空白,也抓住了解决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问题的关键。

围绕人大履职目标设置积分指标体系。人大代表履职积分制,是将代表履职的事项予以细化量化公开化,通过外部加压的方式来强化组织监督和人民监督,是激励机制与惩戒机制的复合叠加。笔者认为,“互联网+积分制”模式可创新采取“正面清单+负面清单”的形式,紧紧围绕人大中心工作和代表履职责任同步展开。

在“正面清单”设置方面:将代表参加各类会议、大会期间审议发言、提出议案建议、闭会期间参加小组活动、联系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活动等指标列为积分项目,并设置一定数量的加分项目。在“负面清单”设置方面:通过设置负面约束指标,鞭策后进代表。代表履职积分制规定人大代表若干项“负面清单”,作为代表量化积分的一票否决项,只要触及“负面清单”任意一项,该代表的量化积分评价即为“不合格”,切实对代表主体作用发挥进行“兜底”。

健全配套机制实现履职全程闭环管控。职责的履行仅靠个人的自觉是远远不够的,内生的动力必须和外部的压力相结合才能形成有效合力。笔者认为,增加代表履职外部动力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监督”,这就要求监督务必有刚性,让“互联网+积分制”模式“长牙”“带电”,形成集记账、报账、结账于一身的体系化监督制约机制。

首先,及时对代表履职积分进行“记账”。对代表履职情况要按照“谁组织,谁登记”的原则进行登记,人大常委会各专委、各工委(室)和各乡镇(街道)人大、代表小组根据权限分工分别计分并录入代表履职平台。其次,通过“互联网+”技术实时对积分统计情况进行“报账”。利用移动“互联网+”手段,实现代表量化积分实时申报、审核、排名,从而加强过程信息反馈与过程沟通,推动代表时刻紧绷“比学赶超”这根弦,克服年终一次性考评的弊端。再次,通过强化积分结果运用进行“结账”。把积分情况作为代表向选民述职和选民对代表履职情况进行测评的重要依据,对积分暂时较低的代表及时沟通、谈话、做思想动员,多策并举助力交上一份不负新时代的履职“成绩单”。

猜你喜欢

主体作用负面人大代表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
谈谈生物教学中的参与式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