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实践性的途径

2021-01-04许彦兵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1年1期
关键词:实践性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许彦兵

摘要:现代教育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教师要重视科学地开展阅读教学研究,通过在阅读教学中增强实践性教学,提高了学生语文综合水平,利于构建更加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从而全面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为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性

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以及今后个人成长具有深远意义。但有效性的阅读并不是简单地理解文章内涵,需要结合新课标下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使学生开阔语文思维、发展创造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在阅读中形成较高的语文素养。那么本文即以此为方向,探究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 掌握词句技巧,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在阅读课文时,都会遇到一些困难,而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阅读,教师要重点思考如何让学生攻克阅读难题。第一,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理解文章的词句,逐字逐句地开展阅读,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来促进学生学习,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更新教学观念,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促进学生的学习。例如,教师在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这一课时,学生在阅读理解时,常常会遇到困难,比如“摔跤”这一词,当学生无法理解词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查字典,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词汇意义,紧接着再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个词汇的本意,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给学生展示摔跤的不同图片,给学生介绍摔跤的规则,再给学生播放摔跤视频,深化学生对于词汇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巩固学生的记忆,丰富课堂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第二,在教学时,教师必须从文本出发开展教学,让学生从文本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如教师在教学《守株待兔》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将故事进行还原,让学生更好地感知文章的特点,紧接着教师可以给学生解释“守株待兔”这一成语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这样的教学,能够使得课堂的内容更加全面,从而顺利地开展教学,帮助学生学好成语,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全面提高学习的质量。

2 利用文章结构,充分锻炼

学生的思维想象教师需注意对文章中的标点引起必要的重视,因为标点也是能够体现审美特征的重要形式。标点的类型较多,尤其省略号的运用更能够给读者创造想象的空间。教师可灵活运用标点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其提升思维能力。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可重点引导学生寻找和分析省略号运用的意义,促使学生产生联想,结合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深化理解。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还可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明显提升阅读的效果。此外,多数文章中均会具有一定的“空白”,作者并不是尽量细化地进行表述,而是为读者保留了一定的想象余地,通过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自主填补空白。教师也需善于利用空白部分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指导,让学生积极提升思维能力,在实践中掌握必要的学科技能。通过增强阅读实践性,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加强了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水平,从而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高奠定基础。

3 基于教材丰富阅读路径,拓宽学生阅读视野

有效性的阅读可以实现知识的内化,将多种信息进行整合,以此对内容建立更深刻的理解。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要充分挖掘教材阅读知识的重要价值,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一方面指导学生主动搜集与之相关的信息资料,帮助学生更全面、多角度地思考;另一方面在阅读主题、作者或者语言风格的启发下,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使学生接受多样的语文知识,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以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内容为例,作为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它不仅表现了牛郎和织女诚实、善良的品格,更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设置自主探究任务,即引导学生搜集相关材料,主动了解牛郎织女相关的内容,比如观看一些影视剧,为走进人物内心、体会人物性格特征奠定基础。同时,在这一内容引导下,让学生去阅读其他的民间故事,以了解这一类体裁的语言风格,從而有效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

4 组织课堂实践活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教师在规划具体的阅读教学活动时,需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部分进行明确,积极组织学生开展阅读实践活动,从而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阅读实践意识。在学生能够自主调动相关资源开展阅读活动时,便可结合阅读内容进行更为准确地表达。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作为交流能力形成的基础,因此教师需明确学生的具体培养目标,为学生形成综合性的学科技能奠定基础。因此教师需先在表达和阅读技能之间形成清晰的认识。学生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是参与实践活动的基础,这样学生便可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有效应用储备的学科知识对文章进行理解。此后学生还可结合实践体验对文本进行再认知,形成积极的情感观念,实现个人阶段性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教师需为学生设计更为有效的课堂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锻炼阅读能力的平台,让学生得以在实践中充分发展自身的学科技能,最终实现综合素养的优化提升。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教师在进行教学研究过程时,要重视优化教学内容,充分运用高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进一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从而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引兄.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1(10):56-57.8715E4DC-A70E-4B11-AE8C-8E41406CF042

猜你喜欢

实践性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高中物理教材实践性栏目育人价值及其实现策略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课程的第一性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激发教师实践动力 实现专业自我成长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