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大赋能跑出脱贫攻坚“加速度”

2021-01-05张明盼

人民与权力 2020年10期
关键词:加速度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

本刊记者 张明盼

东海县石梁河镇葛沟村是连云港市人大常委会扶贫工作的联系点,数据显示,2018 年以来,人大帮助村里协调扶贫项目6 个,目前已经完成了4 个,在建2 个,总投入200万元。“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要以最大决心、最强力度、最实举措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连云港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王东升如此感慨。

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今年,精准脱贫吹响了中国人向贫困发起最后总攻的号角。江苏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高度关注和重视脱贫攻坚工作,瞄准“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多次将脱贫攻坚作为常委会议题、多层次开展视察检查、多角度深入百姓身边了解他们的期盼和需求……人大在赋能全省脱贫攻坚工作中书写了生动一笔,跑出脱贫“加速度”。

发力精准了,履职行动更加有力

2016 年脱贫4907 人、3138 户,2017 年脱贫21843 人、12019 户,2018 年脱贫6975 人、3955 户,2019 年基本完成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脱贫任务,这是常州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的成绩。如何最大程度保障脱贫攻坚落到实处,确保“一个都不少,一户都不落”?

各方深刻认识到:脱贫越往后,难度越大,就越要压实责任。然而,要确保各级政府在脱贫工作中精准精确、务实到位,人大发力精准、监督有效,履职高质量不可或缺。

对常州市武进区来说,近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对《江苏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和《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促进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规范,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合法权益;针对“要想富,先修路”的脱贫攻坚理念,区人大积极开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专题调研,建议政府建立更加完善的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体系,打通脱贫攻坚“大动脉”;对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城乡污水处理工作开展专题调研,综合运用多种监督形式,查摆问题,督促政府加快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促进整改落实,加快提升农民生活环境……

武进区人大所做的工作只是全省人大开展脱贫攻坚行动中的一个缩影。

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我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牢牢把握自身定位,及时发好“人大声音”、贡献“人大力量”、弘扬“人大精神”。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开展专题询问、工作评议、执法检查、听取并审议专项报告等,推动各级政府深入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今年,省人大常委会听取了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情况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还将听取民生实事工程实施情况报告并开展评议,这都与脱贫工作紧密相连。冲刺阶段,无论是围绕健全扶贫开发机制、完善扶贫开发政策,还是增加扶贫开发资金等,都有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坚定的身影和扎实的行动。

距离更近了,不曾远离“穷亲戚”

和以前一样,今年宿迁市人大常委会又召开了一场特殊的专题会议——部署启动人大代表“脱贫攻坚我助力”主题活动。

活动中,宿迁市各级人大代表的智慧和力量都汇聚到脱贫攻坚主战场上,促进全面小康梦圆。通过主题活动,宿迁市各级人大常委会组织和引导广大人大代表开展“春访助梦送政策”“三夏助农送技术”“金秋助学送资金”“暖冬助业送岗位”等系列活动,尤其注重发挥技术代表和农民代表的专业、经验优势,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拉近与低收入群体的距离。

据统计,去年宿迁市通过人大代表“脱贫攻坚我助力”主题活动帮助发展各类种养项目2100 余个,开展各类就业帮扶活动1800 余次,为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提供或争取就业岗位3800 多个……在这场攻坚战中,人大代表并没有疏远“穷亲戚”,而是发挥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的独特优势,激活贫困地区资源,促进群众致富。

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李小敏说,“把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优势发挥出来,就能夯实我们脱贫攻坚的社会基础、群众基础。”如何有效发挥人大代表“监督推动、服务群众、助攻短板”的独特作用?徐州市人大也一直在思考。

自2018年起,徐州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五级人大代表助推脱贫致富奔小康”主题实践活动,围绕全市脱贫致富奔小康总目标,重点围绕五个方面创新活动内容,使人大代表当好政策法规的“宣传代表”、助推小康的“监督代表”、社情民意的“调查代表”、全面小康的“示范代表”以及为民办实事的“服务代表”。代表们也积极通过帮助群众寻求一条致富门路一条就业渠道、为选区居民办一件实事好事、提出一件事关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意见建议和调研走访一个贫困村或一个贫困户等方式,帮扶困难群众解决诸多具体的民生问题。

当前,形式多样、成效显著的具体实践在徐州可见:邳州市人大以该主题活动为基础不断深化细化,开展了“公共空间治理、营商环境提升、集体经济壮大”等六项行动,号召和动员各级人大代表踊跃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丰县人大创新监督方式,对全县扶贫工作进行专题监督,并在各镇人大全面推行政府为民办实事代表票决制;沛县人大制定人大代表履职档案体系,晒承诺,亮成绩,进行专题评议,引导代表们用一个个鲜活事例讲述主题实践活动中的生动故事……

收入见涨了,灿烂笑容在脸上显现

占地300 亩的淮安市金湖县金北街道新桥村瓜蒌园内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一棵棵瓜蒌长势喜人、充满生机。金北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冀益湘介绍:“今年瓜蒌长势特别好,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瓜蒌,待到丰收时,就会变成农民致富的‘金元宝’。”

