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道统一 润物无声

2021-01-04张付娟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1年1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课文作文

张付娟

摘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教学生,“传道”放首位。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而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我通过课文、作文、课外实践等方面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达到文道统一、润物无声的效果。

关键词:德育教育;课文;作文;课外实践教学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孝”、“悌”、“谨”、“信”、“爱众”、“亲仁”都属于德育,可见孔子把德育放在前面,然后才是学习文化知识。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也认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足见“德”的重要性。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以文明礼仪著称,而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从小就要培养。学校是人们集中受教育的地方,所以教师要“教书”,更要“育人”,即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广泛地来说是指在学校由教师针对学生所开展的系统的、全方位的思想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提到,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有:“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具备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诚实守信等良好品质。”等。同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语文教学更适合渗透德育教育。而且小学语文教材中含有大量的德育因素,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做到文道统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德育教育中展现语文的魅力。那么如何挖掘教材内容,如春风化雨般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德育呢?在平常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在课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文章是思想的反映。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数是思想性较强的文章,含有许多育人的素材,有的赞颂人物的高贵品质,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赞颂了周恩来总理从小立志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梅兰芳蓄须》赞颂了梅兰芳先生坚贞不屈的崇高精神;有的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如《美丽的小兴安岭》赞美了有“宝库”之称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赞美了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有的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如《爬天都峰》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成功”,《王戎不取道旁李》告訴我们“遇事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还有的渗透保护环境的意识,如《只有一个地球》告诉我们目前为止适合人类生存的只有地球,呼吁人类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德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深入挖掘课文中的德育因素,有目的地设计教学,尽力做到德育与学科教育水乳交融,使德育附着有物。如在教学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时,我除了引导学生按顺序理清课文中不同时间点所对应的民俗活动,再分清“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等内容外,还让学生联系生活,感受不同时代和地域的习俗,说说自己家乡的习俗,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热爱家乡等德育教育。

二、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作文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写作文就是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教师通过学生的作文就可以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其实教学生作文和教学生做人都有一个统一的目标,那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教师在写作教学时,要有目的、有意识地渗透真善美、假恶丑等德育内容,引导学生写美好的事物,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如教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时,我先出示了北京故宫、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兵马俑等图片,让学生说说对这几个世界文化遗产的了解,这就渗透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然后让学生相互讨论,说说自己还知道中国哪些世界文化遗产,学生在思考、讨论、发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感受到中国的伟大,从而渗透了热爱祖国的教育。再如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渗透了保护动物、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渗透了热爱科学、习作《游----》渗透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等德育教育。

平时除了教材中的习作,我还会布置一些课外习作,都是积极向上的题目,如《校园美景》《他真棒》《我的老师》等,学生在写作中很自然地就受到了热爱校园、乐于助人、尊敬师长等德育教育。

三、在课外实践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波斯诗人萨迪说“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也是渗透德育的重要方式之一。课外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相比,其方式更灵活,气氛更活跃,它使语文教学成为一泓活水,变封闭为开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德育渗透的效果会更好,所以可以将实践教学作为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平台。而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将德育融入到活动中,这样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无形中对学生渗透了德育教育。

平时我会利用一些特殊的节假日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母亲节时,我让学生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春节时,我让学生注意收集春联,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另外我还会开展如《我爱祖国》经典诵读、《我的理想》主题演讲、《电脑的利与弊》辩论会等活动。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渗透了热爱祖国、人生的价值观、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等德育教育。

当然,除了通过课文、作文、课外实践等教学对学生渗透德育之外,我还会以身作则,比如升国旗时目视国旗庄严肃立、看到纸屑弯腰捡起等,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教育。

习总书记说过“学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教书育人,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如春风化雨般、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础,从而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课文作文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