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汪敏南代表:身为新吴人 当效泰伯先

2021-01-05

人民与权力 2020年10期
关键词:园区工业企业

3300 年前,岐山周太王长子泰伯将王位禅让季历,千里跋涉来到江南开发荆蛮,播下“崇德、重文、务实、创新”的吴文化之种,被孔子尊为至德;2015 年,国务院、江苏省政府又以无锡高新区、新区为基础成立新吴区,意在“旧吴地”开创新跨越,书写新辉煌。

“要让吴文化精神传承不息,要为新吴区的未来开个好头,要让人民相信,新吴区的明天充满希望!”身为新吴区的首届人大代表,无锡市新吴区旺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敏南深知自己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他立志效仿先贤,将毕生的心血浇灌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

不忘初心:新思路盘活老工业集中区

“无锡新港物流集聚区总面积800亩,港池作业岸线614米,500吨级泊位9个,年水陆物资吞吐量600万吨,年营业收入166亿元;无锡旺庄街道工业集中区占地面积约6400亩,入驻各类企业60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0 亿元……”作为一个把37 年青春奉献给“老新区”的共产党员,汪敏南对脚下这片土地的地理水文、经济发展了如指掌,如数家珍。“2015年我刚负责旺庄工业集中区时,园区对企业的服务不到位,整体发展没有明确的规划,必须大刀阔斧进行改革。”

“服务好企业是工业园区的义务和责任。”上任伊始,汪敏南首先立足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他经常就企业提出的困难向上级反映,经过努力,区政府投资了数千万元兴修运河泄洪闸门,彻底解决了园区部分企业“逢大雨必积水”的难题;主动对接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引来金融活水;建立工业集中区的微信服务平台和企业群,为数百名企业家提供在线服务……解决了一系列机制、服务等问题后,汪敏南又为园区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构建新蓝图,计划用三年时间(2018—2020年),把街道工业集中区规上工业企业税收翻一番达到35万/亩,规模以下企业税收翻一番达15万/亩。

牢记使命:履行代表职责为人民发声

“四年前,人民群众信任我,选择我代表他们发声。我就应当和他们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为改善民生不断努力。”汪敏南走访中发现,城南路(旺庄路—吴都路段)道路东侧电话线、网络线、光纤等乱牵乱拉的现象由来已久,一些电线杆已经倾斜不稳,存在极大安全隐患。而且,还妨碍车辆进出旁边的二手车市场,影响市场商户业务正常经营,群众意见极大。

为此,汪敏南郑重向新吴区人大一届四次会议提出了代表建议,得到了区人大常委会的重视。在与区工信局、住建局、发改委、城管局、行政审批局等部门进行了半年多的沟通和推进后,落实了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共同清理改造,重新挖开路基,将光纤和线缆从地下管道进行铺设,彻底解决了这个困扰地区10多年的老大难问题,消除了二手车交易市场因光纤和电线缠绕乱拉易引发火灾的安全隐患,市场形象和市容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百日抗疫:坚持守土尽责誓夺“双胜利”

自1 月22 日新冠肺炎疫情警报拉响,汪敏南被任命为工业集中区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小组组长。他以高度的责任感,亲自起草《园区企业告知书》,积极联络园区内消毒用品生产厂家提前复工;持续加强防控力度,对园区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强化应急值班和信息报送,确保疫情防控各项部署落实到位;组织对园区企业13 座宿舍楼进行防疫检查,设立“锡康码”审核点,解决园区企业部分员工“锡康码”红码的问题。截至目前,现场审核点已审核外地来锡人员1000 余名,来自韩国、日本等境外重点疫区人员200余名。

在稳住了“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大盘后,汪敏南又着手工业集中区600 多家企业的安全复工复产,采用了“多项抓手、稳步推进”的策略:一是督促企业、经营者履行主体责任;二是落实重点地区返锡人员14天居家隔离或集中隔离措施;三是实行分片、分区负责,分别对企业复工申请进行现场审核评估,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具复工复产的同意书;四是安排专人24 小时接听咨询电话,解答企业规范申报复工材料相关问题。“兼顾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工业集中区全体党员干部将勇于担当、履职尽责,为维护工业集中区企业人员生命健康安全构筑群防群治的坚强防线!”汪敏南信心满满地说。

猜你喜欢

园区工业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