正在瓜蒌田里忙碌的村民柏传林说,“自己今年一直在瓜蒌园打零工,每天有近百元的收入哩。”灿烂的笑容洋溢在脸上。记者了解到,常年在瓜蒌园务工的主要是周边年过六旬的老人、贫困户、残疾人等,月收入可超过2000元。金湖县人大将企业家代表帮扶实施产业项目作为大行动的重中之重,为经济薄弱村和挂钩的企业家代表牵线搭桥、谋划项目。目前,金湖县各级人大代表共扶持到户项目769个,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

开展脱贫攻坚行动最终是让贫困群体的口袋鼓起来、腰杆挺起来,让他们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点即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在各类议案建议中我们总能看到:希望当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全省不少人大代表也发出共同声音——“人大代表助力脱贫攻坚,最根本的还是要提出高质量议案建议和有效发挥监督作用,要重点以产业发展推动解决扶贫领域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各级人大把产业扶持作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长远发展的重中之重,主动帮扶信息沟通联络,推动资金项目、人才资源向当地倾斜。

记者获知,姜堰区蒋垛镇许桥村是省定经济薄弱村,兴化市大营镇屯北村、联镇村是泰州市市定经济薄弱村,三个村都是传统粮食生产村,原来产业发展无基础、无特色。然而,通过产业培育,许桥村建设了75 亩的蔬菜大棚,创办和引进洁粮食用菌家庭农场、扬美草莓园和荷兰豆种植,带动180 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村集体每年实现净收入25.3万元;屯北村把光伏发电项目建到城里,年均发电7.6 万度,年收益6 万元。同时,放大摇绳传统,向建档立卡户赠送摇绳机,既消化稻草,又带动6 个一般贫困户脱贫;联镇村发展洋葱产业,从全村洋葱种植面积1600多亩,带动全镇洋葱种植面积发展到7000多亩,实现了“富民富村”的双重效果。

实践中,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施,群众生活的改善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对此不少百姓广泛赞誉,我省也由此走出一条条从给钱给物到扶产业送技术、由“输血”到“造血”的扶贫路径。

心里暖和了,结对帮扶中传递温情

村里现在经济收入如何?百姓就业渠道是否畅通?社区卫生服务用房建设情况进展怎样……一个个关切的询问在苏州市人大结对帮扶点传开。不久前,苏州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前往常熟市支塘镇支东村,关切该村脱贫情况,并就重点扶贫项目——卫生服务用房建设情况询问。

自结对以来,苏州人大与支东村一直保持积极沟通,结对帮扶取得了实效。支东村书记周军感慨,“现在觉得心里很暖,许多困扰百姓的难题正在被一个个破解,村民也在脱贫攻坚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对于下一步的打算,双方表示还将继续坚持从实际出发,发挥各自优势,针对薄弱环节精准发力,同时要做好困难群众的民生保障工作,咬定脱贫目标不放松,确保支东村如期脱贫。

“真的是太感谢你们了,一直把我们不能就业的人放在心上,千方百计给大家谋出路。”“我们全家生活改善了很多,公路都畅通到家门口了。”“现在老人孩子就医很方便,一些小病不用再去挤大医院……”百姓口中一句句发自内心感谢的话,深刻诠释出我省各级人大的作为和温情。记者在与各市人大工作者沟通中获知,低收入农户的致贫原因有很多种,如因病、因残、因学、因灾、因自身发展能力限制等,其中,因病和因残占比70%左右。就病残人员来说,常年就医的自费部分是一笔巨大开支,而且丧失劳动力后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即没有就业收入,并拖累家庭其他成员也无法就业,最终形成恶性循环。为此,病残人员是脱贫难度最大的人群。按照省里要求,全省各级人大“五方挂钩”帮扶队组建了起来,一批又一批帮扶队员走进帮扶点、走到群众身边,积极开展行动,这是各级人大积极投身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

目前,上至省人大,下至各镇人大、街道人大工委,结对帮扶工作在全省铺开。

扬州市人大不仅做实重点难点领域结对帮扶工作,还不定期进行“回头看”。建立教师与困难学生、医生与病残人员、企业老板与有劳动力贫困户之间的精准结对,大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对今年558户危房改造任务进一步督促镇村加快推进。

常州市人大连续五轮对茅山老区实施“百千万”帮扶工程,组织上百家市级单位与茅山老区经济薄弱村挂钩结对,开展帮扶,力争到今年底,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年稳定收入达到百万元以上。

……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最后阶段,剩下的也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脱贫攻坚战中体现担当作为、发挥人大作用,持续不断关注民生,在补齐小康短板、增进民生福祉、加快富民增收方面大步向前。

猜你喜欢

加速度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
“鳖”不住了!从26元/斤飙至38元/斤,2022年甲鱼能否再跑出“加速度”?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人大常委会审议“港区国安法”草案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天际加速度
创新,动能转换的“加速度”
死亡加速度
风盛正是扬帆时——聚焦漯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