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接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对比

2021-01-04叶向雄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3期
关键词:早期康复

叶向雄

摘要:目的:分析对比直接前入路(DAA)与后外侧入路(PLA)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行THA的患者30例,随机计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用PLA,观察组用DAA,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THA早期康复结果中DAA比PLA更有利于患者康复,DAA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直接前入路(DAA);后外侧入路(PLA);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早期康复

【中图分类号】R68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3--01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是临床上非常可靠的髋关节重建治疗,该手术能很大程度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关节生理功能,直接前入路(DAA)是作为近年来临床运用比较多的新术式,相比于后外侧入路(PLA)临床传统的术式,优点非常明确,创伤小,出血量小,由于手术的方式,减少了对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患者术后可做抬腿、屈腿、屈髋等动作,不受体位限制,而且疼痛度明显减轻,有利于患者康复,本文将研究直接前入路(DAA)和后外侧入路(PLA)两种术式对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促进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THA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人,分组方式:随机计数法。对照组: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45~79岁,平均(62.15±3.58)岁;观察组:男性患者5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46~80岁,平均(61.99±3.61)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排除标准:1)患者髋关节周围有既往手术史,且有切口疤痕;2)过度肥胖患者;3)骨质疏松症严重患者;4)患有严重内科基础疾病和精神障碍;5)有下肢深静脉血栓者。

纳入标准:1)患者均为初次接受THA;2)体重指数≤30 kg/m2;3)无精神障碍,神志清。4)无下肢深静脉血栓、无髋关节周围神经损伤者。

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及家属了解详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手术均由同一组经验丰富的医师完成,置入的假体均为同一公司生物型人工髋关节假体。

对照组:腰部硬膜外联合麻醉后,起效后取侧卧位,固定患者体位,以股骨大转子顶点为中心,向后外侧做弧形切口,长8-10cm,切开皮肤及筋膜,用手指钝性分离臀大肌,充分显露并切断外旋肌群,内旋髋关节,于大转子止点处切断外旋肌,充分显露髋关节的关节囊,切开后方关节囊,于小转子上方截取完整股骨头,清理髋关节臼,外展45°、前倾15°,锉磨至髋臼软骨出现均匀渗血、大小合适,试模后置入人工生物型髋臼假体及内衬,再显露股骨距截骨面,开髓,扩髓,置入人工关节假体柄并安装头球,关节复位,检查关节稳定性和术区止血,冲洗,缝合外旋肌群并放置引流管,注入氨甲环酸止血,逐层关闭切口。

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后,患者取侧卧位,固定体位,从髂前上棘外下侧2cm作一6-8cm的手术切口,切开皮肤和相对应的筋膜,分离阔筋膜张肌与缝匠肌间隙,暴露大转子,并处理旋股外侧动脉升支,拉钩拉开肌肉组织,充分显露或并切除前方关节囊,显露股骨颈和髋臼,离小转子1cm间距截断股骨颈,完整取出骨块和股骨头,使用拉钩将髋臼充分暴露,后续手术操作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等。

(2)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分值0-10分,分值与患者疼痛感呈正相关。

(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切口脂肪液化、股外侧神经损伤、假体脱位等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X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

觀察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

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3。

3 讨论

THA是将人工生物假体,固定在正常的骨质上,取代之前病变关节,使患者髋关节正常生理功能得到重建,该手术有利于恢复老年患者活动,避免长期卧床并发症的发生。可以达到摘除病灶、消除疼痛、重建关节原有生理活动功能。是临床上得到广泛认可的治疗方式。

PLA是THA临床传统的术式,但由于该术式创伤较大,出血量多,而且术中切断臀中肌和外旋肌群,会影响患者髋关节外展的力度,进而影响患者走路时的步态,增加患者关节脱位的发生率,另外后入路对股神经损伤的可能性比较大,容易造成患者慢性疼痛,患者术后早期体位受限,两腿之间需夹垫枕头,患肢不可抬起、屈曲,髋关节屈曲不大于45°,对患者卧床休息增加不适,延迟患者早期康复速度。

DAA是作为近年来临床运用比较多的新术式,是有创伤小,出血量小等明显优点,另外该入路不需要切断关节周围肌肉群,极大程度地减少了对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对于患者早期康复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患者术后可做抬腿、屈腿、屈髋等动作,不受体位限制,而且疼痛度明显减轻,有利于患者康复,患者感受度良好。本研究显示,DAA术中比PLA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速度比PLA快,VAS评分显示,患者相比于PLA术后,DAA术后早期疼痛度明显减轻,体位不受限制,康复快。这给患者及家属的工作和生活减轻了很多压力,减少了住院时间,大大节约了患者住院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极大程度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使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两者中后期效果还需进一步探究。

综上所述,DAA比PLA创伤小,出血量小,术后患者早期恢复快,值得THA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蔡伟松,彭飞,周思齐,等.直接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对比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9,503(11):59-62.

[2]郭云财,温准,林希龙.直接前入路(DAA)与后外侧入路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差异性比较[J].中国伤残医学,2019,27(6):18-20.

[3]徐竹峰、张昊、邹慧.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直接前方入路和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0,9(9):60-63.

[4]季文辉,沈计荣,姚晨,张超.侧卧位直接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临床疗效的比较[J].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19,24(4),390-395.

[5]孙明辉、王渭君、闵令田、陈铖、翁文杰.直接前方入路与直接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0,20(15):162-166.

[6]孙志波,钱炜,李相伟,等.仰卧位微创前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20,171(2):29-32.

猜你喜欢

早期康复
早期康复对心血管病患者的干预作用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儿童康复病房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观察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疾病患者偏瘫早期康复的意义
时效性激励护理对COPD患者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
针对脑出血病人早期康复中肢体功能复健的思考与探讨
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探究
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体会
脑出血患者早期中医康复介入治疗61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神经节苷脂和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